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只有這部劇能稱得上真正的神劇,因為,真的很神.

2021-02-20 桃桃淘電影

這幾天,有一部美劇歷史上公認的神劇正式重啟,而過幾天,它也會在坎城做前兩集的放映。這就是大衛·林奇的《雙峰》:

為什麼說,這個劇是神劇,我覺得,我的老朋友汽車大師絕對有發言權,作為大衛·林奇與《雙峰》的粉絲,他也一直在關注著這個劇的各種消息。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請他,來聊聊這部神劇《雙峰》


一直跟人說《雙峰》是我最愛的電視劇drama,沒有之一。

習慣了林奇老師在推特發天氣預報,兩年半前見到這麼一條,我的心情大概跟Andy警官差不多~

「I』ll see you again in 25 years」,從林奇/弗羅斯特到電視機前的我們,恐怕沒人對這話當過真…然而到周日即將成為現實。

雖然《雙峰》號稱為後世各種有線、無線臺的邊緣劇鋪平了道路,在所謂美劇巔峰(Peak TV)的今天,這麼個小鎮兇殺肥皂劇還有啥賣點?

我覺得大可以用某句對白來概括,「Harry, I haveno idea where this will lead us, but I have a definite feeling it will be aplace both wonderful and strange」,奇異且美妙,就這麼簡單。

《雙峰》是林奇與馬克·弗羅斯特合作的結晶。

弗羅斯特出身演藝世家,寫了三季NBC警匪大戲《Hill Street Blues》出道,平日喜歡研究靈異、通神之類的玄學,跟林奇一結識就成了好友加拍檔。


大衛·林奇,這個或許是美國電影史上最怪的導演,在八十年代中期事業坐上了過山車。先是婉拒盧卡斯星戰三邀約,卻入了另一科幻巨製《沙丘》的天坑,票房、口碑雙遇滑鐵盧;《藍絲絨》扳回一城後,與弗羅斯特合寫了兩個劇本卻都沒拍成。林奇的經紀人託尼·克蘭茨建議他倆試試電視,來個《藍絲絨》式講美國人生活的故事。

三十年前的美劇圈跟今天完全是兩碼事,像林奇這種拿了兩次奧斯卡提名的作者導演,去拍電視劇簡直叫自甘墮落,要找先例估計得是三十年前的《希區柯克電視劇場》了。

所以林奇對這純屬職業倒退的主意沒太當真,只想跟弗羅斯特湊個點子應付了事。二人坐咖啡店裡一瞎掰乎,腦海中浮現出屍體被衝上湖岸的畫面,點子來了一發不可收,遂有了劇集的誕生。

有趣的是,就在今年,弗羅斯特給老家附近小鎮Sand Lake的報章撰文追憶祖母,提到小時候奶奶給他講的故事:1908年,鎮上年方二十的美人Hazel Drew失蹤四天,在池塘發現棄屍,脖子綁了根絲帶。

事情在全美轟動一時,疑兇一打,有虐待動物的弱智男人也有自家舅爺。還有陰謀論說Hazel並非表象那般陽光,曾與多位年老鄉紳交往,出入黑森林的狂歡派對等等。很耳熟不是?

時勢造英雄,《雙峰》這項目來得正是時候。八十年代後期,ABC電視網在美國三大臺裡常年墊底,身後又面臨新銳FOX和逐漸冒起的有線臺競爭。擱NBC、CBS或是早幾個年頭的ABC,這樣一部充斥怪誕個人風格的作品怕難登上公共電視網節目單。

話說回來,《雙峰》也非全無賣點,兇殺故事、小鎮封閉環境、夜間肥皂劇的表現手法都能歸入美國電視經典模式。如今把迪士尼帶到巔峰的羅伯特·艾格當年還是ABC高管,正是他在看過試播集後舌戰群儒,力推電視網續訂七集,才有了第一季的誕生。

劇集的故事挺簡單:美國西北小鎮雙峰發生一樁兇殺案,遇害的是陽關燦爛的高中舞后Laura Palmer,FBI探員Cooper趕來與鎮上警員協同調查,發現鎮子遠不像表象那麼簡單。

跟最初設想的一樣,《雙峰》是《藍絲絨》的天然延伸,都是發生在表面欣欣向榮,內裡雞鳴狗盜的美式小鎮。

電影以殘缺耳朵開場,《雙峰》用了裹上塑料布的屍體。

前者以知更鳥作結,後者第一鏡就用上了雜色鶇。

Jeffrey經典的衣櫥窺視被Audrey有模有樣學了去。

Jeffrey和Cooper探員,來自同一位演員凱爾·麥克拉克倫,天生樂觀的精氣神也高度一致,都被視作是林奇本人的銀幕分身。

同樣是絲絨帘布,《藍絲絨》的藍比死更冷,吻合林奇電影的基調;《雙峰》的紅豔而暖,更有電視傳統的親近感。也難怪從傳播度上說,《藍絲絨》停留在了Cult片的層面,《雙峰》則讓林奇這個小眾導演在美國變得家喻戶曉。

說到那隻殘缺的耳朵,拍《雙峰》時有樁軼事:這個Mike作法的鏡頭裡蠟燭中間是堆泥,林奇讓工作人員找點東西放上去,拿來的卻都不入法眼。

導演突然醍醐灌頂,從口袋裡掏出樣東西半埋進泥堆。大夥定睛一看,正是《藍絲絨》那隻道具耳朵,用塑料紙包著一直被他帶在身邊,不知道有多少個年頭了…

《雙峰》的另一大靈感源泉是黑色電影。Cooper探員雖奉行公職,跳脫的行事加風衣穿扮卻更像是四十年代的私家偵探,幾個女角也多有蛇蠍美女氣質。

劇集裡各種閃回、妖豔的霓虹招牌都是典型黑片元素,甚至連Cooper的「Diane…」錄音都像是黑片最愛的旁白變種。


劇集裡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指涉俯拾皆是。Laura的角色名來自普雷明格經典黑片《羅拉秘史》(Laura),同樣是由Laura「遇害」起的頭,有Laura的還魂,還有畫像/相框的反覆提醒,就連電影角色Waldo Lydecker的姓名都被分別安到了劇集第一季的鸚鵡與獸醫上。

《迷魂記》也不遑多讓。讓Laura還魂的表姐Maddy全名是Madeleine Ferguson,Madeleine是諾瓦克前半部的角色名,Ferguson是斯圖爾特偵探人物的姓。

Laura/Maddy姐妹先金髮後棕發,與諾瓦克的雙重角色一致,《雙峰》裡乾脆照搬戲碼讓Maddy戴金髮扮Laura。這個橋段日後又被林奇沿用到了《穆赫蘭道》裡。

《日落大道》也是林奇的最愛之一。《雙峰》裡導演客串的角色Gordon Cole,名字正出自《日落大道》中找Norma Desmond借古董車,引出故事後續的道具師。劇集裡,獨眼傑克的老鴇還cos了一下這句名留青史的經典對白。

雙R餐館的美豔老闆娘Norma Jennings的名字或許也跟Norma Desmond有關,但更可能是對瑪麗蓮·夢露(從藝前叫Norma Jeane)的指代。與Cooper探員一樣,林奇對夢露和甘迺迪兄弟那檔事很有好奇心,與弗羅斯特的初次合作正是為拍部關於夢露隱秘生活的電影。

其他角色也多見對黑色電影的引經據典: Catherine的保險經紀人叫Walter Neff,正是《雙重賠償》見色起心保險男的名字;Sternwood法官在《夜長夢多》裡僱了亨弗萊·鮑嘉演的神探馬洛;檢察官DarrylLodwick的姓照搬自《桃色血案》裡的同行。

布萊克·愛德華茲的《Experiment In Terror》更是離奇,影片裡女主角住在(加州的)雙峰鎮,反派大名叫Red Lynch!


除了黑片影響,《雙峰》一些其他角色名也來得有趣。

Cooper探員全名叫Dale Bartholomew Cooper,也就是D.B.Cooper,現實中的D.B. Cooper犯下了美國歷史上一樁著名懸案。1971年,這位神秘男子成功劫持一架波音727客機,要得20萬美元贖款後身背降落傘一躍而下,落入茫茫林海從此下落不明。

Laura她爹Leland Palmer的名字有兩種可能的出處:也許是在致敬Bob Fosse的御用演員,參演過《爵士春秋》的女星Leland Palmer;也可能是出自與雙峰同處華盛頓州的兩個小鎮Leland和Palmer。

James Hurley這角色是對詹姆斯·迪恩的指涉,同樣是腳踩機車的帥哥,林奇甚至在指導James Marshall表演時讓他直接想著迪恩。

林奇本人是個出了名的吃貨,大酒店東家兩兄弟Ben & Jerry是風靡全美的冰淇淋品牌,邪靈Bob的名字竟然來自導演最愛光顧的加州餐廳Bob's Big Boy。

 

林奇的劇本經常是拍到哪兒改到哪兒,《雙峰》也不例外。大反派Bob就是即興發揮的典範,試播集本沒有這個角色。在片場拍攝時,林奇聽到有人告誡面相清奇的置景師弗蘭科·席爾瓦,別把自己鎖房間裡。

這景象激發了林奇的靈感,他就拍了段席爾瓦躲在Laura床後的鏡頭,都沒想好這鏡頭要派啥用場。到晚上拍Laura母親幻象時,身後鏡子裡有工作人員誤入畫面,無巧不巧那人正是席爾瓦。林奇發現後不叫NG反以為喜,乘勢寫出了這個電視史上最令人不寒而慄的邪神角色。

Bob的老拍檔Mike也大抵相同,一開始只是找個獨臂演員過來跑龍套,向經典電視劇《亡命天涯》致敬。林奇跟這演員一聊十分投機,立馬加足戲碼成了吟出「與火同行」詩句的關鍵角色。

就連《雙峰》最具象徵性的紅房間夢景都是即興產物。拍攝試播集時,ABC電視網對這劇是否能成沒有把握,投錢的前提是林奇會另做一個結尾,萬一劇接不下去,還能加加戲碼當電視電影賣給歐洲人。

試播集到了後期剪輯時,這個二號結尾還完全沒影。

有天傍晚,林奇從剪輯室出來去到停車場,一時間心血來潮,把身子靠在了被太陽暴曬過的車子上,熱力包圍下紅房間的點子噴薄而出。最後不但將這段放入歐洲版電視電影,還循環利用變成了第3集的壓軸戲。

拍這一場時,演員們倒著說話倒著走,後期製作再倒過來放負負得正,對白/動作有了種讓人頭皮發麻的奇怪效果。這鬼點子最初是給《橡皮頭》設計的,十多年後終於派上用場。

對我來說,恐怕也是對多數粉絲來說,《雙峰》的謀殺故事更多是幌子,看劇真正的快感來自於千奇百怪的鮮活人物,骨子裡全是林奇式的異趣。那個推理能力堪比任何神探,破案全憑做夢或扔瓶子耍寶的Cooper就是天底下最可愛的男人。

《雙峰》也是部標準的肥皂劇,到處都是歇斯底裡的情感表達,試播集中Laura死訊一傳開,家人、朋友、同學、甚至警察抱在一起哭了個夠;三角戀、婚外情、搞大肚子、吃安眠藥、變植物人這類肥皂橋段也是應有盡有。

但有林式詭秘氛圍鋪墊和大把溫幽默穿插,這些戲碼不會像劇中劇《Invitation to love》或瓊瑤戲那樣令人笑場,反而達到了悲喜間的微妙平衡。

像這段戲正是《雙峰》之奇妙的完美體現:已經壞了幾次好事、哀到瘋癲的Laura他爸唱著小曲兒進了老闆辦公室,Ben和Jerry兄弟不以為忤,反而欣欣然打起響指,把房間變成了舞廳。每回看到這段我總會拿起遙控器循環好幾遍。

我也特喜歡劇集裡那些楓樹、信號燈、吊扇的空鏡頭運用,和小津比就像是陰陽兩極。

這劇還有一大特點,顏值高得令人髮指。Cooper/Harry,Bobby/James這兩對無疑是男性擔當,可要讓我選個「雙峰小姐」實在太難。這些花旦還都美得各有特色,全沒有網紅的撞臉感,陳衝也把她在美國最好的時光留給了《雙峰》。

除了俊男靚女,《雙峰》還有出了名的三大美食:大酒店的咖啡,雙R餐廳的櫻桃派,和警署小秘書Lucy親手烘培的甜圈圈。弗羅斯特愛派,林奇是既愛咖啡也愛吃圈,化到劇集裡Cooper就成了三合一的大吃貨。

劇集熱播時,櫻桃派賣到脫銷;直到今天,還有世界各地的粉絲前往試播集取景地,海吃一通原產正宗的雙峰甜品。精明的林奇老師也早就把咖啡做成了一門生意。

這次的復活季曾因預算爭議陷入僵局,Showtime電視網的大佬們帶了餅乾去林奇家求和;等劇集剪輯完畢,林奇把成片寄過去的同時也投桃報李捎上了甜圈圈。

1990年4月8日,《雙峰》開播,首集吸引到三千多萬美國觀眾,是誰殺了Laura Palmer成為辦公室飲水機邊熱議的話題。很快,林奇登上了《時代周刊》封面,Donna、Audrey、Shelly三美齊聚《滾石》雜誌。好景不長,短短8集的第一季收視率快速走低。林奇和弗羅斯特使出殺招,最後一集數線並進賣了幾個大關子,逼宮ABC成功,續訂了22集的第二季。

第二季才播沒多久,電視觀眾對謎團遲遲未解越來越不耐煩,這次是林奇/弗羅斯特被ABC逼宮,不得已季未過半就揭露真兇,這事讓二人後悔至今,「產下金蛋的小鵝被宰了」。至少對林奇來說,誰殺了Laura從來都只是個麥高芬。

兇案告破後,第二季中間那幾集著實難看,Nadine回高中念書、James被熟婦拐騙、奸商Benjamin發痴呆過家家這種故事線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到這階段,林奇和弗羅斯特倆人早忙著拍各自的電影去了。

等到二人回歸,Cooper宿敵Windom Earle現身,劇集算是回到正軌,收視率卻已徹底無法挽回。兩位再次在季末祭出吊胃口大法,雖然逼宮失敗未能續訂,卻為電視史留下了最癲狂、最匪夷所思的半小時,給這套只活了一年零兩個月的神劇留下個帶殘缺美的句號。

劇集停播一年後,在沒有弗羅斯特參與的情況下,林奇拍了前傳電影《雙峰:與火同行》,講Laura被害前最後幾天的故事。

電影版詭異、恐怖的程度比劇集放大十數倍,當年坎城首映迎來倒彩一片,如今卻也成了cult經典。提醒下想入《雙峰》坑的朋友,雖然電影是前傳,觀看順序務必是先劇集後電影,否則一上來就被劇透得體無完膚。

最後聊聊《雙峰》的音樂。

對於這一幾乎被公認為電視史上最佳的配樂作品,金唱片、格萊美大獎分別是商業和藝術上的明證,其對後世的影響也遠遠超出了電視配樂的範疇。

(羅西裡尼背後彈琴的伴奏師正是巴達拉曼提)

話還得從《藍絲絨》說起,演駐場歌手的伊莎貝拉·羅西裡尼人美如花,唱歌卻扶不上牆。經製片牽線,林奇找來紐約音樂人安琪洛·巴達拉曼提當聲樂教練,二人一見如故,巴達拉曼提一躍成為《藍絲絨》配樂師,與林奇的合作延續至今。

 

同樣是在《藍絲絨》上,林奇相中了一首翻唱歌曲「Song to the Siren」,來自傳奇獨立廠牌4AD旗下的超級組合This Mortal Coil。

他的本意,是要找給This Mortal Coil錄這歌的Dream Pop大團Cocteau Twins為電影重錄一版,可惜同為超級組合成員的4AD老闆Ivo Watts-Russell索價太高(5萬美元),林奇只得鬱郁放棄,轉而自己填詞,巴達拉曼提譜曲,寫了首《Mysteries of Love》以作替代。林要巴找個飄渺女聲來唱,巴達拉曼提找到合作過的女歌手茱莉·克魯斯,想讓她推薦個合適人手。克魯斯推了幾位都不合適,到最後唱慣百老匯嘹亮歌聲的她決定自己來試,沒想到唱下來天人合一豔壓全場。

三年後,還是林奇作詞、巴達拉曼提譜曲,兩人一起為克魯斯製作了個人專輯《Floating into the Night》,後有五首歌被沿用到《雙峰》裡,茱莉·克魯斯也成了Roadhouse酒吧的駐唱歌手。

隨著劇集熱播,《Floating into theNight》和雙峰原聲帶雙雙成為Dream Pop經典,獨特的合成器氛圍營造和加了回饋效果的縹緲女聲都對九十年代盯鞋派搖滾(Shoegaze)產生了重大影響。

巴達拉曼提寫Laura Palmer主題的故事我永遠都聽不厭。這兩人合作的慣例是,巴達拉曼提坐鋼琴或鍵盤前,林奇坐他身邊,琴上放個錄音機,林奇跟巴達拉曼提耳語,巴達拉曼提即興譜曲。

寫Laura Palmer主題時,林奇在一旁開始描述,孤單女子從森林出來,楓樹在一旁輕輕搖曳,巴達拉曼提開始即興演奏,「噢安琪洛,我們在黑森林裡,這很棒,這很棒。彈慢點,得嗒得嗒得嗒。彈慢點,好。安琪洛,這很棒,已經慢下來,但再慢點。接著彈,接著彈,美麗的姑娘來了,她好孤單,眼中含著淚花,遇到了大麻煩」,巴達拉曼提的音樂從黑森林的重複段轉為大調,高潮旋律婉轉流出,「這主題好美,再慢點,繼續彈,她正在過來,離鏡頭越來越近,你看到了她的臉龐,安琪洛,她很痛苦…現在慢慢回過來,慢慢帶回來…」,巴達拉曼提抬起頭來,看到林奇眼中含有淚光。

《Floating into the Night》裡的Floating被林奇拿伴奏部分直接當了劇集片頭曲。只用了開頭三個音符,就把觀眾帶入到這個遠離塵囂的小鎮世界,這就是巴達拉曼提音樂的魔力。很久以來,這三聲用了什麼樂器一直是個迷,不像合成器的音色,音調低得也不像吉他,偏偏還不是貝司。

多年後,巴達拉曼提(其實是鍵盤師Kinny Landrum想出來的主意)才透露說是拿了傳奇吉他手Duane Eddy某段音效與合成器混合採樣,降八度後再混了吉他低音部達成的效果,遲遲不願說是不想讓別人學去這招。等周一這三連音再次響起時,電視機前的我怕也會是眼含淚光了。

相關焦點

  • 講真,這部有毒的劇絕對稱得上偉大的神劇.
    闊別七年,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神劇之一《絕命毒師》終於回歸。
  • 這部有毒的劇絕對稱得上偉大的神劇
    闊別七年,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神劇之一《絕命毒師》終於回歸。
  • 印度人的「抗中神劇」,才是真正的「神劇」
    其中,大叔的代表作《辛格》,就是一部講述中印衝突的神劇。▲一部真正的印度電影,怎麼能少了歌舞鏡頭?說到印度電影,大概不少人會想起《摔跤吧,爸爸!》還有抗巴神劇、抗英神劇……因為「戰狼」電影有群眾基礎,這些年,連寶萊塢也加入到其陣營中。
  • 神劇與爛劇,只有一集的距離
    神劇與爛劇,只有一集的距離!有一種劇,觀眾一邊吐槽一邊追更,這樣的劇堪稱神劇;有一種劇,觀眾連看都懶得看,這種劇就是爛劇。失蹤人口但不得不說,神劇與爛劇之間,只有一集之隔。、時空交錯、重返年輕、暗物質等元素,都讓這部備受吐槽的神劇格外有吸引力,而在昨天,這部劇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 神劇與爛劇,只有一集的距離!
    神劇與爛劇,只有一集的距離! 有一種劇,觀眾一邊吐槽一邊追更,這樣的劇堪稱神劇;有一種劇,觀眾連看都懶得看,這種劇就是爛劇。
  • 這部神劇,神就神在它很「神」!
    拋開宗教觀念,神一般被認為是主宰物質世界的最高者,高於自然規律,甚至是規律制定者。基於這樣的認知,你能發現《神盾局特工》一直在探討「神」究竟是什麼?《神盾》第一季尚未脫離漫威電影宇宙主線。它撕開了神話傳說的神秘外衣,給了神很清晰的定義:神是外星人。神也和地球人一樣,是平等生命。區別在於,前者有遠超於後者的科技或者能力。
  • 金材昱的這部韓劇真是神劇啊!恐怖卻又很好看
    假如你喜歡看《信號》、《釜山行》等等這類懸疑恐怖題材的影視作品,那麼我安利你看一下金東旭、金材昱、鄭恩彩主演的豆瓣8.1分的《鬼客》,這部劇真的太贊了,簡直就是神劇,看了一集就想看下一集。《鬼客》劇情很棒,每個演員表現都很精彩,男女主的顏值和演技也都在線,男主長的很精緻,女主很美,金東旭、金材昱、鄭恩彩這組合,這樣的卡司陣容完全電影質感啊!
  • 這部童年神劇《夜光神杯》你還記得嗎?
    今天就帶大家回憶一部可以許下三個願望的2006年古裝神話劇《夜光神杯》。飾演杯仙的張庭那個時候真的很好看他給了她自由,教會她情愛,最終也讓她為之魂飛魄散,但成長為真正的神仙。這部劇有一點聊齋志異的感覺,鄭豐的父親因為神杯暴富,又因為過度的貪慾而家道中落;曹敬因為種種原因仇恨嫉妒著鄭豐,以愛為名做著傷害秀秀的事;杯仙小瑤雖然和鄭豐短暫的相愛過,但為了成全他們一家選擇犧牲了自己。
  • 網飛神劇什麼意思 網飛神劇排行榜2019前五名有哪些推薦
    不過有個平臺是大家都在誇的,就是網飛神劇,這是什麼意思呢?大家一起來看看網飛神劇排行榜2019吧!  網飛神劇什麼意思  網飛作為神劇大廠,網飛憑藉高端的自製美劇和突破性的排播始終在業內保持著自己的優勢地位。細數這幾年網飛自製或出品的影視劇,確實有不少優質高分劇,某些神劇還在全球範圍內成為了現象級話題。
  • 《毛騙 終結篇》神劇
    以前聽過這部劇,一直沒有看,去年劇荒時候再次看到這部劇,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看的,從第一部開始追的,看了幾集以後感覺這劇挺不錯的,就是跟以前看的劇風格差距挺大,要知道第一部是在10時候初放的,確實感覺裡面人物的造型真的非主流,感覺回到了10年前,很多畫面的處理也挺粗躁的,好帶劇情和人物表演加分,不愧是神劇,就一直看了下去。
  • 像《鬥破蒼穹》又像《擇天記》,這部《太古神王》只有演員能看了
    《太古神王》能看的只有演員了?因為劇荒,看起了《太古神王》,講真,這樣的片名在修仙劇當中並不佔優勢,相反,還顯得比較老氣,可能對此感興趣的,只有原著粉了吧?,男主盛一倫,大概還記得上一次看他的戲,還是在《太子妃升職記》和《漂亮的李慧珍》熱播的時候,時隔好幾年,終於又看到他擔當男主,只是感覺在這部戲中,他飾演的男主秦問天,有點像上了三十歲的人,造型也比較雷人。
  • 《黑鏡》崩了,還有這部9.6分良心神劇
    《黑鏡》,曾經輝煌過,如今卻跌落神壇,神劇的光環真的成為了遙遠的過去。 剛上線的第五季,拿到了史上最低6.6分,按照現在的趨勢,這個分數可能還會下降。它的前四季在豆瓣上分別拿到了9.4、9.2、8.8、8.3的分數。
  • 回刷了一部「神劇」《成均館緋聞》,在這之後大概再沒有一部劇可以湊齊他們了!
    這部電視劇不是因為創造收視奇蹟而稱作「神劇」,而是因為主演這部劇的四人之後全都順風順水,在這之後大概再沒有一部劇可以湊齊他們了!【「大物」金允熙——樸敏英】真正因為這部劇而大紅的演員是樸敏英。無法想像,她在《成均館緋聞》之前演了四年戲。
  • 抗日神劇那麼多,為什麼唯獨這部劇被罵的那麼慘?
    我國的抗日神劇真的不少,在眾多的抗日神劇當中,大部分的抗日神劇都包含以下元素,那就是打鬼子非常輕鬆,並且無論是臺詞還是劇中的道具,都非常不符合現實生活中的設定,並且把戰爭刻畫的過於簡單,很難體現戰爭的激烈和慘痛,大部分的抗日神劇都遭到了網友的指責和罵,那為什麼唯獨雷霆戰將被罵的最慘?
  • 我要認真的談談這部神劇!
    暑期檔必播的幾部神劇:《還珠格格》《西遊記》《水滸傳》,坦白的說,看電視的時候只要摁倒這幾部劇正在播的頻道,好奇妹就會看,這種魔性的力量豈是「婆媳劇
  • 21部抗日神劇丟臉到日本了,日本出版中國抗日神劇大全
    這本書的書名叫做《中國抗日ドラマ読本: 意図せざる反日・愛國コメディ (中國ドラマ読本)》,翻譯過來的大概意思是「中國抗日劇讀本:意想不到的反日愛國喜劇(中國電視劇讀本)」,是一名叫做巖田宇伯的人編寫的!據日本媒體報導,這本書的出發點是並不將這些抗日神劇視為反日宣傳,而是作為一種搞笑的高度幽默。
  • 不要以為只有中國有「抗日神劇」,國外也有「抗中神劇」!
    無奈之所以這類「神劇」橫行,就是因為它有市場,有人看就有人拍。畢竟利益最重要!但其實天下編劇一家親,中國越來越強大,於是乎國外自然也會把中國當成假想敵,拍攝一些奇葩的「抗中神劇」!美國篇在以前,美國的電影電視劇中最強大的敵人,當然就是蘇聯了。但蘇聯解體,自然要重新找個強大的對手,中國自然也變成了他們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假想敵!
  • 宮鬥劇接連下架,疑似被下令整改,無釐頭神劇卻在肆意妄為
    宮鬥劇接連下架,疑似被下令整改,無釐頭神劇卻在肆意妄為在所有電視劇的種類中,宮鬥劇也是非常吸引觀眾的一種,像《宮心計》《甄嬛傳》這些宮廷劇有著非常好的口碑,但是如今,宮鬥劇卻被接連下架,有人說下架原因是版權到期,但一部版權到期說的過去
  • 日本人眼中的「抗日神劇」
    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提起「抗日神劇」這幾個詞,大家都不會特別感冒,畢竟我們國內的娛樂圈現在已經過了娛樂至上不尊重歷史的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這種被網友們噴為「神劇」的劇種,到現在還時有播出,所以很多人就都有了一個疑問,那就是對於拍攝的主角日本人來說,如果他們看到這種「抗日神劇」以後會有什麼感覺呢?
  • 攻神泡妹拯救世界?這世界真的只有神知道!
    看完這部動畫的簡介,不禁會讓人想到,這難道又是一部描述有著白人體格黑人體力的普通日本男人開後宮的故事?當然不是!按照GAL遊戲攻略風格建構的《只有神知道的世界》,顛覆了我們對後官片的認識。通常我們見到的都是打著XX幌子的真後宮片,但這部反其道而行之,看起來像是後宮劇,但實則是打起後官旗號的偽戀愛劇,做起表面推人實則被推的長線三次元GAL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