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來君
8月6日,一則關於張嘉譯改名為「張嘉益」的消息瞬間登上熱搜榜,引發網友們的熱議。
其實明星改名字幾乎是家常便飯了,為啥張嘉譯改名就引起這麼大轟動呢?
其實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1、他的原名張嘉譯並不難聽,而且不拗口。
2、他的事業紅紅火火,作為魅力大叔,熱度和人氣高居不下,根本無需改名來改變星途。
3、別的明星改名都是剛進入娛樂圈或者年輕時改名,張嘉譯已經50歲了。
4、張嘉譯比張嘉益這個名字更好聽。
要知道,這已經不是張嘉譯第一次改名了,他剛進入娛樂圈時,用的就是本名張小童。
可事業不溫不火,後改名為張嘉譯,跑龍套多年才憑藉《蝸居》中的「宋思明」一角走紅,那時他已經39歲了,而且進入娛樂圈也已經14年了,可謂是大器晚成。
張小童相對於張嘉譯,明顯有些土氣,而且「張嘉譯」不但高端大氣上檔次,更容易讓人記住,這一點十分重要。
可如今,50歲的張嘉譯突然改名為「張嘉益」,而且聽起來,張嘉益還比不上張嘉譯好聽。
作為魅力大叔,張嘉譯這些年來,為觀眾貢獻了不少優秀作品,而且他主演的電視劇幾乎都是熱播劇,受到不少男女老少的喜愛,他的人氣在如今小鮮肉橫行的娛樂圈,仍排名在第50位,足可以看出他人氣的高漲。
如今的他也算是處於事業巔峰,每年至少有3部電視劇問世,這樣高產的大叔演員在演藝圈可是獨一無二的。
也就是說,星途順坦,名字好聽好記,而且已經爆紅多年,張嘉譯這個名字早已成為很多觀眾心中的「銘牌」。
那麼,年過50歲的張嘉譯為何還改名呢?
作為明星,改名的目的無外乎上面所說的幾個原因:名字拗口、俗氣,事業不順,身體不好、求子 等等。
一個好的名字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所以很多明星都會在事業初期,經過高人指點,然後取一個高端大氣且容易記住的藝名,從該改變自己的事業,大紅大紫。
像我們熟悉的小鮮肉,張藝興、張翰、李易峰、劉昊然等人都是在剛進入娛樂圈時,就已經改名。
而且他們的事業的確發展順利,成為了當紅流量明星。
可是改名也有風險,並不是說所有改名都能帶來好運,帶來事業爆紅,要是改不好,也會讓自己事業遭遇滑鐵盧,從而爆冷。
那麼50歲的張嘉譯正值事業巔峰,片約不斷,為何還要冒這麼大的風險改名呢?
其實,最主要的一點,絕對是身體問題。
事業爆紅,可是他的身體卻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張嘉譯25歲就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這病目前還沒有根治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只能通過藥物來減輕疼痛,可儘管如此,備受病痛折磨的張嘉譯,身體狀況很不理想。
不但在50歲的年齡就頭髮幾近全白,滿臉皺紋,而且狀態很不好,每次外出都要彎著腰,駝著背,讓人看著都心疼。
這個病嚴重起來,可能會導致殘疾,那麼演戲就會變得十分艱難,甚至當不了演員。
也就是說,要是一直拖著,強直性脊柱炎會讓他徹底告別演藝圈,身體也會出現很多併發症。
到時候連演戲都成了奢求,那麼還想保持一直紅下去,那簡直就是遙不可及的夢。
那麼改名會帶來好運,這種好運不單單只是事業上,還會在身體上帶來一種庇護,讓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要是沒有身體作為支撐,那麼一切都是浮雲,過眼雲煙。
張嘉譯改為張嘉益,不要只看一字之差,「益」字有重大意義,代表著好處、好事,有利於。
這種有利於,明顯傾向於身體,因為張嘉譯現在最大的追求就是身體健康,治癒折磨自己多年的強直性脊柱炎。
而且改名可不是隨隨便便的,而是要經過高人,也就是大師的指點(雖然有些迷信,可見仁見智),在最合適的時辰公開。
除了對身體有益,相信這一次改名,也對事業有重大幫助,不然張嘉譯不會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在50歲下定決定改名。
憑藉自己的實力,粉絲們對張嘉譯改名一事,表示支持,因為他永遠都是那個魅力大叔。
無論如何,這一次改名對於張嘉譯來說,肯定具有重大意義。
以上就是我對張嘉譯改名的個人看法,要是有不同意見,可以留言討論哦。
—END—
點下關注,不迷路!
本文由娛來君原創,歡迎轉發閱讀,禁止非法轉載
圖片皆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