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一則數據,在中國,內向的人佔比70%,也就是說在座的各位大部分都是內向的人。
在我們的認知裡,內向、不愛說話的人往往當不了什麼領導,只能老老實實的打一輩子工,很多內向的人因為有這樣一個認知,所以在明白自己內向之後就徹底斷了做領導的想法,真的只想打一輩子工了。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並非如此,內向並且做領導的人是否比外向做領導的人多,我不清楚,但我知道的是,很多內向的人同樣也可以做好一位領導,如果你也是一位內向,不愛說話的人,不妨繼續看下去,看看那些內向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領導的。
一、從小內向,卻絲毫不影響他成為領導
我有一個小叔叔,現在大約工作了10年,目前在一家還不錯的上市公司做經理職位,他的晉升經歷可真是打破了內向人只能老老實實打一輩子工,當不了領導的慣性認知。
聽長輩們說,他從小就是一位特別內向的孩子,小時候一群小孩子待在一起玩,而他不玩,他偶爾看看他們玩,其他時間喜歡一個人搗鼓玩具,或者看一些童話故事,大部分時間就是自己一個人待著,研究各種玩具、書籍等等,偶爾會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會兒。
開始上學了,叔叔還是一個特別內向的人,內向到老師甚至私下與家長溝通,問我叔叔的情況,擔心他經常不怎麼與身邊的朋友交流,沒有什麼小夥伴,會做出可怕的事情來。
那時候上學了,叔叔還是和小時候一樣喜歡獨處,一個人待著,這時候不研究玩具了,研究電影與書籍了。
走入職場了,他的內向似乎從未改變,平時仍然喜歡獨處,一般同事之間的聚會,可能喊他3-4次,他才會去一次,幾乎沒有人看好他的職業發展,但讓人意外的卻是工作2年,就從基層做到了主管,之後又過了3年,從主管做到了經理,現在跳槽到了一家上市公司做經理。
他從小就很內向,卻絲毫不影響他成為領導
二、內向的人,或許會更容易做成領導
你可能會好奇,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也沒有什麼技巧,就是死磕專業知識,利用好業餘時間,能力就會成長得特別快,並且內向、不愛說話並不代表不會說話與不說話,在適當的時候,我那位叔叔總是能夠說出讓所有人都滿意,領導喜愛他的話。
說的話不在乎有多少,而在乎是否在恰當的時機說到位了,很顯然,我叔叔就做到了這一點,但這樣的能力,不是靠每天吃喝玩樂就能得到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獨自承受獨處的寂寞,甚至去享受寂寞。
可以看出來,內向的人成為領導的路徑,其實正是靠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去持續、不斷的努力,從而逐步獲得成為領導的機會。
其實靠強大的能力成為領導,並不只是內向人專有的路徑,幾乎所有人成為領導,都靠的是強大的能力,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內向的人的特質會更容易幫助他們快速成長,成為領導,所以可以說:內向的人,或許會更容易成為領導。
他們有幾個很明顯的特質:安靜、靦腆、離群
所謂安靜意味著我們能夠有機會更加專注的思考,從而不會被外界的吵鬧所打斷。
碎片化是效率的死敵,而專注的我們恰恰是站在碎片化的相反面,自然也會是高效的好友,效率高了,成長速度變快是必然的。
我們的靦腆,意味著我們有機會表達更少,更多的表達機會留給了他人,那我們就會有更多的傾聽機會,而他人恰恰相比於對方滔滔不絕的說話,肯定是更喜歡傾聽自己說話的人,靦腆的狀態導致接觸的人少,朋友數量也不如外向的人,但由於有傾聽的幫助,很容易結交高質量的朋友與打造更加堅固的人際關係。
我們的離群,意味著我們將能夠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當別人在唱K、打遊戲的時候,我們卻可以用上多餘的時間通過閱讀、思考、復盤來不斷的提升自己,時間比別人多,效率比別人高,成長不會比別人快嗎?
總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領導的?
靠的就是內向安靜、靦腆、離群的特質,讓自己在各個方面快速取得提升,從而成為領導。
碼字不易,喜歡是點讚,愛是轉發,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