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因苦練製作掐絲琺瑯的第一道工序「制胎」而致使左手食指指肚受傷;早在1981年,他就開發創製了鉑晶畫工藝,在1997年的時候,鉑晶畫就在美國舉行的第7屆國際發明展獲得了大獎。他在70華誕之際再推力作《鳳舞九天》,被國家主席作為國禮送給韓國總統樸槿惠,榮登國禮;使得景泰藍一次次以完美的藝術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他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景泰藍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同祿大師。
張同祿,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景泰藍第一人,唯一掌握景泰藍所有108道工藝的大師,臺北故宮館藏景泰藍第一人,當代景泰藍拍賣記錄保持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景泰藍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世界級金屬工藝類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
張同祿大師16歲從藝,他不僅為景泰藍藝術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更是以非凡的藝術造詣獨開一代景泰藍新氣象,是景泰藍界公認的泰鬥。《國寶檔案》、《東方之子》、《鑑寶》、《國立檔案》等欄目都有對張同祿大師的專題介紹,其代表作品《座龍花燻》更是拍出1100萬當代景泰藍拍賣記錄。
2008年4月14日,張同祿精心創作的景泰藍作品《吉祥計時儀》四件套珍品入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臺北故宮博物院第一次典藏中國大陸工藝美術品。
2013年6月28日,景泰藍《喜鳳瓶》作為國禮贈與韓國總統樸槿惠;2014年2月6日,景泰藍《一帆風順》作為國禮贈與俄羅斯總統普京;2015年9月27日,景泰藍《和平尊》作為國禮贈與聯合國紐約總部……,張同祿大師榮登國禮作品數不勝數,無愧景泰藍國禮第一人。
2018年中國景泰藍第一人張同祿從藝60周年,為見證改革開放40周年的盛世輝煌,展現新中國萬裡河山的鐘靈俊秀,同時彰顯盛世中華的強盛國威,祈願祖國越來越強大。由張同祿大師創作的《錦繡中華》掐絲琺瑯畫震撼推出,華夏大地孕育了無比輝煌的東方文明,特以此作品見證祖國的繁榮昌盛,祈願吉慶祥和步步高升之意。
《大吉祥》掐絲琺瑯畫採用張同祿大師獨門秘制的景泰藍顏料,構成一幅精巧的水月觀音圖,豐富的色彩運用使得整個畫面絢麗非凡。水月觀音又名「水吉祥觀音」,據傳是觀自在菩薩的33個法相之一,因此尊法相多與水中之月有關,故有此稱。畫作當中的觀音寶像傳神出色,她肩披輕紗,胸前及衣裙上飾聯珠瓔珞,表情溫和安祥,給人以吉祥安寧、瑞氣祥和的超凡之感。
《百鳥朝鳳》掐絲琺瑯畫是在傳統的景泰藍精深的工藝基礎上,與時俱進,是工藝品發展史的裡程碑,由中國著名工藝大師張同祿發明。特點是保留了景泰藍工藝掐絲點藍工藝,打破了金屬胎體,拓寬了適用材料載體,並不要燒結,拓寬創作表現。色彩豐富更加絢麗。選用金屬絲,天然彩色石(純天然礦物質)琺瑯彩色為原料,運用水墨畫。中國畫以及西方油畫的傳統繪畫裝飾手法,在平面上進行創作。表現出筆畫無法達到的獨特立體藝術效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景泰藍《喜鳳瓶》象徵福瑞的百鳥之王鳳凰和象徵富貴的百花之王牡丹為主題,雙鳳環繞雍容華美的牡丹花翩翩起舞、互相追逐,一派喜慶景象,還有雙鳳呈祥、花開富貴之寓意。鳳凰長尾隨風而擺,飄然如瀑,其色彩之絢麗,如虹勝霞,其雙翼之鳳羽層層疊疊雲排而上,一曲一放張合有度,其曲者蓄勢萬鈞,放者揮灑如雲,有乘風而上之勢。整體瓶型更是婉轉清秀,優美動人,如月夜之下,翩然起舞的絕代佳人。作品造型與圖案相得益彰,鳳凰似與瓶合為一體,表現了大師對美的極致追求,超凡脫俗,氣質卓然。
景泰藍 《太平有象》以象為形,胸懷天下;得天地之造化,選用天然珍稀材質通飾整體,綠松石、瑪瑙、青金石、木變石、孔雀石等各種寶石皆憑天然色澤和紋理而巧妙利用,以天地賦予之靈氣,展現對美的體悟與追求,不僅彰顯精緻品位,掠過表層奢華,亦可品讀其獨具的人文之氣。
景泰藍 《九龍獻瑞》高約66cm,寬約36cm,以四龍為足,寓意「四海昇平」;以魚化龍為耳,寓意「高升昌盛、青雲直上」;以二龍戲珠為提梁,寓意「旭日東升、平安喜樂」,九龍矯健升騰,乘風得勢,極見精神。頸部鑲嵌翡翠雕刻的「十二章紋」牌,以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日、月、星辰等紋飾,再現盛世「華章」,如點睛之筆,彰顯華貴氣質。《九龍獻瑞》還巧妙地將龍、鳳、雁三種吉祥動物和如意寶相花組合到一起,寓意「龍騰四海,福滿神州,家國人和,吉祥如意」。
2019年是極其特殊的一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峰會、北京世園會、張同祿景泰藍作品獻禮祖國70華誕!張同祿景泰藍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較高的升值空間。而張同祿大師也在景泰藍中尋找樂趣,以其獨特的藝術眼光,詮釋者世間的另一番景象,不斷給人以無窮的驚豔和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