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期
作者:盧曦
兩年前的一天,香港銅鑼灣,我採訪喜運佳鐘錶行老闆蔡加贊。
蔡加贊是香港「玩具大王」蔡志明的獨子,家族財產超過百億。因為相貌英俊,當時的女友(如今的太太)又身在娛樂圈,他被香港八卦媒體窮追不捨。
公司團隊積極地張羅財經媒體的採訪,希望蔡加贊以一個「企業家才俊」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
那天正是旗艦店開業,豪門公子事事勤勉、待人親和。忙到傍晚時分面對記者,他努力表現出興致盎然的樣子。他禮貌地端坐在沙發上,說話時微微前傾,雖有助手在,他還是費力地用一些「國語」回答問題。
剛剛過去的今年8月,我經過銅鑼灣時喜運佳正在裝修。過去兩年喜運佳不緊不慢地開店,並按計劃進入了內地城市廈門。然而,搜索「蔡加贊」的時候,出現最多的還是他的私人生活。
含著金湯匙出生,創業路也並非鮮花鋪就。
父親
蔡加贊出生於1986年,名片上有許多頭銜,除了各種董事,他還在內地一些城市的政界掛名,這主要歸功於他成功的父親。
父親蔡志明是潮汕人,出身貧寒,從一個玩具廠的推銷員做起,白手創業。挺過上世紀七十年代石油危機下的經濟低潮,一步一步拿下美國大客戶,把工廠開進中國內地,搭建起橫跨玩具、醫療、地產的商業帝國「旭日集團」。
為人稱奇的是,2007年內地多家玩具廠被曝「鉛超標」,美國玩具巨頭美泰嚴厲要求召回。廣東多家玩具工廠因此破產,甚至有老闆絕望自殺。而蔡志明主動報告自家工廠問題,化危為機,竟在風波之後贏得更多訂單。
這位「玩具大王」親自出現在兒子新店開幕酒會上,與商界老友寒暄,百億豪門父子合力為這家小小的表行打拼。蔡加贊有幾位能幹的姐姐,但作為獨子,他從小就被整個家族寄予了最殷切的期望,盼著他繼承家業、發揚光大。
「我爸是個很好的人。」說這句話的時候,蔡加贊表現出的敬畏大過了崇拜。
蔡志明對兒子要求非常嚴苛,蔡加贊從小就被扔到玩具廠摸爬滾打。留學去了國外,暑假一返港,就必須去旭日集團做暑期工。做玩具模具、跟流水線,還要學算帳、做會計活。
在美國,蔡加贊讀的是南加州大學政治系。「政治和經濟是相輔相成的,我一心是想打理家族生意。」 二十出頭時,他還是個循規蹈矩的小孩,老老實實準備接班。父親催他早點回來,他就提前半年完成了學業。
從「玩具王子」到表行老闆
蔡加贊一回香港,富豪名媛圈就鼓譟開了,八卦媒體極度興奮。而這位豪門公子沒過幾年、不到30歲時就已結婚生女,在香港的豪門二代中,是難得的乖仔。
初出茅廬的他倒苦水說,剛上班時要香港內地兩處跑,照顧好幾種生意,壓力大到爆,有一年常常失眠。
在忙完集團旗下一處商場改造的浩大項目後,蔡加贊突然跟父親提出,他要做腕錶分銷生意——蔡志明一輩子都在做傳統製造業生意,玩具毛利率低,但四十年下來已是根深蒂固,零售,是家族從未染指過的。
「我每天走在街上,看到許多名表店鋪,就很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豪門公子在街頭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其實,蔡氏父子都是腕錶發燒友,蔡加贊少年時就開始藏表,有幾十隻寶貴的收藏。
採訪那天,被問及喜歡什麼表,蔡加贊立刻眼中放光地摘下自己佩戴的腕錶指給來賓看。說是跟隨自己多年的愛彼,錶盤很大,和施瓦辛格同款呢。
內地一些商學院研究發現,父輩在傳統行業創業多年,富二代們卻更青睞金融、網際網路等新鮮生意。「盧曦採訪手記」(微信號:lucyonair)此前的文章也梳理過LVMH集團、歷峰集團的發展史,從奢侈品的角度看,富二代帶著父輩的資本殺入奢侈品行業,再發展壯大,似乎是成功的常見路徑。
2010年底,旭日集團斥資4億港元,買下創立於1988年的高端鐘錶零售企業喜運佳,成為旭日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由蔡加贊擔任喜運佳主席。
生在豪門真好!當你有了一個夢想,老爸明天就能幫你實現。不論是一個芭比娃娃,還是一個閃閃發光的名表行。
但蔡加贊告訴我,這個決定「全家」、「討論了很久」。最後大家認為,內地腕錶市場有很大潛力;進入高端零售,對旭日集團的整體形象有所裨益。這是理性的考量,還是父親在設法說服自己?無論如何,決定做出之後,蔡志明開始全力支持。
我問蔡加贊跟父親學到什麼,他說:「親力親為」、「不怕辛苦。」
他曾對香港媒體感嘆:「我父親是個奇人,不喜歡放假,可以24小時工作。很多老闆生意做大了就不再見小客戶了,可是只要是有潛力的客戶,我父親都會親自去見。」
在銅鑼灣新店籌備階段,蔡志明教兒子要計算人流夠不夠、生意夠不夠、租金怎麼樣……
奢侈品「不風光」
香港表行遍地,不起眼的一家小店面,都很有可能是個上市公司。英皇、周大福、太子……在內地都有了名氣。如今年紀輕輕的蔡加贊要跟IWC、積家、格拉蘇蒂、歐米茄、愛彼這些百年大品牌打交道。
「做工廠時經常要低聲下氣順應客人的要求,以為做奢侈品銷售可以風光一點,卻發現其實同樣要處處求人。」 蔡加贊說,鐘錶行業的競爭就是貨源的競爭。有些瑞士鐘錶師一年只能做幾隻表,要讓品牌放心把表交給你不容易。
英皇主席楊受成的傳記裡寫道,當年為了攀上皇冠上的明珠——勞力士,年輕的楊老闆真是煞費苦心,吃了勞力士一次又一次閉門羹。楊受成不屈不撓,他跟前臺小姐套近乎,四處打聽,「騙」得與勞力士代理商見面的機會,幸運地通過了勞力士對店面的「暗訪」,經過不知多少周折才終於獲成功。
蔡加贊說,老爸叮囑他,跟品牌打交道要抱長線合作的心態,不論市況好壞都要支持人家。他自己也在苦心鑽研瑞士鐘錶的學問,花心血經營合作關係。他一個比較大膽的決策是關於一家瑞士小品牌,以前狀態不穩定,後來被大集團收購,各種資源剛剛開始跟上的時候,蔡加贊就主動出擊跟人家合作了。
今天喜運佳集團旗下有「喜運佳」和「譽一」兩大表行,開出30家店。這些店鋪大部分在香港和澳門,內地只在廈門中華城有一家店。中華城是旭日集團多年的合作夥伴。
在香港的表行中,喜運佳的店鋪總數不算少,但對手們早已積極「北上」。英皇、太子、東方表行的內地店鋪數已經遠遠超過了香港,周大福更是根深蒂固,一二三線城市全線布陣。周大福的腕錶年銷售額30多億港元,東方表行在35億港元左右,喜運佳沒有上市,外界只知道2010年旭日集團全資收購的價格是4億港元。
未來蔡加贊應該會更頻繁地出現在內地。雖然自家有些商業物業可以支持喜運佳的拓展,豪門公子要打的仍然是一場硬仗。
盧曦,財經記者,畢業於浙江大學,2005年進入媒體行業,常駐上海,熱衷於挖掘時尚行業的商業新聞。
郵箱:lucyonair2013@gmail.com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盧曦採訪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