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娛樂獨角獸 阿澀
隨著《隱秘的角落》的火熱播出,秦昊成功出圈,他對張東升一角的精彩演繹,更是激發了觀眾的造梗熱情,「一起去爬山嗎」「我還有機會嗎」「就挺禿然的」等一系列幽默詼諧的熱梗背後,都是讓人脊背發涼的陰暗故事。
一個陰狠善變、自卑懦弱的角色被全民喜愛並拿來娛樂,不得不說,秦昊讓張東升的偏執瘋狂有了情感邏輯,壓抑沉淪有了現實底色,鮮明而豐富的人物形象,給予了觀眾更多的情感投射與思考空間。
愛奇藝迷霧劇場上線的第二部懸疑作品《隱秘的角落》突破了審查的限制,探索了一種全新的創作表達,以豆瓣44萬人打出8.9分的成績成為2020年截至目前的國產劇之最,大結局播出當晚,更是席捲了熱搜榜單。這部改編自紫金陳推理小說《壞小孩》的網劇,展現了人性的幽微之處,以及逼仄壓抑的現實環境,讓觀眾在殘酷現實與美麗童話兩端,陷入對劇情的猜想與推測之中欲罷不能。
正是「善惡」的反覆糾纏,隱秘與光明的現實更迭,讓《隱秘的角落》備受好評,也讓秦昊在走出低調精緻的文藝片後,依然能在小螢屏大放異彩。
陰暗自卑的殺人犯與心系童話的張東升
張東升,一個溫暖而明亮的名字預示著角色對於美好生活的渴求,以及對於童話的嚮往。
劇中對於張東升的心路歷程以及情感走向用了大量的細節填充。無論是在黑板上畫心形坐標,為學生們講述笛卡爾的愛情故事,還是當意識到自己的信任被辜負時對嚴良的控訴,在普普發病時心存的幾分善念,都在刻畫著一個企圖掙脫生存的枷鎖、渴望開啟人生正常軌道卻始終無力的反派形象。
秦昊的表演盡在眼神與動作的細微之處,值得用一幀幀畫面去品鑑。當在飯桌被親戚看不起時的強力隱忍,殺心已起對嶽父嶽母最後意味深長的試探,當掀開正人君子的偽裝面對真實自我時的陰冷等皆入木三分,在溫和謙卑的性格側寫之下,傳遞著角色巨大的心理及精神壓力。觀眾在忌憚憎恨張東升的同時,也希冀能有一截浮木能讓他抓住,得以解救。
秦昊並非第一次接觸網劇。《無證之罪》中他飾演的嚴良一角,出生於刑警之家,少時是個惹事生非的混世魔王,最後在父親的領導下痛改前非報考警校,警隊最初屢建奇功,被稱為「閻王」,這一角色與張東升大相逕庭。作為能夠與《白夜追兇》對打的社會派推理懸疑劇,《無證之罪》也在一時之間成為口碑之作,在此之後,秦昊再次憑藉同一團隊合作的《隱秘的角落》走通了「小螢屏」之路。
近幾年,影帝影后們先後出擊小螢屏,今年周迅的一部女性話題劇《不完美的她》將虐童、遺棄、縱火等具有社會話題或者現實意義的事件融入其中,併集結了惠英紅、趙雅芝等大咖;張譯的一部《重生》作為《白夜追兇》的兄弟篇上線播出,以獨特的文藝懸疑風衝擊市場,兩部作品卻都未取得預想的成績,口碑也呈下滑趨勢。
而秦昊則在演技實力與優質劇本的加持下,在小螢屏成功突圍,「寧缺毋濫」成了秦昊的真實寫照。如今市場已經在「流量」與「質量」之間逐步做出著正確選擇,能夠讓大熒幕的演員們在網劇市場發揮自身優勢也並非不可能。
秦昊曾表示,《壞小孩》小說裡,張東升為了錢殺人,這樣的人物不是很有魅力,後來在主創與秦昊的多次溝通之中,添加了很多人物的性格與故事,使人物更飽滿。其實不單單是張東升這一角色,《隱秘的角落》中,每個人物都有獨特的靈魂與個性,《隱秘的角落》大受歡迎,正是群像塑造的成功。
控制欲極強的母親、漫不經心形同虛設的父親、冷漠自私清高自大的後媽,都讓朱朝陽家庭缺位,孤獨無措,劣跡斑斑又內心純良、心思縝密且重情重義的兩個「半路朋友」給了朱朝陽極大的溫暖,但同時,劇中並未將人物簡單粗暴的設為黑白陣營,非黑即白的二元矛盾無法體現人性的糾葛複雜,劇中的成年人也有成年人的無奈,孩童也有孩童的灰色地帶。朱朝陽與張東升鏡像對立式的故事寫照,不但刻畫了精彩紛呈的人物關係網,更進一步深化了劇作立意。
「你可以相信童話。」成了殺人魔的張東升對朱朝陽,以及對這個世界最後的溫情,也是《隱秘的角落》最終為兒童留下的真誠禮物。
《隱秘的角落》為懸疑短劇創作留下了什麼?
有人認為《隱秘的角落》將其自身風格走向了極致,甚至直接堵死了同類型懸疑風格的路。那麼,在視頻平臺掀起了劇場化運營浪潮,主打懸疑類型的作品不斷向觀眾湧來的背景下,《隱秘的角落》能為懸疑短劇創作帶來哪些啟示呢?
懸疑類劇集涉及生與死的嚴肅命題,以及黑與白之間強大的戲劇張力,一直受到很大部分固定群體的擁躉,但其創作門檻偏高,專業知識的運用、話題度的把握、敘事節奏的掌控、審查制度的規避等都對創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壞小孩》這本書的風格是黑暗陰鬱的,幾乎是踩著審查的紅線走。
網劇與小說兩者不同的媒介屬性不同,致使原著故事的影視改編成為很多人不敢想的事情。但對於《隱秘的角落》的團隊而言,似乎並未在此處過多糾結,《壞小孩》有著極具吸引力的故事性,而在改編時略過其案件裡的獵奇性,側重真實人性的捕捉,以及現實人情的刻畫。
《隱秘的角落》為觀眾構建了一個現實性與故事性並存的世界。
古樸潮溼的小鎮、文藝懷舊的畫風,電影感的鏡頭語言、明快的敘事節奏,將觀眾帶入了這個充滿懸疑感與故事性的背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無限拉近,描繪了一個來不及躲避的人情世界,人物關係極為錯綜、無限疊加,而綿延街巷的複雜地理環境,又將每個人的內心世界無限拉遠,隔著一扇門,便是相互猜疑的兩個世界。比如三個孩子相見的幾個場景裡,欲言又止的對話,相互防範的動作,卻又試圖接近的情境,鋪墊著今後三個人之間的複雜情誼與不同命運。孩童之間的心理博弈,讓觀眾中大部分的成年人感到揪心。
《隱秘的角落》將「光明」與「隱秘」,「現實」與「童話」之間的反差元素運用得恰到好處。在暴露在陽光之下的山上,張東升進行了一場陰暗的謀殺;光線晦暗的朱朝陽的家,有一個打開能看得到天空的陽臺,在這裡三個朋友進行過互為同盟的談話……逼仄的環境中偶爾透出微光,陽光明媚的天氣裡戳破人性最黑暗的一面,是劇作的獨特設計。
同時,《隱秘的角落》在配樂上也花費了心思,打造了別致的視聽風格。12首片尾曲,風格各異,延續劇情又暗示主角命運,讓觀眾又愛又恨地表示,「能不能整點陽間的音樂」,氛圍感極重的小眾音樂,增加了劇作的藝術感,更為小眾音樂的輸出提供了渠道。
《隱秘的角落》讓觀眾看到了懸疑短劇的無限可能,製作精良的主創團隊,同在表演上具有無限驚喜的實力派演員的合作,為進一步打開懸疑作案類型劇集的天花板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今年的懸疑短劇數量可觀,我們可以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