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系列最後一部史劇讓我們足足等了好幾年,意外的是這最經典也是最重要的一段歷史,名字卻由「帝國」改成了「賦」。
「帝國」隱含著史詩般的氣質,而「賦」則更多寓意著情感的描述,只此一個字就讓電視劇的氣場跌了一大截。
氣場不在了,單從電視劇本身的品質上來看,《大秦賦》還是值得誇讚一番。
戰爭場面宏大,對於歷史資料的考量認真,而演員的演技更是精湛出色。豆瓣評分8.7起步非常不錯。
首播的前幾集《大秦賦》就上演了一波壯觀的戰爭場面。遠景的宏偉搭配近景精緻的道具服飾,瞬間把觀眾帶回到2000多年前。
其中士兵的服飾也非常的考究,外形完全貼合先秦的設計,濃密的鬍鬚整齊的方陣,簡直就是活體的「兵馬俑」。
服裝顏色上也非常的考究,經典的「黑紅」搭配讓整體畫面頗具質樸和歷史感。
從首播的前10集來看,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完全成了最核心的角色。因為秦王的頻繁更替,而嬴政年幼,所有的看點都集中在了呂不韋一人身上。
根據前幾部的劇情來分析,《大秦賦》應該走的是歷史正劇向,而這一時期的故事早已經被無數次的翻拍。
作為觀眾來說,大秦的這一段歷史早已經耳熟能詳,那麼《大秦賦》如何能夠打動觀眾,就要在演員的演技方面下足功夫。
《大秦賦》主角秦始皇這個角色是由張魯一飾演。因為整體78集的龐大體量,張魯一出場的次數還不算多,演技也算中規中矩。
其中朝堂上揮秦王劍斬殺辱母之人時的激憤狀態算是一個小驚喜,這也為嬴政後期暴躁的心態埋下小小伏筆。
而呂不韋這個貫穿故事核心的重要人物在前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實話說,影帝段奕宏出演呂不韋還真是意料之外。縱覽段奕宏作品生涯,大多都是以完全正面形象在詮釋角色。
從《士兵突擊》到《我的團長我的團》都是以士兵的想像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烈日灼心》中段奕宏飾演的警長與鄧超之間的心理戰更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而呂不韋在史冊中的記載算是一個褒貶不一的政客形象,非正非邪的人物設定其實對於演員塑造來說難度非常之大。
段奕宏的呂不韋應該算是他演員生涯的一次轉型之機。因為他確實演出了其他「呂不韋」無法企及的深度。
1986年,香港ATV電視臺曾經播放過一部經典電視劇《秦始皇》,劉永飾演的秦始皇不算出彩,但王偉飾演的呂不韋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於內地觀眾來說,王偉最重要的角色無疑就是1996年《笑傲江湖》中的嶽不群,時至今日一提嶽不群幾乎觀眾腦海中都會浮現出王偉剛毅的臉龐。
王偉飾演的呂不韋也算是眾多演員中最具陰謀心的一個,他把陰險狡詐表演到了極致。
1998年,陳凱歌曾導演過一部作品《荊軻刺秦王》。因為故事中心偏移到荊軻刺殺情節,所以呂不韋的戲份並不算重,只能算是配角。
當時秦始皇的角色是由李雪健來飾演。陳凱歌尋覓了很久也沒能找到一個完美的呂不韋形象來搭配李雪健,最終自己親自上陣把這個配角給拿下了。
《荊軻刺秦王》大部分根據野史拍攝而成,更具傳奇色彩。其中李雪健的秦始皇不僅暴虐而且猥瑣,簡直顛覆了觀眾對嬴政的認知。
而陳凱歌毫無存在感的演技幾乎成為眾多「呂不韋」中最爛的一個。
同年是出自野史改編,2001年有兩部作品就顯得格外引人注意。
《呂不韋傳奇》中張鐵林飾演的呂不韋充分發揮了野史的趣味性,把張鐵林定位成了一個情場高手。
其中呂不韋與趙姬(寧靜飾演)的一場感情戲尺度極大,就算放到今天都讓人忍俊不禁。
張鐵林版本的呂不韋可以算是眾多版本中最風流的一位。
同年另一部備受矚目電視劇就是《尋秦記》,作為國內早期最為重要的穿越題材網劇,當時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然《尋秦記》口碑褒貶不一,但是呂不韋(郭峰飾演)的演技確實徵服了很多觀眾。
這位TVB的老戲骨把呂不韋演的活靈活現,論謀權詭計堪比當年王偉版本的呂不韋。
郭峰版本的呂不韋也成為了觀眾心中最形象的一位。
距離我們最近的一版則屬2019年上映的《皓鑭傳》中聶遠飾演的呂不韋了。
作為製片人的於正把《皓鑭傳》中的呂不韋塑造成了一個頗具商業氣息的人物,甚至有點自己筆下唯美的氣質。
聶遠版本的呂不韋精通商道,低買高賣營銷策略高人一籌,再加上頗具現代氣息的人物感,讓呂不韋的整體感覺更側重於商賈。
《大秦賦》中段奕宏的表現又如何呢,簡直絕了!
只此一個畫面就讓五位老前輩甘拜下風!段奕宏把呂不韋在前期捨命下賭,臥薪嘗膽多年,最終拿到宰相之位時的竊喜之心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
這一個出身商賈的低賤之人,能夠靠著自己的遠見與學識完成人生逆轉,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在秦莊襄王面前,他始終如一,耗盡錢財全力輔佐,堪稱忠義之臣。
在幼年嬴政面前,他又豁達胸襟,處處體貼照顧,堪稱良師。
在太后華陽夫人面前,他權謀算盡,面露奸詐之色,冷酷無情。
而在趙姬私下見面之時,段奕宏微顫的嘴角和上挑的眉眼中又隱含了眾多調情之意。
初登宰相之位帶兵伐周天子之時,段奕宏朝內玩弄權謀,一副沉穩老練的面孔。而戰場上的全面大勝,又突顯呂不韋的運籌帷幄。
段奕宏不愧是「千面演技派」,把一個內心感情錯綜複雜的歷史人物演繹的相當完美。
客觀的看待《大秦賦》,它仍有許多的不足之處。
首先來說,幼年嬴政的年齡設定就與歷史不符。《大秦賦》的嬴政從趙返秦之時大概13歲左右,而電視劇為了營造一個少年備受欺凌臥薪嘗膽的嬴政形象,硬是把角色年齡老化了。
無論是身高還是成熟度,這一版本的嬴政感覺足有18、19歲的樣子。
雖然道具飽和度高,但是人物角色的對白卻稍顯乏力,沒有年代感。對比幾個老版本的經典作品,《大秦賦》在臺詞方面還是太現代化了,少了那麼一點韻味。
偶爾拽出的幾句「辭曲」其實並不能讓觀眾有代入感,相反更具古樸典雅的對白才是人物形象樹立的根本。
觀眾對歷史人物不同的鑑賞能力,導致歷史劇都會在褒貶不一的口碑中確立自己的位置。
有的被人遺忘,有的卻成為了經典。無論這一部《大秦賦》最終口碑如何,段奕宏的呂不韋形象算是根深蒂固了。
而你心目中呂不韋的最佳人選又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