一部能和《放牛班的春天》一較高下的影片。

2020-09-05 讓影視走點心

哈羅,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影片是一部能和《放牛班的春天》一較高下的的影片。豆瓣評分8.9,觀眾好評如潮。



這部片子就是在2006年上映的《聽見天堂》。這部片子是一部義大利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一個夢想成為電影大師的孩子米克因為意外失明,在盲校老師的鼓勵下,開始選擇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記錄他生活的點點滴滴,這時我們才發現,原來不僅可以看見天堂,也可以聽見天堂。

影片剛開始是米克和自己的同伴玩遊戲,結束的時候也是米可克回到自己的同伴中一起玩遊戲,一切都沒變,但一切又都變了,米克經歷了失明,在神職學校經歷了很多,最後以一個盲童的身份回到他們中間的。

米克並不是先天失明,而是因為偷著玩弄家裡掛的槍枝,槍枝走火導致他的眼睛失明。曾經清晰能看的世界現在只剩下一些模糊的影子。曾經繽紛多彩的色彩變成了無盡黑暗。

根據義大利的法規,失明的米克不能再上小學,只能去讀神職學校。在米克父母和校長談話時,校長說,他不在乎米克想做什麼,他更關心的是他能做什麼,在這裡,他可以學會一技之長,能到外面養活自己就行。

失明的米克眼鏡陷入了黑暗,生活也陷入了黑暗。這令年少的他痛苦萬分。他說:上帝不愛我,如果愛我他怎麼會讓我失明呢。但是盲校教米克的唐老師對米可說了這樣一段話,打開了他的心結。

唐老師說:告訴你一個秘密,我注意到音樂家在彈奏時,他們會把眼鏡閉上,這樣可以感受到更強烈的音樂,音符會變得更有力量,音樂仿佛變成具體的觸覺。你有五個感官,為什麼只用一個呢?

是啊,人擁有五個感官,眼睛失明了,但是聽覺還在,米克開始用聽覺代替眼睛,他捕捉到了風聲,雨聲,雨後花朵滴下的聲音,他仿佛從這些聲音中看到了樹林吹動,大雨磅礴,雨後花朵裡滴落水滴的畫面。這些畫面讓我特別驚嘆,構圖特別漂亮,給人一種特別美好的感覺。

此後他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他夢想成為一個電影大師。他用錄音機錄各種聲音,和幫傭的女兒騎車看電影,和盲校裡的孩子們一起排演一個古老的故事。

他排演故事的時候被刻板的校長發現了,校長要趕他回家。唐老師把他排演的這故事當做最好的作業交給校長,試圖以此讓校長把米克留下來。但校長拒絕了,因為他也是一個盲人,他最想要的是孩子們在這能學會一技之長,有能力養活自己。至於自由,夢想,是這些盲童無法擁有的東西。

為了讓米克留下來,幫傭的女兒找到了和米克一起去看電影的時候結識的那個男人。那個男人也是從這個盲校出來的盲人,在煉鋼廠工作。

這個男人糾結了一大批人在盲校門口遊行,要求罷免校長,否則就罷工。外面遊行的人喧鬧,盲校裡也不平靜。

被校長駁回的唐老師在走廊裡遇到了幫傭,幫傭鼓勵唐老師說出自己的感受。即便別人不開心,但也不會終生遺憾。被鼓勵的唐老師不顧校長的意願,帶領這些孩子排演米克的故事。

最後盲童的家長來觀看演出,但是進場的人每個人發了一個眼套,遮住眼睛來看這場表演。表演圓滿完成,家長在這場演出裡仿佛看見了天堂。

影片最後米克被家長帶到了曾經的同伴身旁。他們還在玩剛開始的遊戲,一切都如當初一樣美好。後來,米可的視力也沒恢復,但是他成為了義大利最著名的聲音剪輯師,即使無法看不到天堂,但也能聽到天堂。

相關焦點

  • 影片賞析《放牛班的春天》
    而《放牛班的春天》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看到電影,相信你一定有一股溫暖久久繞於心間,我們都是那個時代過來的,我們都明白身邊學生的感受,能讓人感動的便是好電影,好電影讓人感覺那是你人生的一種詮釋,偶然間你發現那部分似乎曾經就在你的生活中擦肩而過,比如說我們也差點遇上像電影這樣一個可以改變你一生的老師。2.《放牛班的春天》,讓我們在雲雀般的童音中傷懷嗟嘆、淚溼衣衫。
  • 推薦一部關於學校教育的大片:《放牛班的春天》
    今日隆重推薦一部關於教育題材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 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法語《Les Choristes》)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電影,豆瓣評分9.3的法國老電影,由克裡斯託夫·巴拉蒂執導,傑拉爾·朱諾、讓-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貝爾蘭德等人主演。
  • 我抱著看《放牛班的春天》的心情,看到了放牛班的冬天
    當他終於帶著一部《熱血合唱團》宣告回歸時,卻創下了近4年來的最差成績。豆瓣上,《熱血合唱團》評分僅為4.8事實上,由憑藉《可愛的你》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的關信輝執導,金像獎影帝劉德華領銜,資深音樂人盧冠廷和雷頌德、「星女郎」鄂靖文以及老牌港星李麗珍等聯合主演,影片的班底並不差。
  •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放牛班的春天》(法語《Les Choristes》)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教育電影,這是一部以師生關係為核心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劇照影片所講述的是著名的指揮家,因為母親的葬禮,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遇到了少時的同學,一本特別的日記,記錄著一個充滿愛心與耐心卻又懷才不遇的代課老師。
  • 「每日一部好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法國經典電影
    【獅子君Simba推薦】《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電影,由克裡斯託夫·巴拉蒂執導,該片獲得了歐洲電影節最佳作曲獎、法國凱撒獎最佳配樂獎,是文藝青年必看電影。影片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寄宿學校,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利用音樂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
  • 放牛班的春天:國內評分最高的音樂教育片
    因為該片主要講述了指揮家嚴梓朗通過「熱血合唱團試驗計劃」讓一群「廢柴學生」在音樂中找回自我的故事,所以很多人將這部電影稱為「港版《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則毫無疑問是大眾認可度最高的教育片。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都是要略遜一籌的。
  • 巴拉蒂:音樂劇讓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重生
    他又是如何看待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和法國電影的?在他心中,音樂劇和電影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不如和小李一起來看看下面這篇採訪吧。《放牛班的春天》劇照電影講述了與音樂、教育有關的抵達人心的故事。影片劇本靈感來自1945年的音樂片《關夜鶯的籠子》,巴拉蒂小時候看過這部電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青女 放牛班的春天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又是一部老片沒辦法,誰讓我愛「老片呢」對了,大家好
  • 法國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中文版深圳站早鳥票即將結束!
    《一籠夜鶯》電影劇照*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參照的主要是黑白電影《一籠夜鶯》,這也是「放牛班」原版電影的原型。所以在《放牛班的春天》中,燈光也需要實現溫暖的、充滿希望的感覺。相較於原版音樂劇在一些歌曲上比較自由、浪漫的燈光表現,中文版更加寫實,「更像話劇一些」。
  • 影片每日推——《放牛班的春天》
    寫在篇尾:      《放牛班的春天》,又譯名為《唱詩班男孩》、《歌聲伴我心》(港)。       影片中,「池塘之底」作為一所再教育寄宿學校,這裡上學的大多是傳統觀念上的問題學生。調皮搗蛋、胡作非為、性格缺陷等等,對這群熊孩子們的描述大都真實貼切。校長制訂了「行動——反應」的制度對孩子們進行嚴格殘酷的管理。
  • 《放牛班的春天》導演:中國也會有類似場景
    14年前,一部法國音樂電影上映。一個懷才不遇的老師用音樂改變了一群「問題少年」的命運,也讓美妙的音樂乘著輕快的紙飛機,飛進了無數觀眾的心中。2017年,由電影原班人馬打造,仍由克裡斯託夫·巴拉蒂執導的法語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在法國演出,將觀眾再一次拉進「放牛班」。
  • 《放牛班的春天》拍中文版 導演:不為熱度拍續集
    2004年,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上映後,在全球範圍內受到一致好評。影片囊獲第30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影片在內的三項大獎,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在中國,《放牛班的春天》也極具影響力,豆瓣評分高達9.2分,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第14名,是影迷心中的經典之作。 電影原班人馬隨後在法國推出音樂劇版,同樣獲得觀眾的熱烈追捧。
  • 《放牛班的春天》平凡中的不凡
    平凡中的不凡 ——評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主題意蘊 《放牛班的春天》由克裡斯託夫·巴拉蒂導演。該影片講述了馬修是個失敗的音樂家,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因為這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頑皮的兒童。
  • 《放牛班的春天》:一位落魄的音樂老師,帶來「池塘底部」的春天
    給你個小提示,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法國最賣座電影!都2020年了,我不允許你們還沒看過《放牛班的春天Choristes》,翻譯成中文就是——「放牛班的春天」名字譯得很巧妙,單單是讀著都漾出善意的笑大家也許很難把教育和這個名詞想到一塊去
  • 一部《放牛班的春天》到底改變了多少人 沒有其他雜七雜八的事件
    一部《放牛班的春天》到底改變了多少人 沒有其他雜七雜八的事件時間:2018-04-25 07:45   來源:劇情調侃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部《放牛班的春天》到底改變了多少人 沒有其他雜七雜八的事件 與其他的師生影視劇相比,《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非常純粹的師生電影。
  • 《熱血合唱團》被《放牛班的春天》完敗:劉德華還能淋多久的雨
    票房低的原因是電影過於單調,不夠熱血沸騰,口碑不好的原因則是題材撞上了《放牛班的春天》。 多方面的原因下,導致了《熱血合唱團》空有一腔熱血,卻沒能賺到足夠多的票房。
  • 15年等一回 當《放牛班的春天》從螢屏走向舞臺
    9月28日,改編自同名電影的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將在海澱劇院上演,講述了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導院,面對一群被家人放棄的「野」孩子,從而改變彼此命運的故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自2004年首映以來,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巨大影響力,曾獲多項奧斯卡提名。
  • 《放牛班的春天》導演也太可愛啦!
    桃桃觀影團在中國電影資料館和七幕人生聯手為大家帶來了一次難得的觀影機會!這也是桃桃觀影團第一次放映經典老片,9.2分的豆瓣高分片——《放牛班的春天》。同時,這也是本片導演克裡斯託夫·巴拉蒂首次參與《放牛班的春天》中國放映活動。
  • 路的盡頭,是春天的呼喚——影評《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放牛班的春天」,名字譯得很巧妙,單是讀著都漾出善意的笑。樸素流暢的影片,連顏色都很節省,儘是飽和度很接近的灰,讓眼睛保存著氣力幫助嘴角表露快樂或悲傷。自從看完了這部影片,那動人旋律就像有魔力一般在我的腦中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