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金雞獎,最終結果揭曉,如果說《地久天長》包攬影帝影后和最佳編劇,《紅海行動》拿下最佳導演,《我不是藥神》獲得最佳新導演,都在預料之中。
那麼《流浪地球》這部重工業科幻電影,擊敗上述優秀國產電影,拿下最具分量的最佳影片獎,確實是一大驚喜!
還記得今年年初《流浪地球》上映短短一周時間,就受到了怎樣鋪天蓋地的抹黑攻擊麼?還記得這幾個月來,這部影片受遭到了多少抹黑和貶低麼?
甚至可以說,眾多「影評人」和「文藝青年」對這部影片的抨擊力度,遠遠超過此前同樣票房大爆的《戰狼2》《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等國產優秀影片之和。
理由很簡單,因為《流浪地球》不止是第一部中國重工業科幻電影,而且是中國電影發展到今天,終於觸動了好萊塢電影霸權核心利益的第一部作品,甚至可以說,是中國電影新時代的開啟者,徹底打破了中國電影長達數十年的舊有格局。
沒錯,這部《流浪地球》,從電影藝術和技術層面,都可以說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如郭帆導演自己承認,距離好萊塢最高水準科幻片,技術層面都還有20~30年的差距。
然而,這同時也是中國電影人真正第一次去嘗試,試圖從稱霸世界數十年、全球橫掃票房的美國電影產業口中,真正意義上的【虎口拔牙】。
之前的中國電影,經歷了數十年發展,確實已經有了許多優秀作品,特別是從2012年開始,更能在好萊塢大片的衝擊下,牢牢守住本土市場,與之分庭抗禮,屢屢創造了單片幾十億票房的奇蹟。《泰囧》12億,《捉妖記》24億,《美人魚》34億……
然而,也必須清醒認識到,這種表面的市場繁榮,其實就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也曾誕生過為數眾多的優秀類型片一樣,對好萊塢電影在全世界範圍內的霸權,根本無力形成真正威脅。
恰恰相反,好萊塢通過將成龍、李連杰、周潤發、吳宇森等眾多最優秀香港電影人吸納,並把他們的電影精華一一汲取,用於自己的工業化影片之中,以工業化流水線大生產,對小農經濟和手工業的絕對碾壓優勢,反手便徹底埋葬了港式功夫片和槍戰片的國際市場前途。
中國的電影市場,依託於14億人口的巨大數量級,當下是世界第二,未來註定是世界第一,好萊塢資本大鱷又怎可能不垂涎三尺?他們坐擁人類最先進電影工業,擁有最多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怎可能當真甘於和中國本土影片去長久分享這一市場?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大多數的中國電影人,依舊滿足於依託與歐美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靠著低成本喜劇片去「以小搏大」,對抗好萊塢特效大片,然而這只是在電影工業低下時的一時權宜之計,並無真正的光明前途可言。
2014年時,當郭帆導演等年輕中國導演,被電影總局選派去好萊塢電影公司,學習其先進技術的時候,看到的是怎樣觸目驚心的場景?
郭帆:【說改變也好,說生產也好,其實我們必須要去做出這一步(工業化),因為如果沒有這一步的話,你很有可能在十年左右時間就看不到中國電影了,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去跟好萊塢的同級別電影去同臺競技。因為他們現在正在幹什麼呢,好萊塢正在努力的學習如何拍讓中國觀眾喜歡的電影,他們又有巨大的工業背景作為基礎,所以當他們學會了這一招的話,我們就沒有任何抵擋之力,資本是不分國界的,他們只需要投(資)好萊塢就好了。這樣的話下去,不用太久,就沒有人投(資)中國電影了。】
其實,從近幾年火爆的各類好萊塢大片中,就已經看到它們為了討好中國市場,迎合中國觀眾的喜好,和之前相比,究竟做了多少改變與妥協。
2018年底,先後有兩部好萊塢單人超級英雄影片,《毒液》和《海王》,在華語市場雙雙拿下20億左右的票房,大大超過了此前類似影片的「8億票房天花板」,更足以讓所有中國電影人為之警惕。
《復聯4》在華語市場的一場42億票房的空前大爆,甚至是《驚奇隊長》《蜘蛛俠·英雄歸來》這種平庸作品,也能借著「漫威超級英雄」的金子招牌,票房突破10億大關,更直接給中國電影敲響了警鐘。
徐崢、黃渤、沈騰、鄧超,甚至是老一輩的周星馳和成龍,他們過往那些拿下了十幾億,幾十億票房,然而技術含金量仍停留在手工作坊水平的本土喜劇片、劇情片,
當真以為有多高明的技術含量,難以被好萊塢汲取經驗,有朝一日不會步港式功夫片和槍戰片的後塵麼?
好萊塢資本大鱷,乃至於整個美國電影產業,其實根本不會在乎中國拍多少部《泰囧》《捉妖記》《美人魚》,也不會太在乎中國繼續拍《戰狼2》和《紅海行動》這種他們眼中的「自娛自樂」。的確,過於直白的主旋律愛國影片,是很難讓世界其他國家民眾共情,並殺入深受歐美影響的國際主流文化圈的。
好萊塢巨頭們眼下的暫時蟄伏,只不過是還需要一點時間,去不斷探索和摸透中國各個層面觀眾的喜好,去培養和擴大好萊塢商業大片的觀眾群體,便是為有朝一日長驅直入,憑藉工業化大生產對小農經濟手工作坊產品的絕對碾壓優勢,對各類型的中國影片進行無情降維打擊,徹底搶佔中國電影市場的主要份額。
舉世公認,科幻片是電影工業化皇冠上的明珠,只有相關科技達到相當高度,捨得大量揮霍資金和器材,才能產出真正優秀的特效科幻大片。
因此,年輕導演郭帆的這部《流浪地球》,從立項開始,就被那些真正有責任感和長遠意識的中國電影人寄予厚望:【如果你們成功了,中國電影從此就有了科幻片這一類型。如果你們失敗了,我估計若干年內沒人再敢碰科幻了。】
《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從0到1的突破」。它之於中國電影的意義和價值,就類似於《星球大戰》系列之於美國好萊塢電影的意義和價值,
標誌飛速進步的中國電影工業,距離美國好萊塢電影工業,已到了「可望而可及」的地步,更如吳京所言,一次性培養了7000位優秀的電影工業人才,他們每個人都是中國電影工業未來繼續進步的種子。
郭帆導演起初去找美國特效公司,被開出了5秒鐘20萬美元的天價。然而,一群懷著理想和夢想的中國電影人,硬是憑藉剛剛具有雛形的電影工業流程,用3.2億人民幣的總製作成本,做出了1億至1.5億美金(約合7億至10億人民幣)成本的好萊塢A類影片的效果。
這也標誌著重工業電影,這個數十年來被美國一家獨攬,其他國家完全沒資格參與的領域,終於有了新興的強有力挑戰者,更對無數國際資本嘯聚的好萊塢電影產業,構成了極大的潛在威脅。
擋人財路如滅人滿門,吳京為郭帆慷慨解囊,積極參與,救活了一個險些夭折的項目,令中國電影的工業化有了如此驚人的進步,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的大亨巨頭們,又何嘗不是如坐針氈?和他們內外勾連已久的各色資本買辦們,又何嘗不是咬牙切齒的痛恨?
因此,這場名為「影評人」,實為好萊塢買辦和精神美國人們,掀起的針對《流浪地球》的輿論攻勢,持續近一年而不息,從來都不是為了具體的票房競爭,獎項競爭,
而就是為了和這兩年對付《戰狼2》,針對同時主演了這兩部大片的吳京一樣,將《流浪地球》這部影片徹底汙名化,打斷中國電影剛剛開啟的工業化進程。
《流浪地球》上映後,獲得「鐘聲」專文讚揚,各大官方媒體鼎力支持,票房一路乘風破浪,突破46億大關,令好萊塢投資了5.8億美金(折合40億人民幣)的史上最奢華巨製《復仇者聯盟四》,在中國市場也被強勢壓制。
祖國上下一致的肯定和鼓勵,億萬觀眾的歡迎和支持,早已勝過了無數個國際大獎。
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而今,金雞獎作為中國電影最高專業獎,對《流浪地球》的肯定,同樣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
縱觀近一百多年的世界電影發展歷史,明明一直就深受政治左右,又何曾能令政治走開?電影人亦從來不可能脫離社會大勢、家國天下而獨自存在。演藝圈和電影界作為文化陣地的窗口性產業,在網絡時代,於公眾中影響力更愈發巨大,可說是短兵相接、寸土必爭的橋頭堡。
世界上能拍出優秀文藝電影的國家,數不勝數,但是在好萊塢之外,能拍出《流浪地球》這個水準的重工業巨製的國家,唯有我們中國!
而且,對好萊塢個人英雄主義的徹底反套路,用一幕幕「飽和式救援」,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闡述,是一種偉大的中華文明式的浪漫,中華文明式的宇宙觀,
它用別具一格的立意,徹底否定了崇尚個人英雄的好萊塢文化輸入,徹底否定了崇尚自由主義的歐美文明的文化侵略。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流浪地球》的成功,吹響了中國優秀電影人對好萊塢電影全球霸權發起挑戰的第一次衝鋒號角,也敲響了好萊塢電影全球霸權的真正第一響喪鐘!
不必理會那些實為好萊塢買辦和精神美國人的「影評人們」的喧囂,他們早已經被一萬座行星發動機碾壓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