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9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欒藝偉 靖江市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覆蓋每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
為進一步加強《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加深廣大群眾對《民法典》的認識和理解,推動《民法典》飛入尋常百姓家,9月9日上午,靖江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燕萍來到濱江新區富陽社區開展《民法典》宣講活動。50多位社區居民參加活動。
陳燕萍首先系統介紹了《民法典》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義。《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它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隨後,陳燕萍著重圍繞民法典主要亮點內容向居民們作了深入解讀。
「民法典與我們每個公民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經濟活動息息相關,比如一個人將自己養的寵物狗遺棄,這條狗在流浪期間咬傷其他人,那麼這個狗主人要不要承擔責任呢?」
宣講過程中,陳燕萍通過以「典」說法,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胎兒享有繼承權、緊急狀況下臨時監護、房屋買賣、房屋租賃、高空墜物責任承擔、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債務的認定、離婚經濟補償、遺贈撫養、用益物權新增居住權、遺囑訂立、遺產繼承等與居民切身利益相關的民法典條文,通過通俗易懂的講解,推動民法典進一步貼近實際,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
宣講結束後,群眾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這場民法典宣講內容生動,意義深刻,讓大家對「民法典是人民權利的宣言書」這句話有了更加直觀深入的理解,也進一步激發了廣大群眾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熱情。
▌本文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或抄襲,如需轉載,請通過向本公眾號後臺並獲得授權
原標題:《陳燕萍:走進社區宣講《民法典》 「典」亮百姓生活》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