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無論是鼎鼎大名的文豪,還是富甲一方的企業家,或是風流倜儻的官宦子弟,都對收藏古幣情有獨鍾。
*民國大收藏家 羅伯昭
◎ 魯迅就常去琉璃廠選購古錢,光記載在《魯迅日記》裡,就有170多枚古幣;
◎ 實業家張叔馴,千金散盡也要收藏古幣,最終成為「中國古錢幣收藏大王」;
◎ 縱橫商圈的羅伯昭,打小拿到內方外圓的小平錢,就會反覆端詳,收藏品相好的……
對他們而言,銅幣雖小,卻大有乾坤,一枚枚古錢,其實是千年歷史。
那外圓內方之形,是古代「天圓地方」之說的具象論證;那幣面上的斑斑點點銅綠,無言訴說朝代風起雲湧;那刻字,則是中華璀璨文化之見證。
隨著時光推移,這古老銅幣不再流通,甚至消亡於世,也因此成了收藏家熱衷之品,一旦得到了,就不願意再出手。
而今,二手市場流轉的,凡是有點好品相的,價格皆不菲,更不必說那些稀缺的古幣,拍賣價上百萬、千萬都不足為奇。
而且在 「國潮當道」的影響下,這類收藏品更是炙手可熱,行情一直被看好。
會投資的人,皆會入手幾枚,收藏價值、升值潛力無窮
所謂「求真不求稀」,說的就是古錢幣的收藏。
但市面上的,往往魚龍混雜,常常一枚只值10元的銅幣被抬價到幾百塊,入手真品真的難!
好在,我們這次請來業內具有權威力的眾誠國信評級鑑定服務機構,公開鑑別每一枚古銅幣。
每一套皆附上防偽證書、收藏證書、鑑定報告等等,永久保真,喜歡的朋友可放心入手。
*全套34枚,包含宋錢20枚、清幣14枚
而且,作為可傳家的藏品,我們儘量選出品相好的——錢幣輪廓清晰,字跡不失宋清時代韻味、帶著獨特的銅綠鏽跡,十分稀缺,只有5000套,售完即止。
但畢竟古銅錢經歷過上百年的洗禮,總會染上時間的痕跡,比如邊緣略有磨損、雕文沒有明顯的稜角……而這些恰好都是真品的證明。
正值618低價入手升值品的好時機,買來一套放在家中自賞,外圓內方就像為你斂住財運、祥瑞,欣賞的同時,更具福氣。
古幣收藏價值,業內評判標準很多,但總歸不離這四點:歷史價值、稀缺性、文化底蘊和上好品相。
No.1 歷史價值
見證華夏歷史上至繁榮的兩個朝代
我們這一套收錄34枚宋清銅幣,貫穿了中國史經濟至繁榮的朝代,見證了兩場錢幣大變革,歷史價值感非凡。
像宋仁宗時期代表性古幣「皇宋通寶」,記載的是一代明君的斐然政績、時代的繁榮昌盛。
No.2 存世量少
收藏價值、升值潛力頗大
這套裡的「景德元寶」,就因年號時間短、流通區域受限,現存量很少,能找到一枚著實不易。也難怪,它能一直在拍賣會上屢創佳績。
*以上數據來源於雅昌文藝網
因宋英宗政權時期短,而發行量非常少的「治平元寶」,向來是資深藏家追捧之物。
NO.3 書法之美
一幣集全司馬光、蘇東坡親筆
古幣錢文,就是一部袖珍文字史,可以直觀領略各朝書法大家之作。
這套《古幣·傳家寶》,就涵蓋了罕見書法珍稀品「元祐通寶」——
「元祐」二字為蘇東坡的行草,「通寶」則為司馬光的篆書。一幣見兩位書法大家親筆,實屬偶見現象,能在當中得見,非常難得。
No.4 品相上等
字跡有遺韻、精雕之美畢現
收錄入這套傳家寶中的每一枚銅幣,我們都精選磨損較少的、輪廓清晰,還帶著歷史遺留的獨特銅綠等上好品相。
像這枚已有上百年歷史的湖北製造局鑄造的「光緒元寶」——
楷書文字書法大氣,間架結構平衡舒展,有立體質感,呈現出令人驚嘆的工匠之美。
中間花瓣圓潤凸起,非常清晰,而背面蟠龍,斡旋之狀,摶著火珠,象徵著「龍」的文化。
眾所周知,研究中國經濟的繁榮昌盛,絕繞不開宋朝和清代,歷史上兩場鼎鼎有名的商業革命,便發生在這兩個朝代。
古錢幣,恰好是直接反應經濟發展狀況至好的載體,因此宋錢和清幣,向來是古錢幣中炙熱之品。
宋錢清幣各具千秋,一幣即見濃鬱時代特色:
以藝術文化漸長的宋代,則在宋錢上盡顯書法之美;而對外開放的清代,在硬幣鑄造上則運用了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器製造。
這套就收錄進20枚北宋銅錢和14枚清朝銅幣,見證了這兩個朝代的經濟文化盛況與世界風雲變幻。
· 宋錢 ·
一部袖珍書法史
宋代鑄幣工藝和書法之美,都達到嶄新高度,其鑑賞價值遠遠高於其他朝代,使得宋錢在行業裡,更具收藏價值,可以說是隱形的升值財富。
景德元寶*1枚
宋真宗景德元年發行,錢文上的「德」字,省去一橫,對於字體演變的研究,意義非凡。
元祐通寶*2枚
宋哲宗元祐年間鑄行,一幣集中了兩大家書法,在中國錢幣史上為偶見現象。
*「元祐」二字為蘇東坡的行草,「通寶」則為司馬光的篆書。
皇宋通寶*2枚
宋仁宗寶元二年至皇祐末年鑄,對錢,以存世量少著稱,漲幅非常明顯的黑馬。
景祐元寶*1枚
宋仁宗景佑元年鑄造,錢文為楷體,遒勁清秀,形意兼得。
嘉佑通寶*1枚
宋仁宗嘉佑年間鑄行,錢文篆書敦實剛勁,盡顯陽剛之美。
治平元寶*2枚
對錢,延續宋仁宗錢幣一貫風格,筆法飄逸流暢。
紹聖元寶*2枚
宋哲宗監製下鑄,對錢,隸書端莊俊雅、圓潤脫俗;篆體,筋骨暗藏,有厚蓄薄發之態
元豐通寶*2枚
宋神宗元豐年間鑄造,互為對錢;行書字體飄逸瀟灑,篆體端正剛勁
聖宋元寶*2枚
宋徽宗建中靖元年鑄,錢文以篆書、行書兩種字體書寫,以多變見長
天聖元寶*2枚
宋仁宗天聖元年鑄,秀氣楷體和穩健篆書互為對錢
熙寧元寶*2枚
宋神宗熙寧年間鑄,楷書、隸書互為對錢,領略不同書法之美
· 清幣 ·
*次運用英國進口機器鑄幣
清朝雖是距今最近的一個封建朝代,但恰逢內憂外患、列強入侵,很多清幣大量遺失,僅存於世的寥寥無幾,因「稀缺度」而倍受關注。
提到清幣收藏,行內人第一反應便是「光緒元寶」。
它是我國*批引進海外技術印發的流通貨幣,於光緒年間發行,非常有歷史意義。
這次收錄的是當年浙江、湖北製造局鑄的八枚十文光緒元寶。
楷體大氣,對稱平衡,背面蟠龍,鱗片分明,中間花瓣清晰,很顯機器精準之美
「大清銅幣」則從退市以後,收藏價值不斷飆升。
此次收錄了中央戶部、鄂、汴等省份鑄造的六枚銅幣,每一枚皆是好品相珍物。
從宋錢到清幣樣式的變幻,單一字體到各類字體的融合,是古幣對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見證,藉此可撞見人類歷史的進程,這正是收藏古幣的魅力所在。
而古銅錢「外圓內方」的形狀,承載「天圓地方」寓意,藏在家中、或常伴身旁,有為自己攬入好福氣的美意。
34枚宋清古幣,每一枚都被單獨保存在盒子中,減緩歲月侵蝕,能更好地傳給後代。
還附贈一枚10g銀元寶和31g和田玉青玉扳指,皆被精心規整在中國紅皮箱內,很有儀式感。
那皮箱盒蓋,燙金「古幣·傳家寶」印在龍紋上,高雅大氣。
一套放在書架、案上,品味不言而喻;贈予他人,以幣交友,沉甸甸的它,正如君子情誼。
古幣-傳家寶,一枚枚古幣濃縮著歷史的痕跡,流轉到每個中國文化家庭中,慢慢傳下去,也讓後面一睹華夏歷史之美。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菊齋良品,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