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柴可夫斯基藝術獎」亞洲鋼琴公開賽 & 第四屆亞洲Piano Island國際音樂節 評委介紹

2021-02-07 亞洲國際鋼琴藝術節

帕斯卡·羅傑(Pascal Rogé)是一位在世界上享很高聲譽的著名鋼琴家,當代法國鋼琴家的傑出代表,也是國際上少有兩度榮獲古典音樂唱片界的奧斯卡——「留聲機大獎」的音樂家,並擔任了2014年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評委會主席。

Pascal Roge出生於1951年,1962年年僅11歲的Pascal進入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CNSM)學習,師從法國著名女鋼琴家Lucette Descaves教授;1966年-1969年跟隨20世紀美國著名鋼琴家Julius Kachin學習。

Pascal分別在16歲和18歲榮獲了羅馬尼亞喬治·埃內斯庫國際鋼琴比賽(1967)和法國瑪格麗特·隆國際鋼琴比賽的第一名後正式開始國際職業演奏生涯,他也是這兩個重要的國際比賽至今最年輕的冠軍獲得者。(中國著名鋼琴家李名強曾獲得第一屆喬治·埃內斯庫比賽冠軍)

不僅如此,Pascal17歲時就成為了國際著名古典音樂唱片公司DECCA Records獨家籤約藝術家。

1974年,Pascal首次在美國巡演,並在此後幾乎每個季度都會在美國演出。他還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和拉丁美洲國家舉辦了二十多次巡迴演出。

Pascal Roge是當今世界上法國鋼琴作品當代最佳演奏者,他將法國浪漫時期著名作曲家聖桑(Saint-Saëns)、福雷(Gabriel Fauré)、德彪西(Claude Debussy)、拉威爾(Maurice Ravel)、埃裡克·薩蒂(Eric Satie),弗朗西斯·普朗克(Francis Poulenc)和文森特·迪·印迪(Vincent d'Indy)演奏得極其優雅、美妙和細膩。同時,他龐大的曲目庫裡也包含海頓(J. Haydn)、莫扎特(W.A. Mozart)、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貝多芬(L.V. Beethoven)等德奧派鋼琴大師的作品。

 

Pascal每年都在許多世界著名音樂廳舉辦獨奏音樂會,以及與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並在全球各地舉辦的大師班和出席音樂節活動。

與他合作過的世界著名樂團包括:費城交響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蒙特婁交響樂團、雪梨交響樂團、巴黎交響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管弦樂團、東京NHK交響樂團、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OSR)、萊比錫格萬豪斯管弦樂團、芬蘭韋斯屈萊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香港小型交響樂團、卡拉瑪祖交響樂團、波蘭波茲南愛樂樂團、印第安納波利斯交響樂團、裡斯本大都會交響樂團以及所有英國倫敦的重要樂團等等。

Pascal因與樂團合作中展現了無懈可擊的音樂才能而聞名,他成為了洛林·馬澤爾(Lorin Maazel)和庫特·馬祖爾(Kurt Masur)等著名指揮家的最喜歡的合作夥伴。Pascal是蒙特婁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日本東京NHK樂團首席指揮家查爾斯·杜託伊特(Charles Dutoit)的老朋友,他定期應邀赴加拿大與蒙特婁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他還與Pasquier Trio,Pierre Amoyal和Michel Portal等音樂家一起舉辦室內樂演出,並與他們一起錄製了普朗克和柴可夫斯基作品的唱片。

Pascal Rogé曾在法國尼斯國立音樂學院任教,但由於每年繁忙的國際演出日程安排而無法繼續執教。他在每年夏季舉行的義大利Incontri in Terra di Siena音樂節擔任藝術總監。

半個多世紀以來,Pascal與各大唱片公司錄製和發行了眾多唱片,並榮獲無數獎項。

兩次榮獲英國古典音樂雜誌《留聲機》創辦、有「古典音樂界的奧斯卡」之稱的「留聲機大獎」(Gramophone awards),包括:他的第一部F. Poulenc唱片獲得了1988年留聲機「最佳樂器錄音獎」;

與Chantal Juillet和Truls Mørk的合作獲得了1997年留聲機「最佳室內樂錄音獎」。

除此之外,Pascal錄製的拉威爾協奏曲、聖桑協奏曲唱片獲得了「迪克斯大獎」(Grand Prix du Disque)和「愛迪生唱片獎」(Edison Award)。

Pascal的唱片包括拉威爾和普朗克全套鋼琴作品、四張Satie作品專輯、兩張德彪西作品專輯以及與英國倫敦交響樂團合作的BélaBartók作品專輯等等。

由Oehms古典唱片公司發行,Pascal與指揮家Bertrand de Billy、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演奏的拉威爾協奏曲和格什溫協奏曲 獲得了聽眾的一致好評,並在之後又錄製了第二張具有相同影響力的唱片,其中包含了拉威爾的《D大調「左手」鋼琴協奏曲》、拉威爾的《藍色狂想曲》和《An American in Paris》等曲目。

Onyx古典唱片公司也為Pascal錄製並發行了一系列唱片,包含了德彪西的全部前奏曲、《Children’s Corner》、《Estampes》、《Images》、《Pour le Piano》等曲目;與指揮家Raymond Leppard、印第安納波利斯交響樂團演奏的莫扎特協奏曲;以及Pascal和Ami Rogé錄製一套2張雙鋼琴和四手聯彈的法國作品專輯。

Pascal至今已錄製並發行了近80張各類唱片,包括拉威爾和普朗克全套鋼琴作品、四張Satie作品專輯、兩張德彪西作品專輯以及與英國倫敦交響樂團合作的BélaBartók作品專輯等等。

與他合作過的還有:環球音樂、德意志留聲機、SONY CLASSICAl、Classic Records、London Recordings、EXTON、Apex、Syrinx、Grand Gala、U-5、CRYSTON、TRITON、Pm Classics、Umg recordings、Music Ware、Tritó、Armasi、Counterpoint / Esoteric Records、Basilica Music、Armasi、Suoni e Colori、Armada productions、APMUSICA、PolyGram Records、Classcial Music DB、EUROPEAN GRAMOPHONE等等眾多國際知名唱片公司。

 

近年來,Pascal Rogé和他的伴侶Ami Roge一同舉辦環球音樂會。他們一同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澳大利亞室內樂音樂節、北京國際鋼琴音樂節、Salisbury國際音樂節、Thaxted音樂節、Galway音樂節、Sage Gateshead音樂節、香港「Joy of Music」音樂節、英國諾丁漢湖畔藝術中心、倫敦蕭邦協會、Petworth音樂節以及日本、紐西蘭循回演出。他們演奏了普朗克和孟德爾頌的兩鋼琴協奏曲,以及日裔美國作曲家Paul Chihara專門為他們創作的曲目。他們與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enazy)指揮的雪梨交響樂團共同首演將共同首演Matthew Hindson創作的雙鋼琴協奏曲。

相關焦點

  • 評委介紹 | 2020年「柴可夫斯基藝術獎」亞洲鋼琴公開賽 & 第四屆亞洲Piano Island國際音樂節 評委介紹
    Pascal分別在16歲和18歲榮獲了羅馬尼亞喬治·埃內斯庫國際鋼琴比賽(1967)和法國瑪格麗特·隆國際鋼琴比賽的第一名後正式開始國際職業演奏生涯,他也是這兩個重要的國際比賽至今最年輕的冠軍獲得者。(中國著名鋼琴家李名強曾獲得第一屆喬治·埃內斯庫比賽冠軍)不僅如此,Pascal17歲時就成為了國際著名古典音樂唱片公司DECCA Records獨家籤約藝術家。
  • 2020年"柴可夫斯基藝術獎"亞洲鋼琴公開賽 & 第四屆亞洲Piano Island國際音樂節 評委介紹
    帕斯卡·羅傑(Pascal Rogé)是一位在世界上享很高聲譽的著名鋼琴家,當代法國鋼琴家的傑出代表,也是國際上少有兩度榮獲古典音樂唱片界的奧斯卡——「留聲機大獎」的音樂家,並在2014年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上擔任評委會主席。
  • 2020年「柴可夫斯基藝術獎」亞洲鋼琴公開賽 暨亞洲Piano Island 國際音樂節(中國選拔賽)
    Polina Fedotova在1990年莫斯科拉赫馬尼諾夫國際鋼琴比賽和1991義大利Musica di Camera國際鋼琴比賽獲獎,並在1992年西班牙蕭邦國際比賽中榮獲冠軍。Polina於1995年起在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鋼琴系和附屬中央音樂學校任教,並在1996年-2007年期間在莫斯科國立愛樂樂團擔任獨奏。
  • 評委介紹 | 2020年「柴可夫斯基藝術獎」亞洲鋼琴公開賽 & 第四屆亞洲Piano Island國際音樂節(中國選拔賽)
    Pascal分別在16歲和18歲榮獲了羅馬尼亞喬治·埃內斯庫國際鋼琴比賽(1967)和法國瑪格麗特·隆國際鋼琴比賽的第一名後正式開始國際職業演奏生涯,他也是這兩個重要的國際比賽至今最年輕的冠軍獲得者。(中國著名鋼琴家李名強曾獲得第一屆喬治·埃內斯庫比賽冠軍)不僅如此,Pascal17歲時就成為了國際著名古典音樂唱片公司DECCA Records獨家籤約藝術家。
  • 2020年「柴可夫斯基藝術獎」亞洲鋼琴公開賽 暨第四屆亞洲Piano Island國際音樂節(中國選拔賽)
    帕斯卡·羅傑(Pascal Rogé)是一位在世界上享很高聲譽的著名鋼琴家,當代法國鋼琴家的傑出代表,也是國際上少有兩度榮獲古典音樂唱片界的奧斯卡——「留聲機大獎」的音樂家,並擔任了2014年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評委會主席。
  • 2020年鋼琴比賽 | "柴可夫斯基藝術獎"亞洲鋼琴公開賽 暨第四屆亞洲Piano Island國際音樂節(中國選拔賽)
    帕斯卡·羅傑(Pascal Rogé)是一位在世界上享很高聲譽的著名鋼琴家,當代法國鋼琴家的傑出代表,也是國際上少有兩度榮獲古典音樂唱片界的奧斯卡——「留聲機大獎」的音樂家,並擔任了2014年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評委會主席。
  • 評委會&點評專家 | 2020年"柴可夫斯基藝術獎"亞洲鋼琴公開賽 評委會&線上賽區視頻點評專家介紹
    Polina在1990年莫斯科拉赫馬尼諾夫國際鋼琴比賽和1991義大利Musica di Camera國際鋼琴比賽獲獎,並在1992年西班牙蕭邦國際比賽中榮獲冠軍。Polina於1995年起在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鋼琴系和附屬中央音樂學校任教,並在1996年-2007年期間在莫斯科國立愛樂樂團擔任獨奏。
  • 2020卓越杯國際音樂公開賽活動介紹
    應邀擔任美國加州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總決賽評委,澳門國際鋼琴比賽評委,新加坡中新國際鋼琴比賽評委,擔任」梅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屆國際巴松藝術節,第一第二屆國際雙簧管藝術節,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全國管樂比賽等國內外賽事官方鋼琴藝術指導。蒙古族鋼琴演奏家、教育家。內蒙古藝術學院鋼琴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7年錄製出版了內蒙古首張《聽草原》——「蒙古族風格鋼琴組曲」演奏CD專輯。
  • 馮霞擔任2017亞洲(澳門)國際音樂節評委
    又一屆亞洲國際音樂節如期而至,本屆音樂節是繼香港、曼谷、首爾之後舉辦的第四屆音樂節。本屆音樂節於近日國慶期間10月3日至6日在澳門何黎婉華劇院隆重舉行。  名詞解釋:亞洲國際音樂節:簡稱AIMF,是一項具有國際性、專業性、權威性的音樂盛典。
  • 曾艾|第6屆墨爾本國際音樂節成渝雙城預選賽評委
    曾為CCTV 中央電視臺錄製「紀念蕭邦逝世150周年音樂會」,為四川音樂學院考級委員會錄製考級示範演奏音像教材,應臺灣財團法人蕭邦音樂基金會之邀赴臺,在臺北、中壢、桃園三地舉行蕭邦作品專場鋼琴獨奏音樂會,在義大利第十八屆CASALMAGGIORE國際音樂節交流演出,與臺北師範大學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重慶愛樂樂團等成功合作。
  • 2020鋼琴比賽越南鋼琴家Tran Thu Ha擔任「李斯特紀念獎」評委
    由香港國際音樂家協會主辦的2020鋼琴比賽-2020「李斯特紀念獎」國際鋼琴公開賽,特邀越南著名鋼琴家Tran Thu Ha擔任本次鋼琴比賽評委。Tran Thu Ha教授是鋼琴獨奏家、室內音樂藝術家,「河內五重奏」成員。現任河內國立音樂學院院長及越南國家音樂學院院長。
  • 2020卓越杯國際音樂公開賽正式啟動!
    曾多次受邀擔當國內外藝術大賽評委,新加坡世界華人鋼琴藝術大賽評委,英國倫敦•英倫國際鋼琴藝術節評委、義大利「愛琴海鋼琴藝術節」大賽評委等。2018年帶領9名弟子作為貴州代表團應邀參加德國國寶博蘭斯勒鋼琴666挑戰世界吉尼斯大賽,挑戰成功,還曾擔任2019年歐米勒國際鋼琴公開賽貴州分賽組委會主席。
  • 【微新聞】德國博蘭斯勒鋼琴黃金音色響徹李斯特紀念獎國際鋼琴公開賽賽場!
    近日,2020「李斯特紀念獎」國際鋼琴公開賽總決賽在 中國 ·珠海 中山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圓滿落下帷幕!
  • 天籟回歸:第四屆郎朗鋼琴廣場演出季首場音樂會,明天見
    教學至今培養出大量優秀學生,曾榮獲:「第五屆長江杯」亞洲青少年音樂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獎;「第四屆全國高等院校民族聲樂大賽」優秀藝術指導獎;「第八屆施坦威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獎等「第二、三、四屆香港國際音樂節優秀指導教師獎」;2018年理察克萊德曼琴童選拔瀋陽賽區評委;第一屆「和平之音」鋼琴聲樂大賽評審;郎朗鋼琴廣場優秀志願者傑出代表;2019年榮獲「蕭邦鋼琴公開賽優秀指導教師」。
  • 【甘肅賽區】第29屆蕭邦國際少年兒童鋼琴比賽中國賽區比賽暨國際選拔賽評委簡介
    指導的學生均考入國內外知名高等音樂學府。在中國音樂「小金鐘獎」第一屆、第二屆全國鋼琴比賽;第七屆施坦威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第二屆美國「北岸」鋼琴音樂節暨鋼琴比賽;第八屆深圳鋼琴公開賽;第六屆遼寧音樂金鐘獎鋼琴比賽等等不同級別鋼琴賽事中,所指導的學生均有獲獎。本人也多次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在學校工作中,多次被評為「教書育人」先進個人。
  • 2019中俄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邀請賽
    由俄羅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中俄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邀請賽中國賽區組委會共同發起,旨在促進俄羅斯及亞洲地區鋼琴文化交流和水平提高。恪守公平公正的原則,秉承專業性和規範化的辦賽宗旨。
  • 第六屆德國孟德爾頌國際鋼琴大賽亞太總決賽評委專家團介紹(簡介三)
    ➤1957年布拉格之春第三屆斯美塔那國際鋼琴比賽獲第三名。➤1958年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第一屆喬治.埃納斯庫國際鋼琴比賽獲第一名。➤1960年波蘭華沙第六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獲第四名。➤2012年,戈琳特·波特榭參與了由德國歌德學院主辦的第十三屆「德國年」活動,並在首屆「德俄鋼琴藝術盛典」上表演鋼琴獨奏,隨後與由謝爾蓋·奧塞科夫作為指揮的俄羅斯梁贊愛樂樂團合作演出。➤她曾多次獲得國際知名音樂獎項,出版多張音樂CD,並數次與國際知名電視臺和廣播電臺進行合作錄音。
  • 2020鋼琴比賽-施坦威藝術家鄭慧博士擔任「李斯特紀念獎」評委
    由香港國際音樂家協會主辦的2020鋼琴比賽-2020「李斯特紀念獎」國際鋼琴公開賽,特邀施坦威藝術家鄭慧博士擔任本次鋼琴比賽評委。鄭慧博士,香港著名鋼琴家,施坦威藝術家。被譽為「貝多芬第五代傳人」及「鋼琴女詩人」。於2009年被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 音樂屆的奧運會——蕭邦國際鋼琴大賽
    而最吸引我們眼球的是亞洲評委、世界級鋼琴大師鄧泰山與最年輕的評委李雲迪。亞洲評委功不可沒,讓世界看到亞洲人對音樂的重視與喜愛,這屆六位得獎者中四位是亞裔,三、四、五名全是華裔選手。這幾年,我們年輕的鋼琴藝術家們,如郎朗、王羽佳、陳薩等在古典音樂舞臺上日漸成熟,散發出絢耀的中國風採,也為亞洲後起之秀作出了榜樣。
  • 2017「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賽事介紹)
    蕭邦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六歲開始學習音樂,7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歲登臺演出,不足20歲已出名。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蕭邦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被譽為「鋼琴詩人」。「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將每兩年舉辦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