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好看每日安利時間到!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曾在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榮獲11項提名,並最終斬獲5個獎項,被影評人譽為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的優秀影片——《雨果》。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叫雨果的孤兒因為修好了一個父親遺留的機器人而和著名的電影人喬治·梅裡愛結識,並從梅裡愛的視角回顧初代電影人艱辛的創業歷史的故事。該片是一部致敬初代電影人和早期電影的作品,它很好地展現了電影人的敬業精神和電影情懷,是一部精神核心勝過電影內容本身的佳作。
斬獲多項奧斯卡,並且獲得業內人士的極高評價,《雨果》的口碑就像是一路開了掛,絕對是「上映即巔峰」的佳作。當然,《雨果》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和它的高質量好立意自然是分不開的。
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回顧這部被譽為「致電影的一封情書」的佳作吧。
我們的男主人公小雨果是一位沉迷於鑽研機械的孩子。他精通修理各種鐘錶和小玩具。他是一個孤兒,所以在火車站的時鐘背面的高牆裡和自己的叔叔同住。
一直以來,小雨果始終藏著一件心事——他想要修好父親遺留下來的一個機器人。這是他父親留給他的唯一念想,而這個機器人被修好之後運作起來會做出怎樣的行動,也是小雨果非常好奇的事。
機緣巧合之下,他在他經常光顧的一家玩具店結識了店主的養女伊莎貝爾,並和她成為了好朋友。
他開始帶領伊莎貝爾一起探索機器人的奧秘。其實小雨果已經是萬事俱備了,只是機器人的身上有一個新型的鎖孔,雨果對此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巧的是當他帶伊莎貝爾去見機器人的那一天,他發現伊莎貝爾戴著一條心型鑰匙項墜。
機器人之謎迎刃而解。當鑰匙插入鎖孔的瞬間,機器人對著面前空白的紙張開始作畫。
作畫結束,畫紙上展現出月球被子彈擊中的一幅漫畫——
這正是著名電影人喬治·梅裡愛代表作《月球旅行記》中的經典一幕。
雨果和他的父親都曾是喬治·梅裡愛的忠實影迷。原來這個機器人所承載的,是小雨果的父親對於電影的深沉熱愛和對喬治·梅裡愛的致敬與欽佩。
更令小雨果意外的是,玩具店的老闆,也就是伊莎貝爾的養父,正是喬治·梅裡愛本尊。
梅裡愛一家迫於戰亂帶來的經濟壓力,不得不經營起玩具鋪子,暫時擱置電影夢想。
而曾經的梅裡愛夫婦,是多麼熱忱、青春而又有思想的電影人啊!他們通過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巧妙的鏡頭設計,塑造出無數可愛鮮活的角色,包括這部被體現在機器人畫下的畫裡的《月球旅行記》——那是部絕妙的科幻片,絕妙到一家人再次坐在客廳重溫這部影片時,滿滿的感動都要從眼眶溢出。
或許,人可以死亡,機器可以生鏽,但是電影和夢想永遠都不會。
除去這部影片本身致敬電影人的優質主題和感人至深的影片情懷與電影人情懷,這部影片也是金句迭出頗有深度。
這部電影的每個元素都符合一部好片的條件。它並不是絕對完美,但至少它從外在到內核都是一部「為電影而生的電影」。通過這部電影,我們仿佛能看到電影世界最初的模樣,最早一代的電影人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情澎湃的模樣。
本期的推薦就到這裡,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