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壇這兩天太熱鬧,連外媒也看不清就裡:有的說選舉結果是大陸的勝利,有的說選舉結果連大陸也吃驚,有的說臺灣選民重在經濟,有的說臺灣選民看重兩岸關係……像萬花筒一樣。
昨天,蔡英文給「六都」當選市長分別打了電話,主旨是建議雙方「合作」。
蔡英文打電話
韓國瑜接到電話後「嚇一跳」。蔡英文在電話中,向他表達了恭喜、道賀,並說以後「在高雄有很多要配合的地方」。韓國瑜說:「沒有問題,只要對高雄市民有幫助,我一定全力配合。」
無論怎樣,蔡英文的這6個電話,看起來充滿誠意:尊重選戰結果,尊重民意選擇,尊重民選首長。而她昨天還發文,一人將敗選責任全部攬下,並說「最該改變的人是我」。這一連串言行下來,我覺得她還算有風度。
水能載舟,亦能煮粥。在流水般的民意之下,蔡英文及民進黨內這兩天成了一鍋粥,紛紛檢討從前,說話也變得客氣了。賴清德在回應中國國民黨立委的質詢時,對韓國瑜、盧秀燕等堅持「九二共識」的說法表態:尊重;葉俊榮在回應「卡管案」時說,將檢討校長遴選制度。
蔡英文今天下午到了高雄,與陳其邁、劉世芳等人座談。她說,她的基本態度是必須尊重最新的民意,該做調整的一定調整,政策和人事都是如此。
蔡英文今天下午在高雄
果真如此,事情就真的就簡單了,皆大歡喜。但事實上,連外媒也看出來,蔡英文的「維持現狀」政策不大可能改變,雖然這次選舉與公投,讓大陸舒心了不少。對此,民進黨前大佬、現為無黨籍的沈富雄說,「維持現狀」只能是手段,而不應是結果。而民進黨的「臺獨理論大師」林濁水則對賴清德、陳菊繼續留用感到不滿,認為說不過去。
這次選舉,將「中生代」問題也搬上了臺面。民進黨方面,鄭文燦、賴清德、林佳龍等,紛紛被看好,可望競選黨主席。在我看來,後兩者不值得關注:一個已被看破手腳,另一個還需歷練,真正值得關注的,是鄭文燦。他的實力不能小覷,需要認真對待。
鄭文燦(講話者)
中國國民黨方面,同樣出現了「中生代」接班的聲音,認為該黨應該「韓流化」,全面接地氣。令人叫好的方面是:中國國民黨看到了問題,認為自己的勝利,並非民眾喜愛國民黨,而是因為民眾「討厭民進黨」。令人擔憂的地方是:「資深世代」這次全力輔選,怎麼可能「功成身退」,乖乖把權力交給中生代?朱立倫很可能再次參戰2020。
昨天,馬英九重要幕僚羅智強率先宣布參選2020,期望發揮「鯰魚效應」,刺激更多人出來「直球對決」;馬英九執政末期擔任「看守閣揆」、滿意度意外成為最高的張善政,昨天也說將「思考」以無黨籍身份參選。
韓國瑜
無黨籍,未來也是觀察臺灣政壇發展的重點。屏東縣議會的無黨籍議員,竟然首次超越國、民兩黨,成為最大席次。在24日被刪的那篇文章中,我們引用美國杜克大學的調查說,2017年,臺灣已經有過半人口沒有加入任何政黨,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無黨籍的柯文哲險勝丁守中,雖然有了「延長賽」:丁守中要告「選舉無效」,但總體而言,丁守中選後的策略失當,基本無法扳回局面。而柯文哲在當選後,立即決定繼續舉辦臺北上海「雙城論壇」。這一次,「兩岸一家親」是不是他的標籤,他腳底那雙著名的球鞋是不是又要出現,都值得玩味。
藍營縣市長掌握了15個縣市後,似乎形勢大好。韓國瑜12月要來廈門參加「兩岸企業家高峰論壇」;民間盛傳大陸遊客將要帶動中南部經濟了;高雄與臺中市民在google搜索「九二共識」的頻率意外衝高了;臺灣有學者倡議恢復「中國史」課綱了;臺中有望恢復主辦「東亞青運會」了……
吳昆財,主張開展「恢復中國史」課綱公投
但是,誰能保證藍營江山永固?在經歷了這次的「九合一」敗選的低潮後,民進黨如果調整策略,捲土重來的機率很大。
蔡英文的6個電話一打,2020的硝煙已經聞到了。
今日視頻
韓國瑜:做人不能忘本!
本來打算發熱舞辣妹的視頻,但韓國瑜昨天晚上又開了直播,講得還非常好,忍不住再發韓國瑜。他還說,政治人物無論位高位低,都「不能看著富貴,忘記升鬥小民」。
(時長1分鐘)
(微信公眾號:臺灣論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