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楊坤在一次直播中,有網友讓他唱個《驚雷》,隨後楊坤就去聽了一下這首歌。
這一聽,直接就把楊坤聽炸了: 「一聲驚雷把我劈醒了,真的是給了我一個驚雷啊!要歌沒歌,要旋律沒旋律,太難聽了,神馬東西。」
並在直播間表示,「以後喜歡聽驚雷的,就不要進我直播間」。
4月11日,《驚雷》原創作者MC六道出面回應,「你說它不好,但是現在大家都在唱這首歌,他們是腦子有問題嗎?音樂不分高低貴賤,存在即是合理,你看現在驚雷多火啊,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中肯回應之後是濃濃的火藥味!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裡巴人,網絡上論戰紛起,網友各站一邊。
4月12日晚,diss再次升級,楊坤發出視頻回應。視頻中的楊坤一手端著咖啡,一手拿著大蒜,表示網絡如此熱議也出乎自己意料,建議大家就不要佔用公眾資源了,說道「自己咖啡也愛喝,大蒜也愛吃,但是《驚雷》就算了」。
最後,楊坤邀請喜歡他的和不喜歡他的網友,在本周五,去他的直播間,好好聊一下現在的網絡音樂。
可能很多人看了楊坤這個視頻,不太清楚他為啥一邊喝咖啡一邊吃大蒜,其實這源自一段頗有意思的關於高雅與低俗的論戰。
2010年,「海派清口」創始人周立波在一個舞臺演出中說到,有一個演出機構,想要促成他和郭德綱同臺獻藝,但他本人直接表示了拒絕,因為他覺得「一個喝咖啡的怎麼能和一個吃大蒜的在一起」。
當時,周立波用這樣的言論是為了諷刺郭德綱的相聲和趙本山的二人轉,認為他倆的藝術很低俗,自己的海派清口才能稱得上高雅。
為此,周立波還放出狂言:「有文化的人演給有文化的看,沒文化的演給沒文化的看」,並留下了一句頗受爭議的「名言」——吃大蒜只管自己吃得香,不管別人聞得臭;喝咖啡是把苦自己吞下,把芳香灑向人間。
對此,隱忍多時的郭德綱在「郭德綱從藝二十周年系列演出」中,用一出20多分鐘的相聲《你要高雅》對「咖啡大蒜論」進行了嬉笑怒罵式的調侃。
在《你要高雅》的相聲段子裡,認為高雅低俗不能從外在形式上判斷,「雅和俗分不開,喝著咖啡就著大蒜,秋水共長天一色。好多個高雅的人,噴著香水我都能聞出人渣的味來。」
自此,罵戰一發不可收拾。但多年後,兩位當事者均表示,兩人並無交惡,只是藝術調侃,為了給觀眾帶去歡樂。
不得不說,各個行業確實有自己的「鄙視鏈」,音樂界也有。
在一期《吐槽大會》中,飛飛說:「古典音樂看不起爵士音樂,爵士音樂看不起搖滾音樂,搖滾音樂看不起流行音樂,但是這些音樂統一都看不起說唱」。
而隨著音樂的「進化」,這之後,後面可能還有一句,說唱的看不起喊麥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滋生很多新的文化形式。特別是近些年自媒體的迅猛發展,恨不得所有人都在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而音樂無疑是重災區,各種音樂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盡。
世界是多元的,音樂也應該是多元的,確實沒有高低之分,六道這點說得沒錯。而且,寬容的環境、多元化的土壤,確實能給音樂更多的可能性。
於是就有不少網友認為,驚雷是藝術創造,楊坤思想已經老化,接受不了新鮮事物了。
我卻覺得,並非如此!音樂雖無高下,也確需多元,但也分經典和糟粕,更是不能沒有下限隨意創作。
且看這首《驚雷》的詞,「驚雷這通天修為/天塌地陷我紫金錘/紫電說玄真火焰/九天懸劍驚天變」。恕我直言,看了之後有點暈,也完全不知道想體現什麼意思,是霸氣?叛逆?還是別的什麼?
但就是這種完全不知道要表達什麼意思的音樂,竟讓人忍不住再聽一遍,洗腦功力不容小覷。這也難怪六道有底氣回懟楊坤「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當然,可能他壓根不知道楊坤曾經有多火。
如果這只是自己的一種音樂展示,一種愛好也就算了。但不由想到,祖國的花朵們,那些小學生、中學生們,天天聽著這樣的「驚雷」,音樂素養怎麼培養,以後又能創作出什麼樣的藝術?
李宗盛:「各位的審美決定我們這個時代音樂的面貌。」
其實,楊坤並沒有不尊重喊麥創作者的意思,只是認為文化的生產者,音樂人的肩上承擔著一些責任。
誠如楊坤所說:代表如今這個時代的也許是義大利陽臺上的鳴奏,也許是北大學生用魯迅的文章做出的rap,甚至也可以是日本偶像女團衝破偶像邊界的《沉默的大多數》,但絕不應該是《驚雷》。
就我而言,此次楊坤diss《驚雷》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注意方法,甚至用了髒話,有失前輩風度。這個事情我覺得楊坤老師可以學一下鄭淵潔,看看人家是怎麼懟那個日記作家的。
當然,這場diss還沒有結束,靜待周五的直播論戰,說不定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對這次diss事件,你怎麼看?你會在周五搬個板凳去吃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