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菜籃子」帶動「黔貨出山」

2021-01-09 大洋網

黔南綠色無公害蔬菜,經高鐵、公路運輸,幾個小時後即可快速送上粵港澳大灣區市民的餐桌,產品信息可溯源,配送過程可見;品質絕佳的都勻毛尖茶順利打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市民第一時間能品嘗到新摘毛尖的清香……在黃埔區扶貧工作隊的努力下,多種「黔味」十足的綠色農產品正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走出大山,造福市民、創造利潤,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19年5月,由黃埔區派駐的扶貧幹部推動,經粵黔兩地有關部門協調,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配送分中心在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設立,為黔貨出山拓寬了平臺。兩地共同打造一個標準化、市場化、集約化、組織化的綠色食品物流體系,幫助解決貴州黔南地區農產品的銷路問題,助推「黔貨出山、優品入黔」。

線上線下打開農產品銷路

貴州都勻毛尖鎮,一路驅車前行,山路兩邊都是漫山遍野的茶林,沿途不時可見茶葉公司或合作社的身影。

「由於氣候地理位置的原因,毛尖鎮特別適合種茶。以前要靠自己摘、自己賣,產量上去了,銷路卻一直是個問題。廣州市、黃埔區幫我們修建了盤山公路,想方設法提升種養技術,打開茶葉銷路,讓都勻毛尖茶直接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都勻市十裡茶香園茶葉專業合作社茶葉基地負責人張洪平說。

「如何更好地讓黔貨出山,讓農產品體面地賣出去?」這一直是扶貧工作隊思考和努力推動的問題。據黃埔區派駐幹部、都勻市委常委、副市長陸永佳介紹,目前都勻市毛尖茶種植面積已達37.85萬畝,年產2000噸,銷路急待擴大。從2017年起,黃埔區共投入3200多萬元,在都勻市幫扶貧困戶發展種養產業和修建基礎設施,實現農村「組組通公路」、通路燈等。僅都勻毛尖茶種植,黃埔區已投入1500多萬元,新種茶園近1萬畝,幫助茶園進行產業管養、生產和銷售。

近年來,包括都勻毛尖在內的優秀「黔貨」在黃埔區積極推動下多次「出山」。黃埔區曾發動20餘家有實力、有品牌影響力的都勻本地企業多次赴廣州、深圳展覽推銷,在2019黃埔迎春花市暨粵港澳大灣區名品聯展會上就有都勻企業來到現場參展,都勻毛尖、辣椒、營養粉、野生蜂蜜等多種「黔味」十足的綠色產品參展黃埔「波羅誕」千年廟會。這些活動拉近了勻城與花城的距離,促進消費扶貧,推動都勻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開展。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都勻市工作隊大力推動線上銷售,發動10餘家企業參與京東黃埔扶貧館、58優品直播等多個線上平臺,推動毛尖茶、勻酒、大米、蔬菜、絞股藍、兔子、雞蛋等產品的線上、線下銷售,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成績。勻東布依妹茶業有限公司的都勻毛尖茶一天成交300多單,創下黃埔扶貧館的單日線上銷售紀錄。

從田間到餐桌無縫銜接

2019年5月,經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黔南組牽線搭橋,都勻市政府與廣州市農業局籤約,確定在黔南州都勻市設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配送分中心。

「該中心為黔貨出山擴寬了平臺。」陸永佳介紹,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黔南州(都勻)配送分中心已正式運營,都勻墨衝良田壩基地和都勻山地高效農業有限公司毛尖茶基地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的供應基地。

據了解,為更好地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基地啟動了黔南農產品電商倉配港項目建設,加快倉儲、分揀、加工、配送、檢驗、檢疫、通關一體化,在廣州設立黔南州優質農產品進入粵港澳大灣區中轉站。

目前,從都勻配送中心運輸出去的蔬菜,經貴廣高鐵4小時可達廣州,經夏蓉高速公路9小時可達廣州,確保黔南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快速送上粵港澳大灣區市民的餐桌。

在扶貧產業運作上,供應基地引進廣州龍頭企業,成立貴州珠江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等產業扶貧模式,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在墨衝良畝建立蔬菜產業扶貧示範基地1000畝,通過產業示範帶動,解決了當地463戶土地流轉戶及墨衝鎮150戶易地搬遷貧困戶800餘人的就近務工,平均每戶全年可增加收入14000元,公司與貧困戶實現「雙贏」。

良田壩產業扶貧蔬菜基地還帶動了毛尖鎮、平浪鎮、勻東鎮、小圍寨等周邊鄉鎮發展規模綠色蔬菜種植2萬餘畝,所生產的綠色蔬菜產品銷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年收商品蔬菜5萬噸,實現總產值8000萬元。

據統計,2019年以來,都勻市農產品銷售至廣東地區達2.07萬噸,銷售額1.1億元,帶動貧困人口0.29萬人。2017至2019年,都勻市與廣州市相關企業籤約產業合作項目7個,總投資額17.48億元,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9億元。

小雞蛋帶動大銷路

在距離都勻市30多公裡的獨山縣影山鎮,一個全自動化的「綠殼蛋雞供養中心」建設項目坐落在山林中。養殖車間裡設有一條條機械化運作的生產欄,頂著鮮紅雞冠的雞正伸出腦袋在食槽啄食,一顆顆雞蛋陸續滾出,工人們麻利地把蛋放入雞蛋格,準備裝箱。在另一個車間,工人把一箱箱打包好的雞蛋裝運上車,準備運下山發往外地。

「我們這裡是立體養殖,自動控溫、自動化餵水餵料、自動環控消毒,目前共有13萬隻雞。在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配送中心的帶動下,每天至少有300多箱、10萬枚雞蛋銷售到外地,廣州也是我們客戶之一。我們的雞蛋新鮮,營養價值高,銷售供不應求。」基地負責人肖先生介紹說。

2017年,黃埔區南崗街道籌集了30萬元,協助影山鎮建設「綠殼蛋雞供養中心」,該項目幫助全鎮100戶無能力發展貧困戶代養綠殼蛋雞1200羽,每年給予每戶貧困戶固定分紅600元,帶動廣州市再投資150萬元,建立影山鎮2019年扶貧養殖車間項目利益聯結機制,讓更多貧困戶受惠。

日前,由廣州幫扶的影山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開設的貴州影山農牧黃埔壹店在黃埔區南崗街沙步市場開業,主要經營獨山茶葉、「三酸」(鹽酸、蝦酸、臭酸)、影山雞蛋、籌洞貢米、菜籽油等農副產品。

消費+產業扶貧 帶動增收致富

「貴州黔南山清水秀、物產豐富,有很多類似於綠殼雞蛋這樣價廉物美的農產品期待出山。我們希望通過大灣區菜籃子基地這個平臺,把優質的農產品推介出去,把消費扶貧和產品扶貧結合起來,促進貴州當地企業長遠發展。」黃埔區派駐獨山縣扶貧幹部、獨山縣委常委、副縣長劉昕為獨山的農產品站臺「帶貨」。

「雞蛋只是黔貨出山的一小部分,我們還有很多拿得出手的好項目,通過消費+產業扶貧,幫助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劉昕介紹,「廣州投入幫扶資金800萬元,在獨山縣修建兩個養殖場,依託日泉農牧公司開展生豬養殖,兩個村630戶貧困戶受益,戶均年分紅650元。日泉農牧公司也不斷發展現代化生豬養殖,打造獨山縣黔貨出山的拳頭產品。」

據介紹,2020年東西部協作安排到獨山縣的幫扶資金共有7344.5萬元,其中絕大部分資金用於發展生豬養殖、食用菌種植、茶葉種植等種養業。項目建成後,可惠及全縣2萬名以上貧困人口,大幅增加農產品產量,確保有貨出山。

圍繞獨山縣桑蠶、蔬菜、茶葉、刺梨、生態家禽等八大產業,黃埔區扶貧工作隊幫助獨山縣完善農產品流通冷庫、冷藏車配套設施,引進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農民增收;通過推介、展銷等方式,推廣獨山縣農特產品,積極對接廣州江南市場、深圳海吉星市場,充分發揮電商平臺作用,線上、線下全面拓展獨山農特產品銷售渠道。

基於獨山縣有線上銷售農產品的傳統,黃埔區扶貧工作隊推動獨山縣供銷社成立專門的線上銷售公司,銷售幹香菇、黑木耳、鹽酸菜、籌洞貢米等特色農產品,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今年4月,在黃埔區扶貧工作隊的協助下,當地羊肚菌種植大戶李定軍在廣州、深圳銷售新鮮羊肚菌約70萬元;5月,柑桔種植大戶聘請網紅「直播帶貨」,3天銷售柑橘10餘萬元。目前,獨山縣通過電商平臺,每月銷售獨山農產品超過500萬元。

據統計,2019年,獨山縣東西部協作消費扶貧「黔貨出山」完成2.26億元,帶動全縣貧困人口25300人增產增收。而今年,截至7月3日共完成消費扶貧「黔貨出山」3.02億元,已達到2019年全年完成額的137%。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繆璟 通訊員 焦嬋娟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楊耀燁、繆璟 通訊員 李劍鋒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楊耀燁、繆璟 通訊員 方俊豪、李劍鋒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

相關焦點

  • 《吉他兄弟》熱播,出品方直播帶貨助力黔貨出山
    借力《吉他兄弟》播出熱度,該劇出品方貴州遠博百年文化傳媒與黔貨出山電商公司,聯合開展為期30天的全網直播帶貨。筆者了解到,在10月18日電視劇《吉他兄弟》首播當天,出品方便開始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開啟直播。銷售種類包括近30餘種貴州農特產品,同時該劇衍生文創產品「吉他兄弟酒」也作為全網首發來帶動銷售,全面助力黔貨出山,大力孵化本土品牌IP。
  • 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赴紫雲自治縣開展「黔貨出山進軍營」和搶險...
    7月13日,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主任、「黔貨出山進軍營」工作專班辦公室主任李巍赴紫雲自治縣調研「黔貨出山進軍營」和搶險救災工作,安順市、紫雲自治縣相關領導,「黔貨出山進軍營」流通配送企業有關負責人等陪同調研或參加座談。
  • 「黔貨出山 風行天下」,南沙洲都鬧翻天了,你居然沒有來!
    9月21日下午15點,由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黔南州委宣傳部,黔南州農業農村局,黔南州商務局,黔南州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黔貨出山、風行天下」夏秋攻勢行動、「宣傳促消費扶貧」集中宣傳推廣示範活動,在南沙洲舉行。現場七大產業農特產品:水果蔬菜這些蔬菜品種估計有些你們見都沒見過吧,更別說吃了。
  • 貴定:推進便民服務 助推「黔貨出山」
    搭建農產品上行平臺 助推「黔貨出山」該平臺以政府為引導,市場為主體,將企業運營、信息化與工業化相結合,旨在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供應鏈服務體系」「人才培訓服務中心」「物流服務體系」等。
  • 超100公裡馬拉松助推黔貨出山
    貴州玉夢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銷售副總、貴州黔酸王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政州說。    凱裡紅酸湯是黔東南的特產之一,自玉夢凱裡酸湯粉推出以後,市場反響良好。「從推廣到現在,線上線下,我們已銷售3萬箱凱裡酸湯粉。利用馬拉松賽事,展銷我們的凱裡酸湯粉,客人現場品嘗後,回購率基本都是百分百。」楊政州說。
  • 第三屆中國貴州旅遊春晚 不忘初心 網紅助力黔貨出山
    2020年1月20日,第三屆中國貴州旅遊春晚在貴州省黔東南州凱裡市麻江縣(玉夢酸湯網紅基地)舉辦,本次春晚以「文化驅動旅遊、旅遊帶動產業」為主題,以貴州獨特的民族文化傳承、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地理標誌性特色產業為依託,結合當代新媒體、自媒體、網紅直播、知名藝術家欄目推廣等現代宣傳推廣途徑,線上線下吸粉引流助力貴州旅遊及旅遊產業發展,助力黔貨出山、助推鄉村振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 紫雲縣2020年「黔貨出山·風行天下」消費扶貧暨農特產品展銷節開幕
    9月25日上午,紫雲自治縣2020年「黔貨出山·風行天下」消費扶貧暨農特產品展銷節·農民豐收節啟動儀式在亞魯王文化廣場正式拉開帷幕。貴州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楊傑,青島市即墨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孫竹香,安順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周蓉,縣委書記程華恩,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吳方群等出席啟動儀式。
  • 我區協作貴州省紫雲自治縣成功舉辦「黔貨出山·風行天下」消費...
    為進一步鞏固提升「山海同行·雲墨共情」——即墨·紫雲直播連線交流推介活動成效,實現東西部扶貧協作深度融合、互利共贏、協同發展,9月25日至27日,貴州省紫雲自治縣在紫雲亞魯王廣場舉行「黔貨出山·風行天下」消費扶貧暨農特產品展銷節系列活動,以搭建農特產品產銷對接橋梁,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張馨月加入貴陽站,一心將事業與公益並行,助力「黔貨出山」
    張馨月目前加入【中國最美訪談】欄目貴陽站,一心將事業與公益並行,參加各種助農行動,助力「黔貨出山
  • 黔貨出山,助力海珠抗疫
    活動現場,茶香四溢,與會的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在廣州黔海貿易公司工作人員的介紹下,現場品茗遵義慄香茶葉,並紛紛表示將助推黔貨出山,為貴州人民早日脫貧致富出一份力。
  • 又一批供港澳品質農產品走進廣州市民「菜籃子」
    為了廣州乃至全國消費者能吃上供港澳品質的農產品,進一步幫扶經濟落後地區,由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牽頭主辦,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展示交易(安聖)中心協辦,來自湖南、江西、山東、甘肅、雲南、河北、香港等地的認證基地、企業以及種苗企業踴躍參與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2021年產品訂貨會,今天起到12月28日在廣州市越秀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展示交易(安聖)中心舉行。
  • 全國工商聯直屬商會助推「黔貨出山」
    他說,貴州既有獨具特色、潛力無限的產業集群,更有讓產業迅速成長、投資者獲得豐厚回報的肥沃土壤,希望農業產業企業圍繞農業12大特色優勢產業,深度參與貴州的農業種養殖、農產品品牌建設及精深加工、銷售等,推動「黔貨出山」;希望更多的工業企業圍繞十大工業產業,布局貴州製造業、投資特色輕工業、參與能源工業,共同打造實體經濟製造基地;歡迎更多的企業家圍繞十大服務業創新工程,在大數據、大旅遊、大健康、產業集群等領域投資興業
  • 黔貨出山,8噸刺梨汁遠銷歐盟
    繼黔材(馬桶蓋)、黔茶後,陸海新通道運營貴州有限公司組織的又一貴州特色產品通過國際物流大通道遠銷歐亞,對於打造貴州「第四張名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貴州省十大千億級產業振興有著積極深遠的意義。此次刺梨汁原櫃出口還得到了六盤水市商務局、渝州海關、渝新歐(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政府、企事業單位的大力支持。
  • 南航助黔貨「包機」出境,開通貴陽「客改貨」國際航班
    5月10日,記者從南航貴州公司獲悉,隨著當地物資運輸及境外市場需求量逐步增加,即日起,南航貴州公司利用國際正班「客改貨"開通兩條往返貴陽的國際航線,目的地城市分別為泰國曼谷與日本大阪,助力黔貨「包機」出山乃至出境,為扶貧攻堅插上「雙翼」。
  • 貴州省省長諶貽琴接受新華網專訪 為綠色優質農產品「帶貨」
    近日,就如何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和銜接鄉村振興的長遠之計,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接受新華網專訪,為貴州綠色優質農產品「帶貨」。  新華網:諶省長您好,感謝您百忙中接受採訪。我們了解到,貴州現在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很大,綠色優質農產品深受歡迎。請您介紹下貴州這些年農業發展採取的舉措。
  • 探訪大灣區「大農場」:田邊設置電子眼 產品信息可追溯
    在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加工基地之一的廣東漢光超順的農產品加工冷鏈倉儲物流園內,設有淨菜加工廠、大型凍庫、物流配送區等功能區域。記者在冷庫裡看到一筐筐分揀和檢測好的蔬菜暫存,等待成品出貨。長(春)深(圳)、濟(南)廣(州)等高速公路的通車,促進了五華與大灣區的互聯互通,加快了農產品「出山」。基於區位優勢,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梅州配送中心設在五華縣,而且離高速公路出入口處僅2公裡,謀求快速把農產品送至大灣區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