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飯沒味道老人要加鹽?家長別同意,這樣做孩子就喜歡吃了

2020-12-22 百無聊育兒

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們就一直在不停地糾結應該給孩子吃什麼、怎麼吃,畢竟孩子的飲食對於孩子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不少孩子因為喝母乳喝習慣了,短時間內沒有辦法接受吃輔食的,於是就有很多老人出主意說給加點鹽,這樣孩子嘗到味道就會喜歡吃了。

可是孩子月份小的時候最好不要在孩子吃的輔食裡面添加太多的調味料,這是因為孩子此時的身體器官發育還並不成熟,並不能像成年人一樣將對身體有害的成分排出體外,並且孩子攝入量如果太多還會加重孩子腎臟的負擔,嚴重了還會有生命危險。

所以家長就不要給孩子的輔食中添加調味料了,有的家長說孩子不喜歡吃沒有味道的輔食,這還不是家長的錯。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一直喝沒有其他味道的母乳,所以家長只要在孩子剛開始吃輔食的時候不加調味料,孩子就能夠慢慢的適應,但是家長如果剛開始就讓孩子接觸到了調味料,然後再想讓孩子去吃那些沒有味道的輔食就很難了。

所以家長剛開始就要控制好孩子的飲食,如果孩子真的一點也不能接受沒有味道的食物,那家長也應該儘量避免給孩子加調味料,可以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做出孩子喜歡吃的味道,今天就來教大家一道不需要調味料也能讓寶寶喜歡吃的營養輔食西紅柿土豆牛肉泥。

製作方法:

1:在西紅柿表面打上花刀放入水中燒開去皮,然後切塊放入料理機內打成糊狀

2:將土豆洗淨去皮,切塊放入蒸籠中蒸熟。

3:蒸土豆的過程中處理一下牛肉,將牛肉腱皮清除,切塊放入水中焯熟。

4:分別將焯熟的牛肉和土豆放入料理機裡面打成糊狀。

5:在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燒開,倒入之前弄好的西紅柿糊和牛肉糊,先大火燒開再小火燉一會,最後加入土豆泥攪拌一下就可以了。

這道輔食適合7個月以上的孩子,輔食中西紅柿和牛肉的味道相融合,比吃沒有味道的食物強多了,孩子也會喜歡吃。

而且牛肉中還含有大量的鐵元素,能夠幫助孩子補鐵,避免孩子出現缺鐵的症狀如果家長不放心的話,是可以給孩子喝點淮菇甘末的,能夠給孩子補充鐵元素,同事還可以給孩子補鋅和鈣,促進骨骼發育的時候也還提高抵抗力,幫助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

相關焦點

  • 孩子不好好吃飯,餓一頓就好?答案讓人後怕,家長別再做錯
    其中哄睡和吃飯可以並排第一。遇到「飯渣」寶寶,只有當媽的才了解那種痛苦,太容易崩潰了。每次吃飯要麼逼瘋自己,要麼惹哭孩子。還有的家長採取粗暴的打罵模式,於是,身邊的人都給寶媽們建議:不吃就不吃了,餓一頓就好了!但是,這樣真的管用嗎?有的孩子確實餓一頓之後會好好吃飯,但是一頓兩頓奏效,時間一長,孩子就又回到了「飯渣」的狀態。
  • 「寶寶不吃飯,餓一頓就好了」?:拜託,別再害孩子了!
    前段時間,我在《別再「自殺式」給孩子餵飯了!苦了自己還毀了娃!》中有提到:爸爸媽媽就要尊重寶寶的進食意願。這話一說,然後很多爸媽就get到了——不聽話,餓一頓就好了!可沒過幾天,又有一些家長來問我:「為什麼這個方法不見效呀!我家孩子餓了一天,也沒主動要飯吃呢!
  • 飯後摔一跤,孩子就沒了!孩子吃飯時,家長千萬不要做這幾件事
    當然,吃飯時安靜地吃,不是一點都不讓說話,而是不要讓孩子做劇烈的運動。 2 邊逗孩子邊餵飯 很多父母都是哄著餵飯,要麼給孩子表演節目、講笑話,引導孩子張開嘴,然後趕緊塞進去一口飯;要不就讓孩子邊吃邊看動畫片。
  • 除了鹽,未滿周歲的娃別吃這幾樣食物,兒科醫生:家長別不當回事
    現在孩子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少,家長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著給孩子最好的生活,當然在飲食方面也不能小看,孩子吃得越來越好,現在吃飯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不餓,而是講究營養搭配,但是越是這樣,還給孩子帶來了很多健康上的問題。
  • 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怎樣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孩子獨立進食
    一家人一起吃飯原本是其樂融融的歡聚時光,可我們卻很容易把這樣的時光變成了吃飯的「戰場」。給孩子吃什麼、怎麼吃,這些都是令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孩子吃不吃得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和他們成人後的健康狀況。
  • 孩子不愛吃飯,餓一餓管用嗎?家長別再坑娃了
    食物是人類獲取營養的關鍵,這也是寶寶到了一定年紀後,要增加輔食的原因,但是孩子吃飯時,往往會出現很多讓家長無比惱怒的情況。 唐唐是一個非常乖巧的孩子,學習新鮮事物的能力非常強,關鍵是非常喜歡笑,周圍人都喜歡和唐唐玩,就是如此招人喜歡的寶寶,在2歲來臨時竟然讓家人無比頭疼。
  • 孩子總是不吃飯,家長很著急,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孩子每天都在成長,在長身體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孩子能不能按時吃飯直接關係到孩子是否可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些孩子從小胃口就不好,總是不按時吃飯,吃飯量也很少。面對這樣的孩子,每一個做家長的都會十分擔心。擔心孩子一直不吃飯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 周杰倫老婆昆凌談孩子2歲前不給吃鹽,這樣對了嗎?
    她是一個緊張又有點嚴格的媽媽,為了保護孩子的腸胃,2歲以前不讓孩子吃鹽,3歲前不給孩子吃糖。但是身邊的老人總愛給孩子糖吃。看來,所有老人疼孩子的方式都差不多。更何況那些喜歡吃重口味的大人老人了,加鹽算給你面子了,不給你建議加糖或者加其他都對不起他們的飲食傳統了。其實很多家長認為加不加鹽和鈉沒什麼直接關係,或者說就從來沒往這個方向想。用固有的認知覺得,輔食太淡了,不加點鹽孩子吃不下。我們為什麼要吃鹽?
  • 體操冠軍劉璇「鐵血育兒」引爭議:不給孩子吃零食,飯菜也不加鹽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家裡有一個嚴格的媽媽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不過也有很多網友表示支持劉璇的做法,認為孩子小時候就應該要嚴格一點,這樣孩子長大以後會感謝媽媽的。
  • 孩子吃飯禮儀大有學問!
    家裡來了客人,端茶遞水都是我們小孩子來做的。去親戚家做客,父母都要提醒我們,吃飯時不能狼吞虎咽,不能發出聲音,對長輩夾菜時要說謝謝等。誰家孩子要是做不到這些,就會被人說沒家教,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智商高的孩子也許不會成功,但是情商高的孩子註定未來表現非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情商的發展了,每位家長都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這樣不僅生活中招人喜歡,就算步入社會也對發展有很大好處。
  • 孩子不吃飯,索性餓他一頓?別再犯糊塗,這樣的後果會很嚴重
    現代人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尤其是孩子們,他們生活在陽光明媚的和平時期,物質極大豐富,至於飲食上更是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於是好多媽媽遇到了新問題,我家孩子到了吃飯的點不吃飯可怎麼辦?
  • 從孩子吃飯的狀態就可看出,別不信
    父母教育方式正不正確,從孩子吃飯的方式就可以看出老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別看吃飯是一件小事,但是從這件小事中卻可以看出父母的教育如何。歐陽的兒子今年已經7歲了,歐陽一直對兒子採用快樂教育的方式,非常寵著兒子,只要兒子喜歡做的事情,她都會去滿足。
  • 做精英家長?還是佛系家長?孩子:角落裡的花朵一樣芬芳
    1、明確家庭任務 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是組成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家長要給自己一個清楚的定位,分清楚什麼是孩子應該做的,不要盲目插手。對於一些小事要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在體驗中形成自我意識。
  • 孩子不愛吃飯?可能跟家長壞習慣有關,六大原因你家娃中了哪個?
    試想一下,如果家長每天都吃差不多的食物,會有胃口嗎?這時候吃飯已經成為解決人體需求的事情,人們無法享受進食的快樂。生活中,我們養寵物的時候也會給它們換著花樣買食物,否則它們也會有脾氣聞一聞就不吃,何況是孩子?所以,如果孩子覺得家長做飯的花樣太少,就不會有進食慾望,對於他們而言,吃飯成為一件痛苦的事情。
  • 孩子太挑食!滿屋追著餵飯,這樣做孩子頓頓吃的香,家長更省心
    ~孩子挑食有多難,難倒家裡兩代人。我家兒子5歲的時候就挑食,每次吃飯都要變著花樣準備不同的菜,全家老小輪流哄著喂,一頓飯吃上一個小時,最後吃進去2勺,家長真是又著急又無奈。 那麼孩子挑食就一點辦法都沒有麼?有。 根據專家給出的建議,日常這樣做或許可以改變孩子挑食的毛病: 媽媽們要學著變著花樣烹飪,儘量做到兩天內食物不重樣。
  • 老人帶娃常把這幾句話掛在嘴邊,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家長要留心
    這種做法看上去是在疼孩子,實際上卻在助長孩子多吃多拿的行為,縱容孩子不守規則,時間長了孩子養成習慣,遇到自己想吃的、想要的,直接上手就拿,張口就要,在別人眼中也會逐漸成為一個缺乏教養的人。2、別告訴你媽!
  • 孩子鬼靈精,家長別認為是聰明,這樣的孩子長大多半沒出息
    1、 這樣的孩子喜歡斤斤計較,人緣差。鬼靈精的孩子,小的時候,大家會包容他,甚至還覺得他很好玩,但隨著他慢慢長大,如果他還是很鬼,很會算計,那麼,他的人緣會越來越差,會很難交到知心的朋友。中國是一個很講人情的社會,常言說得好,朋友多了路好走。人緣差,自然會少很多機會,別人不會願意幫助你,更不會跟你合作,以後路會越走越窄。
  • 《孩子你的情緒我在乎》:家長別做孩子的情緒抹殺者,要做管理者
    各位家長來做一個簡單的測試吧,看看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現在我們先來假設一個場景。 家長帶一個小男孩去看牙醫,接受齲齒治療,孩子卻因為害怕而不肯配合醫生治療,並且對家長、牙醫拳打腳踢。孩子還在大喊:"我不要!我要回家!我怕疼!"
  • 千萬別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孩子這麼做的時候要小心!
    家有2-3歲的寶寶的家長,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像模像樣地去餵布娃娃。他小心地一口一口地喂,好像這個娃娃真的有生命一樣。兒童將玩具設想成一個真實的實體,是表象思維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