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算是今年上半年最火熱的綜藝了吧,在開播前就引發大量關注,30位姐姐聚集在一起,這不就是大型的真人版《後宮甄嬛傳》嗎?所以觀眾們都搓手期待。
不過隨著節目的播出,浪姐反倒有了高開低走的頹勢。甚至有人認定,《浪姐》這是爛尾了呀。
於是芒果為了挽回收視率,再次出動百萬後期剪輯手,扔掉了「姐妹情深的劇本」,花少2.0版正片正式上線。
既然都開始了,那拿誰來做文章能獲得最大關注度呢?那鐵定是有過「大型團戰經驗」的寧靜老佛爺了,畢竟這位姐姐可是親歷過花少的「亂戰」,還沒傷到皮毛。只要寧靜一作妖,這收視率不就來了嗎?
於是我們就在節目裡看到了這樣的鏡頭:四公分組時,寧靜想要促成和鄭希怡的再次合作,可是我們卻從鏡頭裡看到了,寧靜跟組員說「挑希怡」,但肢體動作卻是一再搖頭。
然後就有唇語十級學者由這個動作發現,寧靜的唇語說的是「不要希怡」。
哇,這個本事,顯微鏡都沒你厲害。
然後我們還從鏡頭裡看到了當藍盈瑩加入寧靜組時,寧靜在後臺採訪的皮笑肉不笑。但凡節目組不想找事兒,把這個笑剪掉就是了,人家偏不,切掉效果可就沒了。
另外五公雖然還沒播出,但是路透的淘汰名單已經出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信息被路透出來,寧靜當場發飆了。這個信息是不是節目組為了五公收視率有意放出,大家就自己體會吧
雖說「藍盈瑩加入寧靜組」一事確實帶了一波節奏,不過藍盈瑩和鄭希怡的粉絲加起來都沒有寧靜的路人粉多,眼見著這樣撕,撕不出成效,節目組就啟動方案2,把眼光放在了張雨綺、伊能靜、和黃聖依這幾個不好惹的姐姐身上。
伊能靜不用講,僅是讓她坐在鏡頭跟前,不用引導她說什麼,她就能不知不覺說出一些「惹禍上身」的話。
張雨綺的暴躁脾氣更是好發揮,在單人採訪裡,張雨綺經常提到伊能靜年紀大。這種話剪出來一次叫「真性情」,但是節目組起碼得剪了她吐槽「伊能靜年紀大」三次,次數一多可就顯得「情商低」了。
而且在《浪姐》加更版,張雨綺和黃聖依之間的對於訓練時戴不戴沙包的爭執,也剪了出來,意圖在黃聖依淘汰前再潑一盆髒水,這也太慘了。
萬茜小組在排練舞蹈時,金晨因為拍戲一直沒能和大家一起訓練,萬茜在採訪時也表示自己很著急,大家還沒有合到一起過。但事實是金晨在劇組也有練習,並且人家只是走了兩天而已。
再加上萬茜在社交平臺放出過團隊練習的視頻,視頻裡金晨缺席,於是芒果臺也藉此暗戳戳地帶了一些「萬茜排擠金晨」的新聞,下一場的五公兩人還是一個組,不知道後期又會剪出哪些精彩呢?
最新更新的《浪姐》,為五公選組,簡直就是大型修羅場,每個姐姐的話和行為都值得細品。
這些爭議性的鏡頭一放在節目裡,還果真帶來了一些話題效果。於是,節目組徹底放棄了之前的風格,磨刀霍霍搞事情。
節目組為了話題熱度,把原本的《還珠格格》剪成了《甄嬛傳》,姐妹不再情深突然開撕。為此也失去了前期鋪墊的口碑,這樣真的值嗎?
大概是被前期的話題度和關注度蒙蔽了雙眼,節目組明顯病急亂投醫,真正讓節目組熱度開始下降,讓大家越來越覺得節目無聊的原因,是在於無盡的劇透啊。
一公的時候,二公三公的結果就已經出來了,三公的時候四公的淘汰人選就被劇透出來了。
既然大家已經知道了結果,在觀看節目時帶給自己的新奇度自然會下降,現場的情況和意外也已經提前得知,自然沒有了拆盲盒般的驚喜。之前芒果的《歌手》也是提前錄製,怎麼就沒被走漏風聲呢?
《浪姐》的排名不服人心也是一個重要的點。大家看了節目,自然可以看出誰的實力好,誰大概會在排名的前列,誰又是真的比較拖團隊的後腿,但是每次觀眾喜愛度一出來,都和大家預測的差距較大。
先不論節目有沒有做票,就這500個現場觀眾來說,網友也全體質疑他們的審美。
一場公演看下來,自己認為發揮最棒的小組,反倒是倒數排名還要淘汰人,認為表現一般的小組反倒拿了個高票,看個節目還不夠讓自己生氣呢,自然也就棄了這個綜藝。
還有一點讓大家很是不解,既然節目組已經請了500位浪花現場觀看,那你這個座位就好好安排唄,結果讓人坐在舞臺兩側,浪花根本看不見姐姐們做的一些花樣動作和造型。
其實後面的公演中也能看出來,從三公伊始,姐姐們就已經加入了向兩側觀眾互動的舞蹈動作。
花樣年華組特地走到舞臺的兩側,給觀眾跳了一段。彩虹節拍更是飛奔到臺下,用彩帶和觀眾互動。今天最新更的節目裡,張雨綺組更是跑到臺下舞獅,這也太拼了。
接下來的五公,姐姐們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在口袋裡裝了巧克力和牛肉粒,在和觀眾互動時,像分給小孩子一樣撒向觀眾席。這個拉票方式也真是逼的姐姐們沒辦法了。
另外,賽制也逐漸令人無語化,開始時讓排名靠前的姐姐有特權優先組隊吧,我們也就慢慢接受了,但是後面直接鎖隊了,這是什麼意思?鎖隊的小組經過了一次公演的磨合,再合作肯定會更加順手,這不就是讓強者更強,而弱者只能淪落在隊尾嗎?
節目組不從這些問題上著手,反倒是靠搞事吸引眼球,為了熱度扔掉開始的口碑。三十而立,乘風破浪,一開始的節目初衷有多好,怎麼播到最後非要用以「宮鬥」的方式收場呢?
很明顯,節目一開始是想做一個有深度、高口碑的節目。為了讓大家全方面的了解到姐姐們的訓練日常,以及私下和諧的氛圍,節目組還借鑑了《青你》,通過公寓派對、小組聚餐等方式,打造出不錯的「姐姐群像」,很多觀眾都為之動容。
於是我們看到大碗寬面組的有趣和諧,看到了阿朵和袁詠琳惺惺相惜的友誼,看到隊友淘汰時,萬茜背後流淚的傷心模樣;看到王智淘汰時,王麗坤第一時間趕回宿舍尋找王智的落寞身影。
難道這些鏡頭不好看嗎?吸引不了觀眾嗎?要知道五公復活返場時,阿朵可是獲得了全場的人氣王。
而阿朵就是在日常訓練和隊友的相處中,以個人魅力贏得了觀眾的人氣,有人格魅力的姐姐,不用靠「撕」,照樣可以被觀眾看到。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已經開始了招商,若是以「開撕」的方式結束,哪位姐姐還敢來參加節目?到底是來「翻紅」還是「翻車」,估計也要重新考量了。
你認為《浪姐》爛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