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8》悄然開播了,當晚的播放量僅為66次,可能是節目創辦8年史上收視率最低的一天。本季節目組邀請李誕、王耀慶、王力宏等多位明星嘉賓的同時,也對賽制、考題等方面進行了調整,不僅提高了節目的觀賞性,還大大確保了比賽的公正性。
去年,「腦王」熱門候選人之一的黃明睿,僅因一次小小的失誤就慘遭淘汰,在此之前他與婁雲皓兩人皆為隊長,帶領各自的戰隊打贏了許多漂亮的比賽,而他自己更是沒有輸過一場比賽,結果卻因為自己的自負被「一局否定」,親手將陳小橋送進中國戰隊。
黃明睿的意外出局成為無數觀眾心中的遺憾,其中包括領隊攸佳寧和主持人蔣昌建,儘管事後黃明睿在個人社交平臺髮長文,表示「個人本賽季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失誤,是個可以接受的遺憾」,但依舊難以撫平網友內心的憤慨,紛紛將槍口對準了陳小橋和節目組。
確實,累累戰功都無法挽救一次失誤,黃明睿的遺憾說明了賽制的不合理性,「出局靠實力,晉級靠運氣」成為第七季最強大腦的主旋律,「時間不限、正確率不限」的比賽規則,讓那些靠實力贏下比賽的選手提前止步,而那些抓住規則漏洞的選手,則靠「多提交、多嘗試」的方法,腳踩著「運氣」二字晉級比賽,真不知道這樣比賽的意義何在?
據悉,去年的賽制和比賽規則都是攸佳寧和薛兆豐兩位領隊制定的,科學領隊施一公也曾在節目中了,間接指出過賽制的漏洞,並為了彌補漏洞,強行要求穩坐冠軍寶座的婁雲皓戰隊出戰,否則不會將「腦王」殊榮投給他們,哪怕得到的話也是勝之不武。
或許是輿論的壓力,也可能受施一公教授的啟發,在《最強大腦8》的首期節目中,攸佳寧首次談及賽制問題。
「腦力天梯榜」是攸佳寧設計的,也是節目史首開的末位淘汰體系。賽制要求每輪比賽選手根據挑戰結果,得到或扣除相應積分,並按照當前累計積分更新榜單,整季不定期進行鎖榜,每次鎖榜累計積分排名末位的X位選手淘汰,全部賽程結束,依然佔據天梯榜前六席的選手,共同角逐本季腦王獎盃。
排名越靠前就越安全,反之則越危險,在某種程度上保護了那些真正有實力的選手,避免出現去年強者因一次失誤就慘遭淘汰的局面,以「多輪決勝負」替代「一局定生死」的全新賽制,讓觀眾對這季的比賽充滿了期待。
攸佳寧在介紹「腦力天梯榜」時,表示:「這是一款積分可以累積的全新體系,最後只有積分最多的前6名選手才能獲得「腦王爭奪戰」的資格,也就是說這一季比賽,我們就不會淘汰那些只是因為一場比賽發揮失誤的選手,最終留在榜單上的選手,也不可能再是那些只靠運氣的選手。」
「不會淘汰那些只是因為一場比賽發揮失誤的選手」這句話多麼像是在說去年的黃明睿呀!去年有多少人是因為運氣好而晉級比賽的,又有多少原本有實力的選手抱憾離場,如果去年用的就是這款積分累積的「腦力天梯榜」全新賽制,黃明睿也就不會被淘汰,攸佳寧的解釋疑似在為黃明睿「正名」。
除了賽制的變動,原先定位賽的「數字華容道」也換成了全新的「玲瓏拼圖」,選手需要將9塊不規則的透明碎塊,無縫拼接至邊緣不規則的底盤中,完成耗時越短分值越高,未完成的計0分。
當然最強大腦的舞臺上永遠不缺挑戰,為了讓更具實力且自信的選手更快凸顯,「燒腦俠」在賽前來了場「天梯風暴」,選手自由選擇是否接受比賽中的這場「風暴」,若接受且按要求完成比賽則積分增加50%,如若失敗則積分減去50%。最終全場僅有潘必睿一人接受了這場「風暴」,雖然不是第一個完成比賽的,但他卻比滿分出線的第一名還多出29分,獨佔鰲頭。
在「腦力天梯榜」的賽制中,實力越強的選手爬得就越高,他們往後的安全係數也就越高,另一方面受最終名額的限制,那些排名中等偏上的選手,也會在適當的時機劍走偏鋒搶佔前六的名額。「衝、歇看形勢,排名靠自己」的賽制,不僅增加了比賽的激烈性,也讓那些真正的王者有了敢拼敢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