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生老病死在正常不過了,每天都會有人因為嬰兒的出生而感到喜悅,但是也有人因為親人的死亡感到悲傷。
生老病死是常態
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嬰兒誕生,但是也有人在逐漸老去,其實生老病死是人類的常態,但是對於死亡,卻沒有人能夠平靜對待,畢竟我們都有感情。但是在日本卻有一個女子,選擇用「安樂死」,用微笑的方式,離開人世。
安樂死的主人小島
這名選擇「安樂死」的女子,名叫小島,從小父母就離異,雖然父母離異,但是父母給她的關愛都不曾減少,在父母的照顧下,小島健康成長,活潑開朗,成績也十分優秀,最後她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韓國首爾大學,然後出國到韓國讀大學。
畢業後的她,全心投入到工作當中,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她,每天基本都是三點一線,上班、下班、回家,完全沒有空談戀愛,也因此,直到45歲的她,還是單身狀態。在45歲這年,她經常感到身體不適,但是她沒有太過於在意,因為她覺得這可能跟她長期工作導致過於疲勞,為了調理身子,能讓自己有更好的狀態,所以她選擇了離職,這些年工作所積攢的錢,也足夠她花費了,她離職後,度過了3年快樂時光,而這三年裡身體也沒有任何異樣。
患上多系統萎縮病
48歲的她在檢測身體時,被檢測到患有多系統萎縮病,患上這種病的人,會逐漸失去技能,而且在當時這個病是極其難治癒的,所以這對於小島來說,無疑是個致命的打擊,小島心死如灰的覺得:如果活著不能動,還要依靠呼吸機活著,那麼人生還剩什麼意義?但是現在想這些也於事無補,於是她回到了親人身邊,共度剩下的時間。
絕望的活著
回到家中生活的她,慢慢的開始出現一些問題,拿東西的時候總會掉落,走路的時候摔倒,到後來越來越嚴重,她變得越來越厭倦自己,又無能為力,好在有兩個姐姐給她加油,給鼓勵,讓她有活下去的勇氣。但是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她的病情一日不如一日,有一天她醒來,發現自己全身都無動不了,連根手指頭都無法動彈,隨後她就被兩位姐姐送到醫院,最後她被插上導管,戴上呼吸機,只能終日躺在病床上。
每當她一個人的時候她都會感到深深絕望,她很透了這樣的生活,每天除了躺著,不能做任何事情,活著除了拖累兩個姐姐之外,沒有任何意義,每當想到這些,她都覺得與其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算了,於是就產生了「安樂死」的念頭。
接受安樂死
她跟兩位姐姐說了一下自己想要安樂死的想法,但是遭到兩位姐姐極力反對,因為她們覺得,人只要活下去,就會有希望,但是躺在病床上的是小島,而不是她們,她們無法體會到小島的痛苦,最終在小島的再三哀求之下,兩位姐姐只能答應她的請求,於是帶她前往瑞士。
接受了安樂死之後的前一天晚上,姐妹三人一起聊天,她們都隱藏著自己的情緒,聊著以前的陳年往事,痛苦切快樂著,她們聊了很久,樂此不疲,痛苦且快樂,因為她們都明白,這將是最後的共聚時光。
終於在第二天,當藥劑注射到小島身體時候,她的臉上有種如釋重負的表情,從注射前的清醒,在到離開,僅僅用了四分鐘,這四分鐘雖然說短,但是對於小島的兩位姐姐來說,顯得很漫長,她在微笑中永遠的閉上了雙眼。
總結
死亡似乎是一件很讓人避諱的事情,人們總是避而不談,就好像我們一直在長大,一直在學習,但是唯獨沒有學,要怎樣面對死亡,而小島面對死亡的勇氣,正好告訴我們死亡並不可怕,當一個人得了絕症,不可治癒的重病,只能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滿導管,靠著呼吸機活著,那樣的活著是不是太可悲了,而「安樂死」對他們來說,是不是更體面呢?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區評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聯繫作者,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