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電影可以沒有票房但一定得有口碑,《我和我的家鄉》做到了票房和口碑齊飛。
電影由五個單元劇組成,導演分別是寧浩、陳思誠、徐崢、鄧超和俞白眉、閆非和彭大魔。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
《我和我的家鄉》要表達的是同一個主題,五個單元劇不但風格迥異,還做到了各有千秋,實在是國慶長假期間的觀影盛宴。
《神筆馬亮》作為這五部曲的終章受到了很多觀眾的稱讚,能夠被那麼多觀眾認可,首先就得說一說導演閆非彭大魔了。
2018年《西虹市首富》上映,沒人能預想到這樣一部竟然首日就破2億,7天過了9億,最後的票房更是驚人的25億!導演用成績說明王多魚的那句「我是億萬富翁,我攤牌了」並不只是電影之中的臺詞。不只是在電影裡的除了臺詞,還有西虹市影業。
現實存在的「西虹市影業」投拍的電影就是《西虹市首富》當然還有這一部《神筆馬亮》。
閆非彭大魔錶示希望以後做的電影裡,各種好玩的,奇妙的人、奇妙的事都發生在這個城市裡,最好是能創造一個「西虹市宇宙」。
從「西虹市影業」出發的話,就是拍出更多更好的電影。
那麼令人歡樂大笑的喜劇電影對於導演來說是什麼呢?
閆非彭大魔說過:喜劇對我們來講是帶給大家快樂的一件事,它既不是教科書也不是藝術品,它是大家的開心果,它能給人帶來快樂。如果能引發一些思考,就是很完美的一件商品了。所以這個電影,我們是奔著完美去做。然後在做的時候,就在思考如何讓電影的每一個點做到可以讓每一個觀眾去貼合自身,產生聯想。有一些是很自信的,但是也有很多嘗試和挑戰,因為我們也必須不斷地去改變與創新。
很多喜劇電影會因為喜劇張力過多過量反而傷害了故事的整體敘事,給人一種為了搞笑而搞笑的不適應。
閆非彭大魔導演卻始終秉承著:包袱是為了故事而存在的,先有故事再有包袱,絕對不能本末倒置。所以他們是致力於先講一個好玩兒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有一個好玩兒的人物。最好的包袱就是人物所建立起來的角色喜感,這種包袱就像是已經存在人物性格裡,然後他做出什麼行動說出什麼話,觀眾都會覺得很好笑。
《神筆馬亮》當中就是如此,包袱始終沒有脫離人物,笑點也是服務於劇情,每個角色帶出的搞笑自然而又合理。
電影講述了一個前程似錦的畫家瞞著妻子非要回家鄉建設的故事。
沈騰用其獨特的喜劇張力把馬亮這個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因為不得不瞞住妻子而笑料百出;馬麗扮演的強勢妻子,在劇中卻一直被蒙在鼓裡,最後抽絲剝繭發現真相還有點「破案」的意思;魏翔、張一鳴、辣目洋子等配角同樣是發揮亮眼,有不少名場面的出現。
和其故事相比,針對同一主題《神筆馬亮》表達的立意很高,之前四個大多跟「溫飽」有關,而《神筆馬亮》上升到「美育」,誰說農村不需要美?
《我和我的家鄉》這樣一部好電影,可是不容錯過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