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抗戰影片中的「另類」,堪比《士兵突擊》

2021-01-16 翻檢老片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抗戰片中的一個另類,是抗戰片中的經典。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是和現在流行的抗日劇比起來,最不同的地方在於《團長》對人物的刻畫方面,雖然同樣是通過戰爭以及人物的思想矛盾來塑造人物,但《團長》中的人物卻包含著其他抗日劇所沒有的強烈的自私,人都是有感情的。

這是一場真實的戰爭裡一個虛構的故事,發生於滇緬戰場,上個世紀四十年代 。就在侵華戰爭全面爆發之時,有幾十萬的四川男兒乃至中國好漢穿著單衣草鞋,手提最簡陋的步槍,和日軍血戰肉搏來力保中國內陸的補給線。團長的故事,就是一個沒法左右戰爭機器的士兵,在如此時代的選擇和所見。

《我的團長我的團》刻畫的最深刻是一個個小人物,戰爭中最平凡的小人物的思想。《我的團長我的團》最激動我的,是一個一個鮮活的人,「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是那血緣一樣深厚的兄弟之情。人們可以毫不顧忌地把命交給龍文章,因為對這是「我的團長」,這是「我的團」!我真羨慕他們,人和人之間可以擁有那樣毫無猜忌、生死與共的情感。這個劇裡有「壯士一去不復返」的英雄氣、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破釜沉舟。

《團長》裡沒有故意煽情的東西,極有分寸感,當情節推進到一個頂端,馬上用一段滑稽幽默的東西來化解,不會讓它停在一個非常抒情的地方深入下去。這是《團長》的一個風格,嚴肅的、神聖的、深沉的和滑稽的、戲謔的、油滑的東西摻雜在一起。一方面是自然不自然地就流露出來的崇高感,另一方面又是對崇高感的躲躲閃閃。

即使有很多的人吐槽這部劇,但是小編覺得這部劇還是蠻好的,雖然是與《士兵突擊》同一撥人演的,在《士兵突擊》裡英俊挺拔,在《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衣衫襤褸,但是小編還是蠻喜歡的,因為在《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他們每個人物都很鮮活……

相關焦點

  • 《生死線》、《我的團長我的團》和《士兵突擊》有什麼聯繫?
    喜歡看軍旅片或者戰爭片的觀眾,一定都看過《我的團長我的團》和《士兵突擊》這兩部電視劇,這兩部電視的原著作者都是蘭曉龍,而熟悉蘭曉龍的一定知道他還有另外一部戰爭片,那就是《生死線》,這三部劇也被稱為蘭曉龍的戰爭三部曲,那麼這三本小說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內在聯繫呢?
  • 《我的團長我的團》王寶強篇開拍,堪稱《士兵突擊》前傳
    《士兵突擊》與《我的團長我的團》雖然沒有故事情節上的聯繫,可是稍微關注過這兩部的網友都知道,它們劇情無關,但從編劇、演員等諸多方面都是實打實的「姊妹篇」。》的幕後故事,看過之後你也肯定會發現,在這部劇中有太多《士兵突擊》裡的老面孔,可以這麼說,《我的團長我的團》就是以《士兵突擊》原班人馬為基礎打造的另一部戰爭題材電視劇。
  • 《我的團長我的團》幾乎是士兵突擊原班人馬,為何卻沒有王寶強?
    關於王寶強缺席《我的團長我的團》,看過N多個版本,有說王寶強咖位大了請不起的,有說劇本沒有為王寶強適合角色的,甚至有說王寶強那個時候的經紀人還是宋喆所以你懂的。說這些的人,多是瞎猜,根本沒認真了解過《我的團長我的團》背後的事。
  • 再看《我的團長我的團》
    關於抗戰系列的電視劇,在熒幕上見到最多的應該是《亮劍》和《雪豹》,但是另一部與《士兵突擊》號稱雙子座的《我的團長我的團》,卻很少為人所熟知,之所以與《士兵突擊》並稱為「樂府雙璧」,因為除了王寶強,演員都是原班人馬。 在抗日戰爭中,國軍負責正面戰場,以頑強之精神、英勇之意志,打破了日本帝國主義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黃粱美夢。
  • 從《我的團長我的團》到《士兵突擊》士兵人物之回顧:史今
    這或許也能代表我對《士兵突擊》的心情。過十多年了,小編對士兵的喜愛度未曾減褪。直到今天,小編的計算機桌布還是懸掛著那六個字-『不拋棄,不放棄』。雖然最初是為了勉勵自己,好好面對工作,但事實上,更深層的意識裡,卻是瀰漫著捨不得。
  • 《我的團長我的團》:11年了,它怎麼還沒有《士兵出擊》有名?
    實際上,被青春系抗戰劇《雷霆戰將》雷到之後,我就已經又重刷了一遍李幼斌、何政軍版《亮劍》和《我的團長我的團》。情懷也好,洗洗眼也罷,畢竟這是我認為最經典的兩部國產抗戰劇了。《亮劍》給我的感覺比較盪氣迴腸。《我的團長我的團》則只有平凡人物的蒼涼與悲壯,以及戰爭的殘酷。
  • 《亮劍》、《士兵突擊》與《團長》,誰才是更優秀的軍旅電視劇?
    順便說一句,《激情燃燒的歲月》的導演康洪雷還拍了兩部口碑炸裂的劇,一部是《士兵突擊》,一部是《我的團長我的團》。也有人說:這部電視劇的進度太慢了,我看不進去,不如《亮劍》和《士兵突擊》。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在看劇過程中思考,喜歡反思歷史的話,《我的團長我的團》就是那部最好的電視劇。
  • 國產抗戰片巔峰之作,至今依然無法超越,《我的團長我的團》幕後故事
    然而有這樣一部抗戰片卻收穫了無數的好評,是抗戰片的巔峰之作,十幾年過去了,這部電視劇依然無法超越,它就是《我的團長我的團》。 2007年,創作出《士兵突擊》的編劇蘭曉龍來到了雲南,他沒有去蒼山洱海、玉龍雪山這樣的風景明勝,而是來到了滇緬邊境的一座名叫松山的小山
  • 為何《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最好的抗戰劇?
    以小人物為切入點,讓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小人物帶著自己的故事走入歷史洪流是華誼兄弟拍攝戰爭影片的慣用手法,《八佰》刻畫的也還算不錯,只是,如果與11年前的,同樣由華誼兄弟出品,同樣以小人物視角反映歷史事件的戰爭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以下簡稱
  • 我的團長我的團:這人唱功比汪峰好,網友:還能把腳氣治成截肢
    羅京明2006年,因出演康洪雷執導,蘭小龍編劇的軍事劇《士兵突擊》中許三多的父親許百順而被觀眾所熟知;2008年,再次與康洪雷、蘭小龍合作,主演抗戰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在劇中飾演老獸醫郝西川;隨後,參演孔笙執導抗日劇《
  • 《我的團長我的團》和《亮劍》,誰才是國產抗戰劇的巔峰?
    但是,三年之後,導演康洪雷,帶著《士兵突擊》大半個劇組,親手打破了自己的記錄。2009年,康導上線了另一部大作,《我的團長我的團》。昨天,我寫了一篇關於團長的文章,有粉絲就在評論區表達了深深的不滿,力爭《亮劍》才是最好的抗戰電視劇。
  • 我的團長我的團,每一集都堪比電影大片,好評超《亮劍》的電視劇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近日,一部電視劇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這部劇就是模仿《亮劍》拍攝的雷霆戰將,這部劇因為演員一塵不染的服裝這不由得又讓大家想起了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抗戰劇,《亮劍》。其實不論是抗戰劇,還是其他的戰爭類型電視劇,拍攝難度都十分高,《亮劍》能得到大家的喜愛,也實屬不易。但是還有一部電視劇,雖然沒有被各大電視臺輪流播放,但是卻也得到了相當高的評價,這部電視劇就是《我的團長我的團》。
  • 張譯獻花段奕宏引爆笑,《我的團長我的團》為何至今難超越?
    導讀:張譯獻花段奕宏引爆笑,《我的團長我的團》為何至今難超越?》和《我的團長我的團》,在《士兵突擊》中張譯飾演許三多的班長史今,段奕宏飾演許三多後期服役的特種部隊分隊長袁朗,兩人沒有同框戲份,卻同樣貢獻出了絕美演技,將角色演繹得有血有肉,淋漓盡致。
  • 《士兵突擊》中,師領導給王團長敬禮,王團長為什麼不回禮?
    《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催人奮進,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投身於軍營建功立業。但當我們看到702團接到改制的命令後,第一時間裁撤了鋼七連,相信不少觀眾都心憤難平。鋼七連作為有著光榮戰史和優良傳統的連隊,也是702團的尖刀連,為什麼王團長非要拿鋼七連開刀呢?
  • 《我的團長我的團》,抗戰劇中的巔峰之作!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一部極佳的抗戰劇,這部劇沒有其他抗戰劇中那麼明盔亮甲,乾乾淨淨的形象,反而一堆主角們基本都是蓬頭垢面的形象貫穿到底。
  • 豆瓣評分8.3,堪比《士兵突擊》的《火藍刀鋒》到底好在哪?
    中國電視劇中有一類題材長盛不衰,這類題材所涉及的內容極為豐富,戰爭、劇情、動作甚至感情都能囊括在這一題材中。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我是特種兵》以及最近剛獲得白玉蘭最佳電視劇獎的《破冰行動》,這些都是我國軍事題材電視劇中的精品。其中最為經典的便是由王寶強主演的《士兵突擊》,這部劇開播於2006年,算是新世紀中國軍事題材電視劇的開山之作。
  • 《我的團長我的團》11年,康洪雷段奕宏新劇令人淚目,等太久了
    >「我特別不喜歡重複自己,拍完《我的團長我的團》,我發誓10年內不碰戰爭題材。不過誰知道呢,導演都很賤,《士兵突擊》之後我發誓5年不拍,結果我食言了,就怕碰到能打動我的戲。」 雖然聽起來是句戲言,但是他的確沒有拍過像樣的戰爭劇。小編也不會認為諸如《二炮手》、《陸戰之王》這兩部劇算作是能夠打動他的戲。
  • 為什麼說《我的團長我的團》是目前為止最好的抗戰劇?
    在一系列抗戰劇中,《我的團長我的團》始終會跟《亮劍》並列。在筆者看來,這兩部抗戰劇各有所長。《團長》描寫人物情感、生活場景的情節明顯更多:小醉和小太爺、張立憲等人的感情戲從中段開始一直貫穿到近乎結束。相比之下,亮劍的感情戲相對較少,出場的也就李雲龍和秀芹、田雨、張白鹿,趙剛和馮楠等寥寥幾人。
  • 爛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藏了多少血與淚?
    我的團長我的團》,如果你真的喜歡這部劇請先壓著火。士兵突擊》原班人馬拍攝的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上線江蘇衛視,在這之前不少《士兵突擊》的粉絲已經對它期待已久,而且期望甚高。可就在開播當天,這部電視劇就迎來了一大波差評:劇情晦澀難懂、畫面模糊不堪、臺詞讓人聽不懂、士兵潰敗還不擇手段。
  • 為何《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最好的抗戰劇? | 循跡曉講
    以小人物為切入點,讓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小人物帶著自己的故事走入歷史洪流是華誼兄弟拍攝戰爭影片的慣用手法,《八佰》刻畫的也還算不錯,只是,如果與11年前的,同樣由華誼兄弟出品,同樣以小人物視角反映歷史事件的戰爭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以下簡稱《團長》)相比,《八佰》確實讓人覺得少了那麼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