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袋袋鼠 編/米小粒
隨著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盤踞在中國長達14年的日寇被逐出這片土地,不過緊接而來的便是國民黨單方面悍然撕毀和平協議,進攻解放區,飽受戰爭蹂躪的近代中國終於迎來了黎明曙光。只是,解放戰爭放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極其龐大的體量,兩黨加起來擁有著接近千萬軍人,再加上涉及嚴格的政治審查制度,使得這一題材在國產電影中相對較少,但依舊有一批相當優秀的作品,為喜愛戰爭片的觀眾所稱道。
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盤點幾部經典的解放戰爭電影吧。
01.《大決戰》系列
即使過去了近30年,《大決戰》系列依舊是解放戰爭題材電影的鰲頭,它以三部的片長與宏偉逼真的氣勢分別講述了解放戰爭中遼瀋戰役、淮海戰役與平津戰役這三次決定性的偉大戰役,得益於八一電影製片廠根正苗紅的基礎。《大決戰》動用了13萬軍隊參與拍攝,儘可能地反映出當時的場景,後來許多電視劇如《亮劍》等都使用了電影中的一些大場面鏡頭。這樣宏偉的場面,恐怕現在正在熱映的《八佰》都望塵莫及。
更難得的是,電影並沒有將偉人們塑造得高高在上,而是將他們貼近人民,生活簡樸的特性展現給觀眾,不得不說,在拍攝此類大部頭電影時,舉國動員的體制有著難以比擬的優勢。
02.《建國大業》
2009年上映的《建國大業》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電影中匯聚了唐國強、張國立、陳坤、許晴、劉勁等100多位實力派演員,以半紀實的手法,既再現了歷史事件的真實性,又有著戲劇張力,最終,《建國大業》口碑爆棚,拿下了4.3億的票房成績。可惜的是,此後的模仿者《建軍大業》與《建黨偉業》無一及得上它,逐漸開始走下坡路。
03.《集結號》
不同於眾多同行將鏡頭對準偉人,以大遠景描寫戰爭的手法,馮小剛執導的《集結號》以解放軍隊伍中的普通人為主角,講述了解放戰爭期間,九連連長穀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當戰友一個個陣亡,穀子地對號聲是否響起心存疑問,他發誓要找到真相的故事。
片中雖然有著張涵予、胡軍、鄧超、廖凡、王寶強等大牌演員,張涵予、胡軍、鄧超、廖凡都是影帝級的演員,連帶他們一起,所有人的片酬加起來都只有100萬元,對於本身片酬都很高的演員來說,可以說為這個劇都捨棄了很多。能把這些人攛到一起,導演馮小剛厲害了!製片人將八千萬的成本幾乎全部用來搭建場景與製作道具,這也使得電影顯得極為真實,最終得到觀眾的認可,拿下2.6億元的票房。
04.《智取威虎山》
《林海雪原》的故事對任何一個略上年齡的中國人來說都不算陌生,由於特殊的歷史時期,全國只準上映樣板戲的緣故,楊子榮的故事重複了無數遍,早已成為一代人的記憶。而香港鬼才導演徐克在看了相關京劇後,排除萬難拿下改編權,終於將解放軍一支驍勇善戰的203小分隊與在東北山林盤踞多年的土匪座山雕鬥智鬥勇的故事重新搬上銀幕,張涵予。林更新、梁家輝、餘男等演員的傾力出演,年輕一代的觀眾也對東北解放軍是如何在國民黨軍隊窺伺下,剿滅為害一方土匪的決心有了新的認識,可以說,《智取威虎山》是近年來最好的主旋律電影之一。
上述的這些經典解放戰爭電影中,相較於正在熱映的《八佰》你更中意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