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記憶裡的西安市第26中學

2020-12-20 騰訊網

西安市第26中學地處城牆根下的碑林區建國路,是一座與西安事變紀念館隔牆相望的老牌公立名校。學校門口灰色的「東望樓」歷經了近80年的風風雨雨,培養出周邊無數學子。踏上進入校門的樓梯,一排銅刻的銘牌,一步一個腳印般記錄了這座學校成長發展的各個關鍵節點。

學校創建於1941年,當時為解決東北軍將士子女就學問題,先後受到張學良將軍舊部、楊虎城將軍及家屬的資助。在原東北軍張學良將軍兵營駐地和軍馬場上以六十七軍軍長王以哲將軍創辦的《東望》雜誌名稱創建了「東望學校」(包括現碑林區建國路小學),表達了東北軍將士想念回歸的思鄉之情。

學校首批教師全為東北流亡學生,首任校長當時只有19歲。 1948年,名醫韓新出資,在原東望學校校址上辦起了初中部,學校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韓新中學。

1952年2月,經西安市教育局批准,學校更名為「新華學校」;1952年9月,由西安市人民政府接辦,更名為西安市第六初級中學。

1956年8月,經市教育局批准,西安市第六初級中學設立了高中部,辦學場地與建國路小學剝離,正式更名為西安市第26中學,並沿用至今。

1997年,學校晉升為西安市重點中學。2000年晉升為省級重點中學。2007年晉升為省級標準化高中。2017年6月晉升為「陝西省普通高中示範學校」。

據校長劉俊博介紹:1958年的時候學校還只是三層小樓,老師的辦公休息都在一起。2012年,有關部門曾因為校園改造問題,考慮過拆除該樓新建。我們考慮一個學校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歷史沉澱,東望樓完整體現了那段歷史的記憶。便力主保護並籌集經費,於2014年將其改造,最大限度地恢復了學校當年的歷史風貌。

今天的26中學某種程度上已經和周邊的張學良公館、高桂滋公館等一起成為西安事變紀念建築群的一部分。國內外遊客經常在這裡拍照留影,張學良的家屬後人也曾來校走訪。學校現有的三棟教學樓,均以演變的校名來命名。其他兩座分別為韓新樓、新華樓,成為26中學辦學歷史的具體體現。

「名校+」工程: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2015年11月,上級領導的一次調研給26中一個嚴峻的挑戰:當時的西安市93中學區內學生紛紛出走,家長們捨近求遠,想方設法要把孩子送到別處去上學……

作為年底考核的一項硬性工作,必須幫助93中改變這種「群眾躲著走」的窘境。

隨後,在碑林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過問下,區教育局嚴謹做好頂層設計,26中創造性落實執行。2016年5月,26中與原93中簽訂了幫扶目標責任書,組成「精準幫扶型大學區」,率先在全市開始了精準幫扶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為快速扭轉93中發展薄弱的現狀,在市、區教育局的引領與支持下,26中找準短板,從人力、財力、物力上精準發力:將原93中學生混合統一編入26中班級;將原有教師,通過跟崗學習或見習,全部納入26中統一管理,教育教研、師資力量共享,共同提升,深度融合;通過走出去,定點加大宣傳力度等方式,改變了學校每年只能招收到一二十名學生的現狀。

老師達標了,學生併入了,分校校舍也不能空閒下來。但破舊的學校稱不上是一個好學校,改造成了26中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劉俊博說「想裝空調,電線不行,想增水壓,水管不行。本想簡單改造,結果一開始就變成了大工程。」近兩年,26中幫助分校申請了市區專項資金700萬元,完成了教學樓、辦公樓的整體改造提升,新建教學部室,購置教學器材,實施綠化改造工程,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通過一系列校園建設,不僅營造了高品質的教學環境和校園文化氛圍,還為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提升後的校舍資源不再閒置,26中將初三年級整體遷至分校校園,與本部同步建設、共同提升。

「一長多校」的深度融合管理模式實現了兩校統一謀劃、共同實施、同步發展,尤其體現在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方面。

西安市「名校+」工程實施三年以來,分校在校生人數由原來的30餘人增加至現在的700餘人。近兩年,分校中考升學率居碑林區公辦中學前列,有為數不少的學生考入老百姓心目中的高中名校。在26中的引領帶動下,已經初步摘掉了「薄弱」的帽子。

劉俊博說:「均衡是教育公平的基石,是破解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根本保障,也是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他認為,「名校+」工程找準了教育不均衡的病根,也找到了方法。不僅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輻射範圍,更拓寬了公辦學校的發展空間。如今26中分校學生回流和26中本部的顯著提升就是對「名校+」工程最大的肯定。

義務講解員:為80年名校交上滿意答卷

在26中,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並沒有因為緊張的中高考而形同虛設。

11月12日,碑林區首屆成語詩詞大賽成功舉行。參加本次比賽的一共有五支隊伍,賽前在校內開展了線上海選初賽,通過線上角逐,勝出的同學代表學校參加此次教育聯合體校際複賽。

本次比賽使用優學派答題系統,採用計時積分制,共分「同舟並進」「百舸爭流」「龍舸爭魁」三個環節,以必答、搶答和飛花令三種形式呈現。賽場上,選手們沉著冷靜,機智應答,在重溫經典詩詞的同時,也覓得了不少新知。

校辦副主任徐璐告訴記者:「人生自是有詩意,最是書香能致遠。與詩歌邂逅,如同徜徉在春之暮野。品讀詩詞,能感悟語言的詩意與浪漫。為傳承經典,弘揚文化,激發學生對文學的興趣,展現學生的個性風採和精神面貌,高二全體學生開展了以戲劇演繹人生,舞臺點亮青春為主題的語文學科課本劇表演。」

同學們以獨特的創意,華麗的服飾和精湛的表演徵服了在場評委和觀眾。劇本選材涉及廣泛,從中國古典文學到國外作品,從舊文新編到原創劇本,由古及今,深入淺出,給大家帶來了一場文學與藝術的饕餮盛宴。

高二(4)班表演的《昭君出塞》取材於歷史故事,情節曲折,表演具有感染力且極富哲理性。

高二(5)班的《鳶尾花》,同學們呈現出了社會大動蕩時代背景下一幕動人心弦的人生悲劇和滄海洪流中小人物的悲慘命運。

高二(3)班同學們帶來了《新琅琊榜》,精彩的演出,獨到的理解,引人入勝的情節設計,再現了這一沉冤得雪的動人故事。

臺上演員們真情投入,臺下觀眾們聚精會神。同學們從起初的漫不經心到後來的全情投入,是一次次利用課餘時間反覆排練的相互磨合,是一回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反覆修改劇本的精益求精,是一句句彼此之間的真心鼓勵。

徐老師說:「此次課本劇表演活動推進了學校的素質教育水平,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同學們藉助這個平臺發揮了想像力和創造力,展現了自我,提升了自信心,也從中體會到了世界經典文學的魅力,提高了創作能力,為高中生涯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據記者了解,中學生志願講解是西安市第26中學聯合西安事變紀念館啟動的一項特色志願服務活動,是學校實踐育人的一次積極探索,旨在促使學生融入社會、服務社會,承擔起弘揚紅色文化的重任。

12月12日,西安事變紀念館兩位館長為26中「年度優秀志願講解員」頒發證書,對他們的志願服務予以肯定。

作為一名義務講解員和青年志願者,黃金晨同學表示:能在西安事變紀念館這個平臺上提供志願服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傳播紅色文化,不僅是一份殊榮,更是一份義不容辭的責任。

表彰結束後,由教育聯合體高二年級志願者組成的義務講解隊,在各展廳耐心地為前來參觀的遊客講述每一件館內展品背後的歷史,幫助他們了解西安事變的前因後果、歷史意義、張學良將軍的人生歷程等。

東望樓下,張公館前,26中的學子們為紀念西安事變84周年的活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這座80年校慶前夕的名校,交上了滿意的答卷……

本報記者 史銘

相關焦點

  • 名校26中版圖又擴大啦 太乙路中學成西安市26中太乙分校
    2020年義務段招生入學馬上開始,近來,西安市太乙路中學附近的家長心情不錯,因為太乙路中學成為名校西安市26中的分校了!家長們高興地說:「太好啦,我們的孩子終於不用東奔西跑,在家門口就能上『名校』了!」。
  • 西安市第83中學排球隊榮獲「2020年西安市青少年排球公開賽冠軍」
    2020年12月7日晚,2020年西安市青少年排球公開賽在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圓滿落下帷幕。來自西安市男女共32支代表隊共384名運動員參加了本次比賽,經過3天的激烈角逐,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排球隊榮獲了本次西安市青少年排球公開賽男子甲組冠軍。
  • 讓陽光灑滿校園 讓自強成就夢想 奮進中的西安市第86中學
    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認可,是地處碑林區和平門外明勝路上的西安市第86中學的辦學宗旨。隨著西安市、碑林區兩級政府持續加大公辦初中教育質量提升力度,短短幾個月來,學校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但有了設施齊備的多功能部室、溫馨整潔的學生宿舍,還通過創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令師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工作學習狀態熱情飽滿。
  • 記西安市普通高中特色實驗學校——西安市車輛中學
    陽光訊(記者 張允鐸)西安市車輛中學始建於1962年,2003年晉升西安市重點中學,2007年晉升陝西省標準化高中,2020年被命名西安市普通高中特色實驗校。初中女足在2017年西安市青少年足球錦標賽中獲冠軍,在2018年西鹹新區第一屆校園足球聯賽中獲第一名,在2018、2019年灃東新城校園足球聯賽獲第一名;高中女足在2018、2019年西鹹新區校園足球聯賽中獲第一名,在2019年陝西省校園足球總決賽中獲第八名。
  •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宋思涵 榮獲「西安市十佳中學生」榮譽稱號
    近日,團市委、少工委聯合舉行了第十四屆「西安市十佳中學生」表彰大會,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高三9班學生宋思涵獲「西安市十佳中學生」榮譽稱號。此次十佳中學生評選是從全市中學生當中精心挑選,經過層層推薦最終擇優獎勵的。
  • 鄉村寄宿制學校的嬗變之路——西安市鄠邑區振華中學重煥新的活力
    12月22日,冬季的振華中學處處彰顯著 「熱火朝天」的景象。伴隨著 「我們都是追夢人」的音樂,一群年輕教師正在練習新編的工間操,課間休息的學生們開心的跳著不同花樣的竹竿舞,昔日沒落的農村校園又重新煥發出了新的活力。「從不足80名學生到現在的650餘名學生,短短的3年時間,我們迎來了生源回流的小高峰。」
  • 「名校+」新起點│西安市第七十中學藍田華胥初中教育聯合體成功...
    2020年12月23日,西安市第七十中學「名校+」教育聯合體藍田縣華胥初中簽約揭牌儀式暨「名校送培」活動在藍田縣華胥初中隆重舉行。蓮湖區教育局副局長張毅,西安市第七十中學教育聯合體校長徐林生,成員校西安市第二十五中學副校長梅小喬,藍田縣教科局黨委書記、局長何平郎,藍田縣部分「名校+」教育聯合體校長,以及華胥初中班子成員、家長和教師代表等共計80餘人參加。儀式由藍田縣教科局副局長榮利民主持。
  •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太乙分校掛牌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太乙分校掛牌   西安網訊:昨天,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太乙分校正式掛牌,太乙路中學學區義務段的孩子不用東奔西跑
  •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藝術遇見心理,用心孕育生命
    為更好守護兒童安全,助力兒童健康成長,11月26日,「讓愛在身邊」關注兒童安全文明出行主題公益活動,最後一站在碑林區舉行,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組織開展了心理劇展演系列活動。西安市碑林區第二十六中學副校長王永紅說。學生們通過自編自導自演,在歡笑和淚水中感受心理劇的療效,完成一次與自我的對話,緩減心理壓力。
  • 西安市第三中學以學為主培養未來菁英
    原標題:西安市第三中學以學為主培養未來菁英西安市第三中學創辦於1903年,原名「尊德中學」,至今已有117年的辦學歷史,2015年評為「陝西省示範高中」。學校先後與寶雞中學、鎮巴中學、丹鳳中學等10餘所學校籤訂友好交流和對口幫扶協議,輸出理念、傳授經驗,取長補短、相互促進。每年接待來自各省、市及省內參觀學習者300餘人次,承擔長安、周至等周邊區縣校長培訓研修。2018年底,承辦第25屆「全球華夏園丁大聯歡」活動,精彩的互動課堂,學生的優異表現,給來自國(境)內外的中小學華人、華僑教育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 「國培計劃」陝西省項目區縣中學校長班走進西安市第五十七中學...
    西安市第五十七中學位於「八水繞長安」的灞河之濱,毗鄰西安世園會景區,是一所花園式的綠色園林學校。這裡歷史積澱沉厚;這裡綠樹環繞,校內三個花園吐豔飄香,兩個紫藤長廊,繁花似海。  2020年12月18日下午,「國培計劃」陝西省項目區縣中學校長班一行50餘名校長來到西安市第五十七中學參觀交流,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李毅君帶領學校班子熱情接待了來訪客人。
  •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選擇合適學校 成就精彩人生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教育集團要辦成流淌愛國血液,傳承百年精神,擁有誠樸品格,適合學生成長的教育集團。這裡有熱情鑽研的築夢人,這裡有樂學善思的追夢人,我們不懈努力,砥礪前行,共做圓夢的事業!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教育集團總校校長 呂高願
  •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2020年中考擇校最強攻略
    學校簡介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公辦高中,省示範高中,報考代碼010205。   師資情況   學校有正高級教師3人,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75多人,碩士生研究生30餘人,省市各級骨幹教師50餘人。
  • 高中生生涯規劃認知現狀及需求分析——以西安市臨潼區華清中學為例
    張蕾本文通過問卷對西安市臨潼區華清中學高中生生涯規劃認知現狀及需求進行了調查分析,並結合學生訪談,進行了學校生涯規劃教育實踐思考,以期有效推進本地區高中生生涯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臨潼區華清中學地處西安市郊區,2015年開始探索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具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思考,致力於高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研究與實操。參與了陝西省重大招標課題《陝西省普通高中學生生涯規劃指導研究》,積極實踐,獲得了第十屆陝西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9年被評為第一批西安市特色校。
  • 巾幗風採|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教師夏春蓮
    用愛託起明天的太陽——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教師夏春蓮夏春蓮1972年3月出生,女,本科學歷,中學語文老師,自1990年從教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近30年的班主任生涯,她用自己的心血與汗水澆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愛崗敬業的光輝歷程。先後榮獲2016年碑林區「十佳班主任」與「百名優質服務先進個人」、2017年「西安市中小學優秀班主任」、2020年「西安最美女性」榮譽稱號。勤耕數十載,桃李滿天下,心血育芬芳,辛勤扶棟梁。
  • 2021年西安小升初家長看過來!西安6中VS西安26中,該選哪個?
    A:近日,有家長在咱們「內部VIP家長群」裡諮詢,6中和26中,到底孰強孰弱,今天小文就帶大家一探究竟!6中學校簡介 西安市第六中學,公辦,坐落於西安鐘樓西南側的五味十字大街,屬碑林區,建校於1937年,現為陝西省重點中學。
  •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注重學生健康成長
    為更好守護兒童安全,助力兒童健康成長,由新華網陝西頻道發起,陝西省公安廳交警總隊、西安市委網信辦、西安市公安局、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城管局等多部門聯合主辦的「讓愛在身邊」關注兒童安全文明出行主題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西安舉行。此次活動,西安市實驗小學、新知小學、後宰門小學、育英小學、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五校聯動,共同關注兒童安全。
  • 老師化身「學生」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提前演練入學程序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 在校門口,值班老師引導高三複課學生以一米為間隔有序進入校園隔離通道,測溫正常後方可進入學校 為安全有序地做好高三複課開學工作,3月26日下午,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舉辦複課防控演練。
  • 西安市經開第八中學開展「骨幹教師示範課」活動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陳逶)12日16日, 西安市經開第八中學開展冬季教學大練兵——「骨幹教師示範課」活動。活動中,12位骨幹教師分文理科進行了20分鐘的微型優質課展示,精準的定位、精煉的語言、精心設計的環節向全體老師吹響了關注微型課堂的集結號。
  • 西安市未央區成功舉辦第一屆成語詩詞大賽
    詩詞與成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詩詞豐富的情感與想像,精煉與形象性的語言,鮮明的節奏與韻律,成語精簡的語言裡蘊涵的豐富故事與哲理,是漢語特有的魅力和功能,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獨特的表現形式和文化遺產。中華五千年的浩瀚歷史中,成語古詩詞就像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文學藝術的星空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