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我們,可「設為星標」哦~
點擊上方「歲月無敵問張欣」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電影《昨日奇蹟》:這一生所為何來
文|劉顆顆
講真,我覺得電影《昨日奇蹟》裡男主角傑克的飾演者——希米什·帕特爾唱得比披頭四樂隊的原版好聽。尤為難得的是,影片中帕特爾演唱的所有歌曲全部採用現場收音錄像。
從《Yesterday》到《Let it be》再到《Hey Jude》,很多歌手都翻唱過披頭四樂隊(
The Beatles)的經典歌曲,而帕特爾的演繹不僅打動人心,且和電影情節有極高的契合度,令人想一聽再聽。
(▲ The Beatles / 披頭四樂隊~《Abbey Road》
)傑克(希米什·帕特爾飾)是一個在超市倉庫兼職的創作型歌手,只有青梅竹馬的好友艾莉(莉莉·詹姆斯飾)無條件地支持他。艾莉在學校教數學,業餘時間兼任傑克的經紀人,為他尋找演出機會,然而聽眾一直廖廖。在一場神秘的全球大停電之際,傑克遭遇了車禍。出院後,掉了兩顆門牙的傑克有點沮喪,「我現在就像個安反了的兔子。」傑克的吉他在車禍中被撞碎了,艾莉買了一把新吉他送給他。傑克接過吉他,為艾莉和朋友們唱了一首《Yesterday》。
(▲ 《昨日奇蹟》劇照)
艾莉聽得眼溼溼,以為傑克為自己寫了新歌。傑克解釋《Yesterday》是The Beatles的歌,但艾莉和朋友們居然都不知道The Beatles是誰。傑克大驚,在網絡上搜索「The Beatles」,他發現The Beatles消失了。停電之後的世界,沒有人記得這支樂隊,網上也沒有他們的歌,傑克好像成了唯一記得他們的人。人們誤以為傑克唱的歌是他自己創作的,剛開始傑克沒有及時澄清,到後來他已經不敢說出真相了。
之前無人問津的傑克,因為演唱披頭四的歌暴紅。他離開艾莉,離開了從小生活的英國小鎮,去了美國。就此,傑克的人生進入了快車道。沒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只看介紹,可能會以為傑克嫌貧愛富又講大話。其實不然,傑克是個熱愛音樂,心思單純的青年。除了在超市兼職賺取生活費之外,他的注意力都放在創作和唱歌上。十四歲那年,傑克就在劇院自彈自唱公開演出了,那時,小少女艾莉站在後臺聽他唱歌,眼睛冒出了小星星。但艾莉眼睛裡的小星星閃了那麼多年,傑克卻一直把艾莉當兄弟看。真把我們這些看電影的人急死了,好想衝進去搖醒他,「珍惜你們之間深厚的感情,珍惜艾莉,有些人、有些愛錯過了,一輩子都不會再有了。」可是傑克還是走了。
在美國發展的傑克因為心虛,仍然沒有說出真相。可是他把披頭四的歌唱得那麼好聽,「所有人」都原諒了他。「所有人」其實也只有兩個人,全世界記得披頭四的人,除了傑克還有一對中年男女,他們來到傑克的演唱會,感謝杰克讓他們再次聽到難忘的歌。傑克對他們說出了內心的愧疚,他們給了傑克一個地址。傑克去到那裡找到了隱居的約翰·列儂。當列儂打開門,對著傑克微笑時,全世界歌迷的願望在電影裡實現了,列儂沒有死,他79歲了,除了多了幾條皺紋,和四十歲時差不多。
(▲1969年1月30日,倫敦薩維爾街3號,搖滾樂史上的經典~「屋頂演唱會」,披頭四最後一次公演。
)傑克擁抱了自己的偶像,回去繼續錄音。他把專輯的首演放到了故鄉的碼頭酒店。這場演出的布局參照了披頭四的最後一次公開演出——屋頂演唱會。傑克抱著吉他在屋頂唱得激情四射,每一首歌都仿佛是昨日重現。在這場音樂會中,傑克將真相公之於眾,並在現場把披頭四的歌上傳到網絡,所有人都可以免費獲得。而其中最最重要的是,傑克對艾莉說出了「
我愛你」。人生就是一次次的決擇,傑克這一次選擇真實地面對他人,做回自己。傑克明白自己才華有限,成不了藝術家,偉大的是披頭四樂隊,而不是他。但沒關係,他仍然熱愛音樂,熱愛歌唱,就做一個才華有限的歌者,永遠地唱下去。
《哈利·波特》中的鄧布利校長說:「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傑克重新掌握了自己的人生,不再被名氣綁架,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他獲得了自由。《昨日奇蹟》裡停電之後的世界,披頭四消失了,哈利·波特消失了,可口可樂也消失了,但人類沒有消失。而人類與其他生物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總想怒刷存在感。做自己這句話說了很多年了,要真正做到,非常不容易。因為
我們想證明自己,我們想讓自己存在的印跡再深刻一些,以至於我們常常產生一種錯覺,以為扮演角色就會成為角色本身。但只要是扮演,就會被這個角色套牢,從而失去了心靈的自由以及行動的自由,怎麼會快樂呢?擁有生命本身的代價,就在於生命有局限。在短短的三萬多個日子裡,我們也許要常常提醒自己思考一下,什麼才是重要的。
自由和愛。
往期:
春天來了喝點酒
豆腐的存在價值
年廿八,洗邋遢
又見年桔
嗨,你好
坐下來吧,泰姬陵
文字原創,圖片視頻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