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徹底看走眼了,從邀請《赤狐書生》主創、青年演員陳立農作為嘉賓參與北影節開始,再到片尾曲《年少無邪》的轉發等等,央視電影頻道助力這部影片長達3個月之久。這大陣仗誰有這份榮耀?誰有福享受如此"八抬大轎"?
就在《赤狐書生》上映之初,央視《今日影評》就又請了主演李現、陳立農等人做客網絡節目《六公主》。央視給予《赤狐書生》的排面與助力宣發,甚至超過重大政治性題材影片!
燃並卵,《赤狐書生》上映後的票房和口碑表現,與前期超豪華的助推形成了巨大反差,白白辜負了超級抬轎人的一片苦心。
正在上映的《赤狐書生》,各種平臺評分已經呈跳水式俯衝,每日票房從千萬大盤跌至工作日的百萬盤。
由伊力奇執導,江志強監製的《赤狐書生》,參與製作製作的公司多達7家,宣發公司也有3家;幕後有《捉妖記》班底參與,配樂又有江湖地位極高的日本作曲家由久石讓(宮崎駿動畫電影御用配樂)包辦,投入的人力財力可謂是大製作。
李現和陳立農雙男主的雙保險,讓這部電影在前期得到了大量粉絲的關注和自發宣發,再結合《捉妖記》大 IP影響力,可謂大流量。
宣發環節,《赤狐書生》更是鋪天蓋地,大到圈內明星,小到平臺網紅,以"年輕態"的宣發策略為主,長達四個月的鋪墊,兩個月的密集營銷,宣發成本巨大,片方雄心勃勃。
但是,結果竟然被郭敬明監製的、市場公認的爛片——《如果聲音不記得》碾壓。小四是誰?著名爛片導演啊。這個奇蹟應該足夠小四導演吹10年了!
《如果聲音不記得》上映後被觀眾蓋章為一部犯有消費抑鬱症的爛片!觀眾直批:跟悲傷逆流成河一樣,沒得快進沒得倍速就是最大的折磨。
兩部影片同一天上映,首映當天,《赤狐書生》靠著比《如果聲音不記得》多10%的排片,勉強拿下票房日冠,但是,上座率仍被恨不得快進的《聲音》壓得死死的!
自第二天起,《赤狐書生》的票房就被《不記得是誰的聲音》全面吊打,無論是每日票房、排片量還是上座率,都被碾壓。
央視電影頻道為"拯救"《赤狐書生》,再一次伸出援助之手,從邀請李現、陳立農等作客新節目,到對影片監製江志強專訪,《今日影評》借對影片剖析與探討再度造勢。
然而,貓眼的票房預期已經越來越低,排片下降勢在必然。"赤狐"已經無力走長線了,票房不可挽救。
無論從演員陣容還是宣發強度上,《如果聲音不記得》都被《赤狐書生》吊打,票房結果卻反了過來,《赤狐書生》到底有多難看?
大多數影評人認為,更專業、更有針對性地從邏輯敘述、演員表演、劇情銜接、特效等方面進行評價,《赤狐書生》都是不及格的。
影片本身質量並不過關,擁有再多也枉然,觀眾只會為用心製作,高品質的影片買單。
電影本身質量不過關,擁有再多的加持也是枉然,觀眾只會給用心做、高質量的電影買單。
只是,央視的特別關注,憑啥?令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