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驅逐艦
進入2020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艦隊頻繁打著「自由航行」 的旗號,開始在黑海、波羅的海地區巡邏甚至進行大規模海上軍事演習,美軍驅逐艦甚至一度行駛到距離克裡米亞半島僅有10餘海裡的地方,即便俄羅斯派出軍艦、戰機進行攔截,但是在美軍驅逐艦越境前,俄軍也只能採取口頭提醒、機動阻攔的方式進行攔截。2020年3月25日,俄羅斯一架蘇27戰機在克裡米亞附近海域監視北約艦隊時墜毀,迫使俄羅斯決定採取更有效率的攔截方式,阻止北約軍艦侵入俄羅斯領海。
蘇34戰鬥轟炸機投擲航彈
而根據俄羅斯RT新聞社在9月16日報導的消息,俄羅斯國防部準備對相關法案進行修改,決定在攔截未經許可已經越境或者準備越境的飛機、船隻與陸上交通工具時,俄軍戰機或者軍艦、裝甲車輛可以動用致命性火力進行回應,首次規定可以使用火炮、火箭彈進行警告性發射,俄軍戰機可以在越境軍艦前方投擲重磅航空炸彈進行阻攔。今後俄軍執行攔截軍艦任務的戰機,都將會配備一定數量的航空炸彈,對美軍所謂的「自由航行」進行回擊。
FAB系列航空炸彈
目前俄羅斯軍方的倉庫中儲存了大量FAB系列高阻航空炸彈,這種高阻炸彈採用了粗短的外形設計,適合裝備在轟炸機的內置彈倉中。高阻炸彈相較於流線型的低阻炸彈擁有裝藥量大、製造成本低廉的優勢,這種炸彈前後部採用鑄鋼件、彈體與尾翼採用鋼板卷焊而成,非常適合大批量生產與存放。俄羅斯倉庫中許多高阻航空炸彈都即將過期,與其花錢進行銷毀,用來對付攔截美國軍艦再合適不過了。
受損的美軍驅逐艦
現代軍艦大多放棄了厚重的裝甲,外殼相較於二戰時的巡洋艦、戰列艦薄了許多,這意味著很容易被航空炸彈炸毀,即便是俄軍將航空炸彈投到驅逐艦附近,在沒有直接命中的情況下,近失彈產生的衝擊波已經能夠對艦體造成嚴重傷害。並且美軍驅逐艦安裝了許多精密且昂貴的雷達電子設備,一旦被近失彈的衝擊波摧毀,動輒需要花費上百萬美元來修復,這樣一來,美國軍艦在俄羅斯附近海域進行「自由航行」的勢頭將被遏制。
俄羅斯軍艦攔截美國驅逐艦
除了由戰機投擲航空炸彈空襲外,俄羅斯軍艦在攔截北約軍艦時,將不再只依賴機動阻攔的方式,只要艦長認為北約軍艦有侵入俄羅斯領海的意圖,俄羅斯軍艦可以直接開炮或者發射反潛火箭彈、深水炸彈,利用近失彈效果對北約軍艦造成傷害。並且俄軍使用的是無制導炸彈與炮彈,落點很容易受到天氣影響,一旦「不小心」直接命中北約軍艦,俄羅斯軍方也只能用認定這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