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估計大家都應該陸續做獨立站了吧?
不管是自學建站,還是找運營團隊建站,一個網站永遠無法避開的優化方向,必須是站內SEO,這是一個外貿網站的地基。
問題是:該如何著手做站內優化?怎麼樣做到持續有效?
這篇文章寫了好久,閱讀時長大約半小時,專門為外貿網站而設,看看你需要知道哪些重點,來正確地對你的外貿獨立站進行優化。
開始正文之前嘮叨一下哈,如果大家忙於業務,不甚精通網站,可以在看完指南以後找自己信任的運營搞SEO,把我說到的這些都落地。
如果是對這一塊感興趣的,想知道更多細節,歡迎給我留言,乾貨立馬安排上。
本文分為5大內容:
① 站內SEO基礎
② SEO技術優化
③ 內容優化
④ CTR優化
⑤ 數據監測與分析
一、 站內SEO基礎
在正式進入站內優化之前,先來捋捋幾個基礎的SEO問題,打一下底。
什麼是站內SEO?
站內SEO指網站結構和內容上的優化,範圍是網站內部的頁面,與站外SEO相反。
如果你把SEO比做一道菜,站內SEO就是把技術基礎和優秀內容做好,保證食材在未加入調料前就足夠誘人,調料只是加分項。
小白能不能做好站內SEO優化?
外貿網站的站內SEO要做好,當然少不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但不用擔心,這篇文章就是小白都能看懂的入門指南,我們只針對最需要解決的優化問題。
為什麼外貿網站要做好站內SEO優化?
很簡單,因為這是SEO的核心基礎,是獲得高排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關係到用戶的體驗,也是你能不能轉化流量的關鍵。
而且,不像站外SEO,站內SEO是你唯一能百分百把控的。
什麼時候開始做站內SEO合適?
有些站內SEO優化需要在網站搭建的時候就做好(比如,頁面結構,HTTPS,網站速度優化),其他的優化項目只需要在特定時候注意一下就好,比如你的外貿網站每次發布文章,就需要在發布的時候做好一些SEO設置。
即使你的網站已經排第一了,站內SEO還是要優化,因為這是一個持續的優化過程,不進則退。
哪些人需要做好站內SEO?
所有的站主,博主,線上運營專人,SEO人,等等。事實上,就是所有想網站有排名的人。
我們外貿人當然是其中一員。
站內SEO有哪些要優化的地方?
站內SEO優化分很多個步驟。
下面我列出來的這12個優化內容,都對你的外貿網站成功與否有極大影響。
● 網站爬取容易——網站容易被搜尋引擎的蜘蛛爬取和收錄
● 網站結構——頁面之間的關聯清晰,有邏輯
● 優質的外部連結——網站有連結向優質的外部網頁
● 網站速度——在所有設備上加載速度快
● 移動端友好——在行動裝置上可以正常瀏覽
● 使用https——網站有安裝SSL證書
● 連結閱讀性高——URL簡短,用戶容易理解
● 有針對性的網站內容——頁面能符合某一搜索意圖
● 關鍵詞優化——同一頁面優化關聯度高的關鍵詞
● 圖片優化——圖片大小合適
● 整體網頁可讀性和用戶體驗好——文字容易閱讀,設計良好
● 點擊率高——title標籤和meta描述優化好
這裡我提到的12點,都會在下面的章節有詳細解釋。
這些優化內容,有一些是公認的直接影響排名的因素,比如https和頁面速度,谷歌是直接用進算法裡的。
但其他的內容並沒得到谷歌公開承認,至少不是直接影響排名的因素,比如CTR和外鏈,但我們也不做爭論了。
更重要的是,不管谷歌會不會把這些因素作為排名的依據,這些都是對提升用戶體驗很重要的,而谷歌的目標一直都是給用戶最好的體驗。
提醒:谷歌的排名因素一直都是保密的,如果有人跟你說他了解谷歌的排名因素,多半是騙子,千萬別上當。很多現成的推測都是根據谷歌員工的一些分享推測出來的,並沒有正式的官方說法。
二. SEO技術優化
站內SEO技術優化經常給人高深莫測的樣子,但其實一些基礎性的知識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1. 檢查蜘蛛可爬取性,和頁面收錄情況
一個網站就像一碟菜,沒有碟子,美味佳餚也是沒有承載的地方。對於網站來說,這個基礎就是頁面的可爬取性。搜尋引擎蜘蛛爬取你的網頁,同時收錄進谷歌的資料庫,再根據一系列的算法來評判你的網頁適合展示給什麼搜索問題。
如何知道你的網頁有沒有被收錄?使用Google Search Console.
如果你的網站還沒設置Google Search Console,我剛好給你準備了手把手操作方法:
如何設置Search Console?
網站連接上Search Console前,你需要註冊一個Google帳號,驗證你的域名。
以前是要驗證http://,https://,www, non-www,現在只要通過DNS記錄就行了。實操方法在這裡。
Search Console可以幫你分析你的關鍵詞排名,CTR,潛在的谷歌懲罰,還有網站收錄情況。
如何從Search Console看你的頁面是否被收錄了?
進入Search Console,在Coverage欄目,點Excluded看是否有頁面顯示在列表裡。要是有,說明有頁面沒有被收錄。
你可能會看到有很多被excluded的網頁。這個問題可大可小,Search Console會顯示所有被excluded的頁面,但是你可以自己決定這些頁面要不要被谷歌收錄。
類似於這種頁面:
● CMS自動生成的URL,如/embed/, /feed/, /wp-admin/
● 帶有語法的URL,如?ref, ?tags, ?utm
● 分頁,如?page=2, /page/2/
不用擔心,這些頁面不需要被收錄。
但如果你看到裡面有重要的URL,比如著陸頁,博客,分類頁或產品頁,就需要處理一下了。
造成這個問題可能是網頁有些錯誤,比如設置了noindex標記,重複內容或者是內容太稀薄。
Tips:除了Search Console,還有其他方法檢查你的網頁是否被收錄。通過谷歌的搜索即可:
● 查看被收錄的頁面總數:搜括號裡的內容 <site:[你的域名]>
● 查看某個頁面是否被收錄:搜括號裡的內容 <site:[你的網址URL]>
如果你看到的數量非常少,或者看不到結果,那就說明有收錄問題了。
所有頁面都被收錄了?OK,我們繼續往下說。
2. 改善你的網站結構
你在剛開始建站的時候就要開始考慮網站結構了,後期要修改起來很麻煩。
一個容易理解的網頁結構,好處有兩個:
幫助搜尋引擎蜘蛛更好地爬取網頁
幫助提高用戶體驗
下面我們看看,一個有邏輯的網頁結構,有哪些是要注意的。
Sitemap
如果你的網站有成千上萬個頁面,那你就很需要一個sitemap了。
sitemap是一個簡單的xml文件,裡面包含了網站所有的URL,能幫助搜尋引擎蜘蛛爬取你的網站。
下面看看,用Yoast SEO插件生成的sitemap:
對於sitemap,網絡上流傳很多誤解,你要記住的是以下兩點:
Sitemap不是一個排名因素,不能討好谷歌的搜尋引擎。
如果你的網站頁面數量不多,你其實不需要用sitemap,谷歌足夠爬取和收錄你的網站。
結構深度
一個網站的結構深度不宜過深,簡單的建構更容易讓蜘蛛爬取重要內容,用戶瀏覽起來也容易。
當你在構思網站的導航時,記住「三次點擊」原則。
一個用戶應該在不超過三次點擊內,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
我這裡有兩種連結類型,來達到三次點擊:
結構連結(比如頂部導航和底部,麵包屑,行動按鈕等),這些連結會根據網站的垂直結構生成。
上下語境連結(如文字裡的連結,read more連結等),不依賴於垂直結構。
結構的深度與內部連結息息相關,我們進一步來看看內部連結的重要性。
內部連結
內部連結是留住讀者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好比你寫了一篇「運動鞋加工」的文章,文章最後引導讀者去看看另一篇「運動印刷」文章。內部連結可以加強和讀者的互動,提供更多相關文章或者頁面。
內部連結同時也告訴搜尋引擎什麼頁面比較重要,如何達到那個頁面。
注意:關於內部連結,你還需要注意一種情況——錨文本(anchor text)。它能承載更多被連結頁面的重要內容。這個我們在第三章會講到。
說到博客頁面,有一個很好用的內部連結方法就是「話題群集「。它能讓一堆相關的博文聚集起來,突出重要內容。
「話題群集「有兩種基本形式:
● 支柱內容——在一篇博客內,廣泛覆蓋話題內容。
● 群集內容——多篇博客來解釋不同的分支話題。
看看圖解:
實際上你需要多少內部連結?
這取決於你的文字長度。一篇文章裡由多個內部連結對SEO是很好的,只要是自然插入的連結,而且數量合理。
比如你看看這篇文章我插入了多少內鏈,對吧?
只要內部連結是相關的,給用戶的體驗很棒,你就不用擔心內部連結的數量。
Tips:如果你有一個博客正運營著,可以看看你最新的文字,看看裡面有多少內鏈。如果沒有的話,看看舊文章裡是否有跟最新文章有關聯的,有的話就趕緊連結上去!記住在每次你發布文章前,都這麼去檢查一下。
說完內鏈,我們看看外鏈。
3. 連結向高質量的外部連結
很多SEO的初學者都猶豫著要不要連結到其他網站,以為網站的權重會流向其他網站,導致自己網站的權重變低。
其實不會哈,外部連結對你的網站很有好處的。
谷歌的John Mueller曾經在Webmaster hangout中說過:
連結從你的網站鏈向其他人的網站並不是排名因素之一。但如果這個外部連結能為你的內容帶來價值,那這個連結就是與你內容有關的,對於搜索會有幫助。
案例說明
Reboot Online曾經做過一個案例實驗,證明外鏈可能是谷歌考察的排名因素之一。
他們新建了10個網站,圍繞一個自己設定的關鍵詞來做內容。其中5個設置了外鏈,另外5個沒有外鏈。
其中5個有外鏈的網站,排序比另外5個沒有外鏈的網站靠前。
當然了,外鏈需要滿足幾種情況:
● 必須合理設置,避免太牽強
● 要連結向優質的網站,不要鏈向權重低的網站或者垃圾網站
● 連結要自然,相關性高
● 外鏈還有另一個好處:你連結到哪裡,你的網站就與什麼有關。
4. 提高網站加載速度
頁面加載速度是排名因素之一,原因也很簡單,沒有人願意花很長時間等待。
要測試網站加載速度,你可以用谷歌的PageSpeed Insights。除了能看到速度有多快,還能看到很多加速的建議。
Tips:PageSpeed Insights只可以展示單個頁面的檢測結果,所以建議檢測一些連結複雜的頁面,比如首頁、博客頁面、產品頁面等。
而且別漏了看移動端的加載速度,谷歌很看重移動端的加載速度。
Tips:移動端是幾乎不可能拿到100分的,即使是谷歌自己的網站也拿不到滿分,所以不用過於糾結分數,儘可能解決標記紅色的優化項目就好。
要把所有的技術項都優化好,你需要一個開發員,除非你也懂得一點HTML/CSS或者DOM。
另外一方面,有一些優化項目你也可以在不懂技術的前提下做好。
選擇一個好的主機
主機對於網站速度影響非常大,必須要確保你的主機供應商夠可靠。
選擇主機的時候應該考慮:
速度
● 運行時間
● 主機所在地區
優化網站圖片
圖片SEO是網頁加速最重要的項目之一。
如果你的圖片太大了,加載的時間變長,所以圖片優化要在大小和質量的平衡下優化。
推薦使用TinyPNG,圖片優化比較方便。
Tips:圖片最好優化到100kb以下,同時使用lazy loading,避免一個頁面內的圖片太多。
啟用瀏覽器緩存
什麼是緩存?
每次用戶訪問你的外貿網站,網站上所有的元素都會加載出來。這些元素會暫時存在用戶的瀏覽器裡,成為緩存。如果他們再次訪問你的網站,這些元素會直接從瀏覽器裡加載。
緩存可以讓網站加載速度更快,特別是第二次訪問的用戶。
如果你用的是Wordpress,有很多免費的緩存插件可以用,簡單快捷。
使用CDN
假設你在德國有一個主機,但是你有很多客戶都來自美國,你要如何才能讓美國的客戶快速訪問你的外貿網站?
答案:使用內容傳輸網絡(CDN)來代理圖片或頁面。
CDN在每個大陸都有伺服器,可以讓不同地區的用戶訪問你的網站,儘快加載網頁。
5. 讓你的網站移動端友好
前面提過,谷歌會嚴格審核網站的移動端設置。
要優化一個網站在移動端的表現,友好幾種方法,比如單獨的移動端網站或者響應式設計。這兩個各有好壞,但現在最簡單的方法是響應式設計。
如果你用的是Wordpress,那麼不用擔心,大部分的Wordpress主題都是響應式的。
不過以防萬一,你可以通過谷歌的測試工具來測試一下網站的移動端友好度,看看是否有問題。
如果你的網站移動端表現不夠好,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 安裝一個響應式的主題——或者僱請一個專門的開發人員來設置響應式
● 簡化菜單——讓網站菜單在手機端上更簡單
● 壓縮圖片大小——這可以大幅度優化頁面速度
● 優化文字——避免文欄位落過長,同時保證字體清晰易讀
● 考慮AMP——AMP是一種讓內容在移動端傳輸速度更快的技術,對於大型博客或者新聞雜誌網站比較合適。
6. 保護你的網站免受入侵
你的網站在HTTPS下安全運作?如果你的網站還是http://,就需要更換一下了。
在2014年,谷歌公布HTTPS成為一個微小的排名因素。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網站安全,那麼排名也會更有保障,特別是對比那些與你網站內容相似的同行。
除了排名,不安全的網站也會對其他因素有影響:
● 點擊轉化率
● 跳出率
● 轉化率
● 可信度
安全與不安全的區別很簡單——安裝一個SSL證書就行了。很多安全證書不需要額外購買,Let’s Encrypt提供了免費的SSL證書給很多主流的主機,主要你從主機設置裡激活即可。
7. 使用短而簡單的URL
你的URL在搜索結果中長什麼樣?能不能幫助用戶理解你的頁面內容?
當你在設置URL的時候,注意下面幾點:
● 越短越好
● 用橫杆-區分開短語
● 應該包含有主要的關鍵詞
● 不要使用數字或者其他特殊字符
謹記:URL要簡單且有描述性。
為什麼?
首先,簡單有描述性的URL看起來更舒服,更能理解。
如果我們的博客名字叫 How to Find a Supplier in China: 6 Steps,那麼最好的URL應該是 krismind.com/blog/supplier-in-china。
Tips:在Wordpress裡,URL會自動根據文章標題產生。如果URL太長的話,在發布之前要記得手動填寫一個比較短的。
講完了技術優化,我們看看另一個重要的站內SEO部分——內容優化。
三. 內容優化
如果你不為谷歌優化網站內容,谷歌無法理解你的網站,你的用戶就無法找到你的網頁。另一方面,內容優化不僅僅是關於搜尋引擎,還要關注讀者的體驗。
1. 關鍵詞調研
什麼是關鍵詞調研?不說廢話,做關鍵詞調研可以幫你:
找到新的話題idea
找到一些對排名有關,簡單的關鍵詞
理解你的用戶對什麼感興趣
最後一點對於站內SEO尤其重要。
Tips: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可以多看看一些關鍵詞調研指南,以後我也會更新
關鍵詞調研可以告訴你,用戶正在搜索什麼(而且有多少人在搜),也能幫助你發現他們有什麼疑問和用什麼表達來尋找回答。
基於這些調研,你的新內容才更有針對性,無論谷歌還是用戶都更有可能給出高評價。
谷歌每年都有算法變動,關鍵詞的調研也隨之有所變化。最新的方向主要是這些:
● 高質量內容——關鍵調研沒法幫助你把垃圾內容變好,所以要把優質內容放在第一位
● 話題性關鍵詞調研——關鍵詞不再是著眼於一堆詞語,而是思考與這個關鍵詞有關的更多關鍵詞和話題
● 用戶搜索意圖——不僅要關注搜索量和關鍵詞難度,用戶的搜索意圖也要好好斟酌
2. 用戶意圖
谷歌越來越能理解用戶的需求。包括在算法上的更新,以及AI對用戶行為的研究。
一般來說,用戶有四種搜索意圖:
● 導航類——搜索某個目的頁面
● 信息類——通用的搜索,搜索某個信息點
● 交易類——搜索購買相關的頁面
● 商業類——搜索商務信息,還未到交易階段
那麼如何知道你的內容能滿足關鍵詞背後的搜索意圖?
一個最通用的辦法,就是搜索這個關鍵詞,然後查看出來的結果內容。
仔細留意你看到了什麼,是博客?還是產品頁?還是產品測評的文章?還是論壇,還是新聞?
為什麼要理解搜索意圖很重要?
比如你有一個線上商城,主營的是爬山工具,而你想要把你的最暢銷的產品頁做上排名。
這時你選擇一個關鍵詞「best climbing shoes」,然後就有一個問題了:你可以試著搜一下這個詞,你會發現出來的結果沒有什麼產品頁,反而是各種climbing shoes的測評文章(review)。
這就是一個暗號,暗示谷歌認為搜這個詞背後的人想看的是Review,也就是屬於商業類信息,並不是交易類的信息。
所以,即使你儘可能地優化你的產品頁,裡面含有大量的內容,你也不能排上「best climbing shoes」這個詞。
3. 圍繞核心關鍵詞做優化
SEO從來都不是找到一個關鍵詞,然後硬生生嵌入在內容裡。
雖然我們把關鍵詞放在title tag,heading,正文和錨文本,是很常見的做法,但這不意味著你不能使用其他與排名無關的關鍵詞。
核心關鍵詞僅僅是幫助你定位好一個頁面的內容,不要跑題,僅此而已。
談到關鍵詞優化,有一個簡單的原則:不要強硬。
如果你的核心關鍵詞是「best China cloth made in Guangzhou」,這麼長的一個關鍵詞反覆用在通篇文案裡,那體驗真的很不好。
短關鍵詞也是同理,谷歌能夠理解「best China cloth」,」China best cloth」,和」China cloth the best」的區別。所以不用太緊張,不需要因為那是你的核心關鍵詞就重複使用太多次。
標題標籤和描述
標題標籤裡最好帶有核心關鍵詞。原理很簡單,你的潛在客戶在搜索時,都想要準確結果,所以越與他們搜索的詞相近,甚至一樣,他們越能判斷搜索結果合不合適。
描述也同理。當你不填寫描述時,谷歌會自動抓取最合適的一段文本,這也能說明谷歌更傾向於與搜索同樣字眼的內容。
URL
雖然URL中含有關鍵詞不會對排名有好處,但是這能提高用戶體驗和CTR。
前面我們說過,URL最好保持簡短和描述性,所以在字數有限的情況下,保留核心關鍵詞是最佳的選擇。
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如果別人直接使用你的URL作為引用的連結,這時帶有核心關鍵詞的錨文本也更容易抓住讀者眼球。
標題和副標題
H1標題可以使用和標題標籤一樣的用詞,不過H1標題沒有標題標籤的字數限制那麼大。
在其他標題上,比如H2,H3,不需要總是使用核心關鍵詞,多用一些有關聯的表達,同義詞等等,對於用戶理解也是有幫助的。
正文部分
核心關鍵詞一般在正文也會自然出現,只要你寫的內容切切實實圍繞這個主題的,就不可能不出現這個關鍵詞。
但有一很重要的建議:忘了「關鍵詞密度」這個概念,自然地寫出讀者需要的內容。
圖片文件名稱和Alt標籤
Google Image在搜尋引擎分享裡的比重佔到23%,說白了就是一個潛在的流量來源。
所以你的網站的所有圖片,最好老老實實加上Alt標籤:
搜素引擎不能直接理解圖片內的內容,雖然AI也在不斷進化,但現在還沒先進到那個程度,所以搜尋引擎可以藉助讀取ALT標籤來理解圖片(前提是你的ALT要寫得足夠描述性)
如果你用的是Wordpress建站,也可以在media裡面直接為所有圖片添加Alt:
Tips:如果想知道你從圖片搜索中獲取了多少流量,你可以在Search Console裡修改search type,點選Image,就能看到用戶通過什麼關鍵詞來點擊你的圖片。
如何寫出優質的Alt標籤?
理解Alt的用意其實很簡單,假設你正在給你的朋友打電話,讓他在停車場裡找到你的車。
如果你跟他說「白色的車」或者「一臺寶馬」,他不一定能找得到,因為信息太泛了。但假如你跟他說「一輛後視鏡有紅色帶子的白色寶馬M3」,估計你的朋友就能準確找到。
這就是Alt的作用,谷歌藉助這樣精確且具有描述性的Alt標籤來理解圖片內的內容。
錨文本
還記得前面說過的內部連結嗎?錨文本是連結裡可點擊的部分,能幫助谷歌和用戶理解要連結的頁面是關於什麼的。
所以如果你在錨文本裡使用了合適的關鍵詞,谷歌會更關注這個關鍵詞,也許這個關鍵詞能獲得比其他關鍵詞更高的排名。
那如何才更好地利用錨文本?我建議有兩個方法:
不要用「this product」或者「click here」這種讓讀者點擊的文案,儘可能表達頁面的內容,比如「about our manufacturing process」,或者」learn more about XXX」這種。
不要重複使用同一個錨文本,最好有不一樣的錨文本文案。
關於關鍵詞的一些提醒
我前面說過,SEO從來都不是找到一個關鍵詞,然後硬生生嵌入在內容裡。
即使找出核心關鍵詞是一個很重要的操作,它可以幫助你準確定位在某個話題,以防內容跑偏。但是這也是一把雙刃劍。
要是你過度優化你的頁面,反而會對權重有害。
有些我踩過的坑,希望能幫助大家避開:
● 用常識來思考。如果你的核心關鍵詞是「best women cloth manufacturer for brands」,那麼全篇文章如果在文章反反覆覆地用這個詞,不只是對讀者的體驗不好,還會讓谷歌誤以為你的內容在故意堆砌,反而會弄巧成拙。
● 自然產出內容。谷歌能夠理解「best China cloth」,」China best cloth」,和」China cloth the best」之間的區別。所以不用太緊張,不需要因為那是你的核心關鍵詞就重複使用太多次。
● 不要被數據給束縛住了。如果你對SEO的看法是量化的理解,想知道一篇文章到底有多少個關鍵詞嵌入比較好,那就白看這篇文章了。要出現多少個關鍵詞和相關關鍵詞才能讓AI理解對一篇內容,這個數字無人得知。只有一個原則:自然而然地產出內容。
當你用心在產出能回答用戶疑問,真正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是,這個頁面甚至會有你意想不到的關鍵詞出現排名。
4. 撰寫高質量和閱讀友好的內容
不管一個網站在結構上做得多好,如果內容質量不高,那麼排名也不會有靠前。所以才會有「內容為王「的說法,因為正在能讓用戶產品粘性的,始終是優秀的內容。
內容長度
是的,過去曾有說法「內容越長,你的排名越靠前」。這個說法是有依據,因為很多國外的研究測試過,內容長度和排名是有關係的。
排名第一的網頁內容長度平均在2000字左右。
但是事實其實是,不是內容的文字數量讓排名靠前,而是因為一個話題如果要深入解釋,則需要更多的文字內容來闡述。
所以,相比於寫更長的文字內容,我們更應該把重點放在回答用戶的問題或者解決問題上。
比如,一個產品頁就無需上千的文字內容,因為買產品的客戶想了解的是關於這個產品最核心的功能,而且是要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閱讀。
寫出合適內容數量最好的方法,是站在用戶角度考慮用戶所需要的篇幅。只要你能一直保持這種思維去創作內容,內容自然就能有不錯的排名。
內容可讀性
內容可讀性是最影響整體用戶體驗(UX)的原因。很多用戶不會一字一句地讀網站內容,往往是跳著閱讀,整體瀏覽一遍。
所以內容要做到能滿足用戶這種閱讀習慣,就要注意以下幾點了。
文字結構
通篇的文章只要把文字結構給做好了,整體的閱讀邏輯就越強,用戶瀏覽的效率就越高。
這裡用到H1~H6標題,不僅在閱讀上能讓用戶分清楚邏輯順序,還能讓搜尋引擎理解上下關係,而不僅僅是設計上的文字大小區別。
看看圖解就能大概明白了:
字體
首先是字體種類。可能很多朋友對於英文的字體不夠敏感,所以經常選擇一些比較炫酷的英文字體,但其實那些字體並不適合商務閱讀,反而讓你的好內容給遮蓋起來了。
比較常用的字體如Open Sans,Montserrat,Lato,Roboto,這些字體都是比較容易閱讀的。
比如這裡兩種字體,哪種比較能閱讀?
其次是字體大小。一般來說英文字體不需要超過16像素。很多網站的字體用了12像素或者更小,就能難讓用戶在不同解析度的屏幕上閱讀了。也別奢望用戶會放大縮小,用戶時間很短,何不關掉網頁看別的搜索結果,對吧?
比如這麼小的字,不是在考驗視力嗎?
語法
千萬別低估了文案的語法。如果你不了解目標語言,建議在撰寫文章時要檢查清楚語法。
其中一個比較好用的語法軟體是Grammarly,免費版本就足夠檢查語法、拼寫,也有谷歌拓展應用,用起來是這樣的:
另一個免費的文案工具是Hemingway Editor:
這軟體可以標記處比較長不好閱讀的句子,還有被動語法等可以被優化的表達。
四. CTR優化
CTR,click through rate是一個比率,等於點擊某個搜索結果的用戶數量,除以這些用戶總共看到的結果數量。
如果你的頁面在搜索結果中更吸引人,那麼被點擊的概率就越大,也就意味著轉化率更大。
好了,來看看如何優化CTR。
1. 撰寫有吸引力的標題
首先,寫標題要注意長度,如果你的標題長度超出限制,就會變成省略號了。比如下面的:
第一個結果的長度剛剛好,第二個就超出長度了,導致內容顯示不完整。
因為標題的長度限制單位是像素,所以我們自己寫的時候不太好控制,不過大約可以控制在60個字符數以下。
那如何把標題寫的更加吸引人,可以參考這些細節:
富有情緒的用詞。如果是博文,可以使用一些正面積極的情緒用詞,比如awesome,unexpected等等,不過使用時要注意切勿過火。
疑問句式。比如why,what,who,when,how等與用戶搜索時匹配的表達,暗示你的網頁正好解決他們的問題。
使用數字。數字往往比文字更能抓住用戶眼球。
Call to action(行動號召)。帶有行動暗示的用詞更能提高CTR。
2. 改善描述
描述對與CTR的影響很大,根據backlinko的數據,有撰寫描述的網頁比不寫描述的網頁要多5.8%的點擊率。
如果你沒有填寫描述,谷歌會自動從網頁的文本中生產描述。自動生成的描述是按照谷歌的立即生成的,所以難免會不成句子,閱讀起來沒有自己編寫的通順自然,也有可能造成跟搜索詞語不夠關聯性。
所有主要頁面比如首頁、分類頁和博客頁,最後都自主編寫一下描述。
Tips:對於產品頁,因為有時候產品數量太多了,很多人懶得逐個編寫描述。但往往編寫了描述的產品頁能比同行的更加突出。
至於描述的長度,因為谷歌計算的是像素,PC端是~960像素,手機端是~680像素,平常自己寫的話不太好把控字數長度。如果你的網站有安裝Yoast SEO,那麼填寫的時候就有顏色提醒,字數合適顯示綠色,太短或超出會顯示紅色:
3. 別忘了Favicon
谷歌時不時就在測試新的搜索結果樣式,2019年的時候我就發現有一段時間我的谷歌瀏覽器搜索結果都有顯示Favicon,當時應該是在測試。現在谷歌的移動端都有Favicon顯示了,如果網站缺乏Favicon的話,顯示就不太美觀了。
五. 數據監測與分析
如果是有認真在做SEO優化,那麼對SEO效果的檢測必不可少了。
1. 追蹤關鍵詞排名
要知道站內SEO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是追蹤重要的關鍵詞排名。方法是可以查看Search Console的頁面排名位置,但更好的方法是使用軟體,比如SERPWatcher,這樣看到的信息會更多。
你可以只追蹤你關注的關鍵詞,而不是一大堆不直接有關的長尾詞
能看到某個頁面的實際排名
能提供很多整體的信息,比如最高排名的頁面等等
還能設置排名關注,比如發現突然的排名下降
如果你最近有更新頁面內容,就可以做個備註,觀察一段時間以後的排名變化。
2. 分析你的流量
衡量站內SEO優化效果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Google Analytics。
安裝Google Analytics也很簡單,需要的話我下次可以寫一個簡單的課程。
在Google Analytics裡你可以對比優化前後用戶的訪問數量,也可以看到用戶點擊了哪一條站內連結,這些連結在站內表現如何。基本上很多數據都挺全面的了,對於一個網站總體的表現足夠我們看的了。
3. 自然流量
SEO的目標是獲得更多自然流量,所以追蹤網站獲得多少自然流量很重要。用Google Analytics的話,你可以從Behaviour > Site Content > Landing Pages,看Organic traffic一欄。
每次有新的內容更新,都可以寫個備註,方便以後對比。
4. 跳出率
跳出率是用戶沒有任何交互行為就跳出網站的一個比率。不過跳出率不一定就說明頁面效果差,因為不同的頁面跳出率不一樣。
高跳出率雖然意味著用戶可能對內容不夠滿意,沒有進一步行動的欲望。但從另一方面說,有時候跳出率高也有可能是用戶已經對結果滿意,無需進行下一步交互。
下面是ConversionXL做過的一個調研,總結了很多類型網站的大概跳出率:
如果你的外貿網站跳出率在25~55%,那麼這個屬於正常事件了,不用過於焦慮。
Tips:檢測用戶行為的其中一個方式是用熱力圖。能夠看到用戶正點擊的內容,如何在頁面內互動,對於某些板塊是否有猶豫,可能是因為不理解內容,等等。
最後的話
這篇文章其實我不是很滿意,因為話題太廣了,所以很多只能說個大概,不能一一講明白方法論。
不過這也給了我很多機會往後一一對這些章節再進行擴充。
最後想跟各位朋友說的是,如果你現在已經有一個外貿網站了,但是成效一般,那麼可以自己學著做一些站內的SEO優化,效果也是OK的。如果你還沒有網站,那麼在搭建的時候就可以多規劃好站內SEO的要素,從頭開始做一個用戶體驗良好的網站。
如果大家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一起聊聊,很多事情只是舉手之勞,大家一起交流才有意義。
-----------------
更多乾貨:搜索「Kristine出海公社」博客,發現更多外貿推廣經驗文章。如有什麼疑問或想法,一起交流,更快解決問題。
原作者:Kristine
原出處:邦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