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至今,熱度不減,如今播出也已經接近尾聲。
經過層層比賽和考核,從最初的30位姐姐到現在還只剩14位姐姐留在了舞臺上,奮力爭取最後的7個成團出道名額。
在這些姐姐中,有的姐姐從一開始就是名氣擔當、人氣擔當,在觀眾和其他的姐姐心中都是「團寵」,比如說寧靜、萬茜和張雨綺。
而有的姐姐的知名度並不是很大,在姐姐群中也是比較低調,但是憑藉一期期精彩的表演,慢慢俘獲了大眾的喜愛,成為了姐姐們都願意選擇的團員,比如說李斯丹妮、鬱可唯和王菲菲。
但是,其中也有人從剛開始試演舞臺的「萬眾矚目」,大家都爭相恐後想與之搭檔,最後卻慢慢的變成了節目中的「小透明」,鏡頭明顯減少,觀眾喜愛度一天天的降低。
伊能靜和藍盈瑩就是這裡的代表人物。
伊能靜,52歲,出道36年,是所有姐姐中年齡最大,演藝年齡最大的。
在這樣一檔挑選女團的節目中,歌手出身,出過23張專輯的伊能靜,實力上也可以秒殺一眾演員出身的姐姐們。
憑著自己在演藝圈的地位和歌手的身份,以及即使年過五十依然有膽接受挑戰的精神,一開始的伊能靜也和寧靜一樣,是節目中大姐大般的存在,其他的姐姐和評委們都對她尊敬有加。
第一期的Solo舞臺上,伊能靜唱著兒子給她寫的歌,跳著兒子給她編的舞。
扎著馬尾辮,一身黑色緊身短裙,臉上充滿自信、陽關的微笑,讓人絲毫看不出她已經是年過半百、有兩個孩子的媽媽。
她一開口唱歌,聲音的感染力和自身人生經歷所帶來的感性,讓後面的姐姐們即使隔著屏幕聽著就開始流淚,讓人不禁感嘆著就是姐姐的魅力。
靠著這些,在第一次組團的三人團隊中,她是毫無疑問的成為其中的領導者,團隊中的C位擔當。
在這個十分看重輩分的演藝圈,本以為伊能靜會像第一期開始一樣,成為姐姐中的C位。
可是,沒想到,她卻靠著自己的一系列操作,一點點的把自己一開始的優勢給作沒了。
同樣把一手好牌打爛的還有藍盈瑩。
第一次的試演舞臺,藍盈瑩靠自己的努力和完美的舞臺表演,拿到了全場最高分,是評委們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是姐姐們心中的實力擔當。
靠著自己這個實至名歸的第一名,藍盈瑩收穫了電視機前的一大批粉絲,也成為了姐姐們中的搶手貨。
成團組隊的時候,大家都爭相的在她面前起立競爭,渴望加入她的站隊。
最開始的幾期節目裡,藍盈瑩確定是所有的姐姐中最受關注、最受姐姐們喜愛、鏡頭最多的幾位姐姐之一。
同樣的,藍盈瑩靠著自己的種種表現,把自己從節目中的眾星捧月,變成了鏡頭一天天變少,在觀眾心中好感度直線下降的小透明。
一個人的資歷和實力,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他人的尊重、喜愛,但維持這種尊重和喜愛卻遠遠不只靠資歷和實力。
伊能靜和藍盈瑩在《浪姐》中的不同階段表現,和隨之而來的不同的「待遇」,從人人尊敬、喜愛的C位到姐姐中的小透明,和她們的一些不恰當的為人處世有直接的關係。
1.低情商
在和王智、王麗坤成團的過程中,面對兩個演員出身的組員,伊能靜很好的發揮了自己歌手老師的身份,教她們唱歌,培養她們的自信。
這一個收穫好人緣的行為,卻被伊能靜在節目外的口出狂言把觀眾給敗的所剩無幾。
她吐槽表示王智和王麗坤唱的是糟糕至極,自己手把手的教她們,教到自己嗓子啞,但她們卻怎麼講都不明白,收效甚微。
這和她在《浪姐》中表現出來的老母親的形象和姐妹情深的樣子完全兩個樣子。
同樣的,藍盈瑩也有低情商的表現。
有一次,藍盈瑩拋棄了之前的隊友白冰而選擇了吳昕成為了她團隊中的最後一員。當她做出選擇的那一剎那,只想和藍盈瑩成為隊友的白冰的失落之情溢於言表。
其實選擇誰是她的自由,事實上也沒有必要為了情義而做出違心的決定,畢竟這是一檔比賽型的節目。
但是藍盈瑩最不恰當的行為就是,在看出白冰的失落之後,當著大家的面遠遠的還向她大聲、高興的「表達」了愛意,和她說「冰冰,我們愛你」。
本來,她不說這句話,其他人還不會注意到白冰的失落,但是她此話一出,所有的姐姐都看出了白冰的尷尬。
之後,兩個人又有機會再在一組,但卻沒有了之前的親密無間。
反觀寧靜,當她拋棄了之前合作很好的鄭希怡而選擇別人,事後她私下去跟鄭希怡解釋了自己這麼做的原因,寬慰了一心向著她的鄭希怡的失落之情。
同時,寧靜也表達了對鄭希怡的喜愛和欣賞之情,也是真的是用行動表達了對她的尊重,之後兩個人再合作舞臺,絲毫沒有嫌隙。
說話是門藝術,是職場生活中和與人相處中最重要的一種手段。
高情商、會說話的人,會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讓人願意與之相處。
反之,一個不懂得說話藝術、低情商的人,只會把人推得越來越遠,讓人越來越厭惡。
2.倚老賣老,不接受批評
在其中的一次彩排表演中,伊能靜被評委表示說不投入,在表演中太過於突出自己,沒有讓其他兩位同伴得到表現。
伊能靜當下隨即就表示不服,她說自己很委屈,自己很投入,也並沒有搶別人的風頭。
其實,老師的意思也並不是在批評她,只不過是給了她一點意見,並為她們團隊的表演提出一些意見,畢竟女團要顧慮到每一個人,不能只是一人優秀。
但是,伊能靜絲毫不能虛心接受她人的意見,以自我為中心,一定要表達出自己的努力,完全沒有給評委們面子,這給人有點倚老賣老的感覺。
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也都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這都是無可厚非的,也並不會因此就說明你是不優秀的。
但是,不管一個人年紀有多大、資歷有多深,也都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能仗著自己的資質,倚老賣老,以自我為中心。
這種行為,只能嚇住別人,但不會真正收服別人。
3.拉踩別人,突出自己,缺乏尊重
藍盈瑩有一期作為隊長,和黃玲還有吳昕組成了一組。為了讓自己的團隊能夠脫穎而出,藍盈瑩想到了要以樂隊的形式進行比賽表演。
這個,對於會尤克裡裡的藍盈瑩和歌手出身的黃玲來說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對於絲毫沒有音樂基礎、一項樂器都不會的吳昕來說就有點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了
藍盈瑩提出讓吳昕在十天之內學會貝思,這個要求一提出,連歌手出身的黃玲都表示是不可能,大家都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但是,藍盈瑩卻表示,自己也是短時間學會的一門樂器,自己可以,吳昕也可以。
雖說是為了團隊的比賽,但是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樂器哪是這麼容易能學會的,她的堅持、她的這個無理、無情的要求讓吳昕當場落淚。
但是藍盈瑩絲毫沒有顧忌別人的難處,表示只要足夠努力,一切都有可能,甚至還在反覆強調自己都可以,別人為什麼不行。
她的言行舉止,處處都在突出自己的優秀和努力,讓自己出風頭,卻給吳昕標上了不優秀、不夠努力的標籤。
還有伊能靜,為了突出自己現在的幸福,竟然拉踩已經過世的梅豔芳,表示梅豔芳的人生是失敗的,是不幸的。她的這一舉動遭到了全網觀眾的唾罵。
這種為了突出表現自己,不惜拉踩別人的行為,是在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了別人的痛苦之上,缺乏了對別人最起碼的尊重。
人與人相處,不求每個人都能與之交心,也不求她能喜歡周邊的每個人,欣賞每個人,但是最起碼要做到對別人的尊重。
一個人只有尊重了別人,才有可能得到別人同樣的尊重。
沒有人可以平白無故的得到別人的尊重,也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失去別人的尊重。
一個人想要獲得大家的喜愛,獲取大家永遠的尊重,一定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為人處世中要學會為別人考慮,處理好和他人的關係。
希望每個人在生活、工作中,都可以「善始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