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山榮說酒公眾號的第463篇原創文章
山榮說酒:
雖然疫情還沒有過去,但茅臺鎮又到了吹牛皮的季節……2018年,茅臺鎮有陳靜『替父』賣酒。2020年,茅臺鎮又有老馮『替老祖宗』賣酒:一位名叫『馮思濤』、今年『80歲』的茅臺鎮『本地人』,在線上代表全家發誓:這酒比1500元的名酒還要好喝,沒1500元的名酒好喝10倍退款!
中國醬香酒的主產區,國酒茅臺的故鄉,貴州省最有錢的地方——茅臺鎮。
無論是民間抑或是官方,吹牛皮是這座山區小鎮盛行的一種商務活動,更是當地人必備的一項職場技能。
茅臺市值萬億,股價千元,營收千億;茅臺『褲襠裡』的醬香系列酒,去年也賣了102億元;仁懷市前年的GDP躍升到1183億元,總量、人均雄踞貴州第一……
『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官方和名門正派的牛皮,從學術角度來講,沒什麼看頭,套路極其單一。
『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真正英雄!』茅臺鎮民間的牛皮,有著巨大且廣闊的活力,思維廣,路子野,因而深受國人的喜歡。
所以,別覺得你已經看透了醬香酒的本質,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那是因為你還沒有聽過一個茅臺鎮人怎樣吹牛皮的。
在你去到茅臺鎮,或者去茅臺鎮的路上,每一個酒老闆、酒經理、酒妹子,每一個飯局、酒局、KTV,隨時都有可能上演一場盛大的吹牛皮大賽。
(圖 | 吹牛皮時間到!)
『這酒比1499元的名酒還要好喝!』
一場吹牛皮活動,如果沒有這句話做引子,那就等於失去了靈魂。沒有這句開頭的吹牛皮,就像一杯醬香酒沒加老酒一樣。
不要問為什麼,這是宇宙的開端!只要是個人,只要在茅臺鎮,堪比隔壁少林寺方丈的功夫,永遠是決定這場盛大吹牛皮活動成敗的關鍵。
『這酒和1499元一瓶酒的口感,有95%的相似』『茅味,就是這種焦糊、烘焙味……』作為一個合格的聽眾,此處一定得有店家包郵般的耐性等待。因為上面的只是暖場,重點都要留到最後。
『隔壁酒廠的老闆,自己喝酒的時候,也喜歡到我這兒拿酒……』『12987工藝,大廠小廠其實一個樣,你說能差到哪裡去?』
茅臺鎮人舌燦蓮花,每個人都是釀酒大師,為你進行一場又一場,一對一、手把手的『免費』醬酒科普。『你剛才喝這杯,茅味正吧?』
如果你感覺自己已經被震得麻木了,此處不僅不能有掌聲,而且千萬千萬不能有笑聲。而是要再咂一口杯中酒,眼神迷茫地看著他。
哪怕杯中酒一股『鹽菜味』,哪怕杯中酒就是酒精兌水!
(圖 | 歡迎來吹!)
一場優秀的茅臺鎮人吹牛皮活動,一定要棋逢對手。
因為每一個茅臺鎮人隨時準備著與他人在牛壇之上,來一次靈魂之間的碰撞。就像西門吹雪對戰葉孤城那樣,每一次靈魂之間的碰撞,都是決戰紫禁之巔。
在經過醬酒科普、品鑑實操熱身之後,一個地道的茅臺鎮人,必須俯下身子從茶臺下、從皮包裡,小心翼翼地掏出一瓶表面都包漿了酒來。
你別緊張!這酒又不是玉石,不光看得、摸得,還喝得。到這裡,那意味著茅臺鎮人要開始第二階段吹牛皮活動了。
內容包括但不限於『這杯酒,敢說比少林寺的年份酒還要好!』『看,這就是加了60年老酒的酒』……
說實話,論故事人物形象之飽滿,情節之曲折離奇,你光是學這段,都能搶了周要火吹酒牛皮的飯碗。不,照搬到北京,你還能幹掉吳京、陳凱歌!他們導演電影可以,編故事有茅臺鎮人牛皮嗎?
(圖 | 我真沒有吹牛!)
這樣的牛皮,不僅僅是故事性、知識性的比拼,更是體力的比拼。要自帶能夠輻射方圓1.99米的氣場,要自帶杜比環繞音效,要聲音夠大。
要在張小龍的微信上,要在張一鳴的今日頭條上,要在梁汝波的抖音上,還要架條線路,加個喇叭,那就更牛掰了。
就如相聲一般,第三人稱的牛皮,在茅臺鎮永遠只能算作是正菜的一部分。當你把微信拉到底,當酒杯裡的60年老酒已經喝了三五杯,就是時候拿出第一人稱的牛皮了——
這是這場盛大的吹牛皮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家建廠30多年了,酒庫裡的老酒還有1000多噸』『我家有老酒啊!爸在大廠幹了幾十年,那個時候管理不規範……』
一個牛皮吹下來,跟看好萊塢電影似的,比拼的不止智商,還有情商啊!
『首選套餐,768元買2箱送2箱,32元一瓶還包郵哦……』
這個牛皮是宇宙的終結,超越了一切的套路。
『九塊九包郵呢?』那是茅臺鎮吹牛皮的另一個套路!
欲知後事如何?先打賞,後欣賞!
(圖 | 你不信?問魯迅!)
山榮說酒好文推薦:
去茅臺,這幾道菜搭配醬香酒,才叫招待!
茅臺不是仁懷人民的兒子、不是兄弟,而是嫁出去的姑娘……
茅臺酒浸了中華煙,為什麼更好抽?本人親測有效!
本文作者:周山榮,持續研究醬香型白酒逾18年,獨立酒評人,私人酒文化顧問。著有《茅臺酒文化筆記》《人文茅臺》《山榮說酒》等,自稱『品酒不喝酒,說酒不賣酒』,人稱『茅臺鎮zui懂酒文化的人』。交流、轉載、合作請聯繫:13984297349。
▲ 長按添加茅臺鎮zui懂酒文化的人
嘿,你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