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這部劇,雖然講述的是三個女人的故事,但顧佳卻是三個女人中經歷最複雜、角色最豐滿的一個。
顧佳經歷過從戀愛到結婚,再到生子的過程,同時為了維持家庭的平穩,她又涉足太太圈,經歷過創業。
在所有的經歷中,她除了是顧佳本人,也是許子言的母親、許幻山的妻子。在顧佳身上,我們能看到當媽的焦慮,當全職太太的焦慮,想成為有錢人的焦慮。
複雜的經歷,加上豐滿的角色,塑造出顧佳的完美人設,人美性格好,獨立有才識,能遊刃有餘地處理各種生活難題。
似乎對於顧佳來說,生活中沒有她搞不定、辦不成的事。這樣的人設,應該沒有人會說她不完美吧。
一些觀眾認為,顧佳太過完美有點脫離現實,不過,要是從顧佳的成長經歷去看,就不會覺得她的存在不真實了。
顧佳有一段悲慘的童年經歷,媽媽在她14歲因病逝世,而媽媽的離世,讓她的內心埋下了心結。
顧佳的媽媽是因為感冒引發細菌性肺炎去世的,加上原本的肺就不是很好,所以導致病情加重。
而顧佳一直覺得,是因為自己開車窗的緣故,才使得媽媽患上疾病,所以一直很自責。後來,她知道媽媽為了她放棄繼續治療,就更加苛責自己。
她覺得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導致媽媽離世,致使爸爸失去了最愛的人。
自此,顧佳一直背負著家庭破碎的內疚與自責。
成家生子後的她,不願讓家人因自己的緣故再次受到任何傷害。倔強又獨立的她,努力扛起生活的一切困難。
因此,她百般呵護兒子許子言,從生活用品到成長環境,她都是挑選最好的給兒子,並且無條件為丈夫承擔一切,丈夫不願談的客戶,她去談,丈夫搞不定的生意,她去弄。
在這個家裡,顧佳已經不再是「顧佳」這一個人,她是家人的避風港,是整個家的天。
如果說原生家庭造就了顧佳的獨立、堅韌的性格,那麼婚姻關係,則是將顧佳這些性格發揮到極致的推手。
顧佳的丈夫是煙花設計師,有些許才華,但卻孤傲自負,不諳世事。
他天真地以為,只要自己的作品足夠好,就一定會有客戶為之買單的,但他忘了,煙花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商業行為,除了產品的質量,最關鍵的是要滿足客戶需求,才能獲得客戶認可。
然而,執拗的許幻山對此視若無睹,固執地按照個人想法行事,而他在工作上製造的問題,犯下的錯誤,都得顧佳幫他「擦屁股」。
一個不成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幫他兜底的女人。
在一段婚姻關係中,本應該是夫妻倆相互扶持,共同維護家庭幸福,可卻由於丈夫能力欠缺、缺乏男人的擔當,使得女人不得不把自己活成「女超人」。
每逢看到顧佳忙裡忙外料理生活和公司的大小事務時,顧佳爸爸忍不住感慨:「這受累的事,全讓我女兒幹了。」
一句話,既道出一個父親心痛女兒的心酸,也反襯出面對無能男人時,女人的無奈。
在顧佳身上,集聚著好媽媽、獨立女性、好太太三個身份,放到現實中,撐好任何一個身份都算是本事,而顧佳撐好了三個。
原生家庭的影響,讓她練就出堅韌、倔強、獨立的個性,而婚後,為了維護家庭的圓滿和家人的周全,面對年齡尚小的兒子和懦弱的丈夫,她又再一次學會了獨自對抗社會的兵荒馬亂。
不管是從社會價值上看,還是從家庭價值上看,顧佳都是完美的。
這種人設真的好嗎?
不得不承認,的確很吸引人,起碼對於現實中,尚未獲得任何拿得出手成就的人而言,顧佳就是這些失意之人內心中構造的理想形象。
顧佳雖完美,卻並不「完整」。
對於婚後生活,顧佳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了媽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一個叫『媽媽』的頭銜裡。出了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覺到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其實,無論一個多麼完美的人,她的能力,以及承載壓力的能量都是有限的。婚後的她,將自己所有的能量都給了兒子和丈夫,卻唯獨沒有給她自己。
一個人如果不斷地為別人做出奉獻,卻沒有將多餘的精力用來呵護自己、關愛自己,她的能量終會有被耗盡的一天。
這種奉獻並不是幸福,反而一種割捨自我的損耗。連自己都不愛惜,又如何能有源源不斷的能量繼續愛別人呢?
為了這個家,顧佳一個人強撐起所有委屈,可是,家庭的幸福圓滿,並不是靠一個人強撐換來的,它需要夫妻兩人共同協作、用心經營。
尤其在處理夫妻關係上,更不能一味地遷就對方,為對方包攬一切責任。
夫妻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個天平,雙方要學會平等對待彼此,天平才不會失衡,不能讓一個人一直付出,而是要給對方成長和學會承擔的機會。
哪怕在這個過程中,對方有可能出現一些失誤,但這也是一種成長的歷練,因為人的成長,就是在不斷犯錯、不斷糾正錯誤中行進的。
放手讓對方學會為家庭付出,去承擔他應盡的責任,夫妻做到互相遷就、互相照顧、互相付出,如此婚姻的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婚姻才能走得更長久。
完美是個褒義詞,但將它放在家庭、婚姻中,或許並不見得是件好事。
一個人要做到完美,意味著要捨棄更多自我,去換取面面俱到、事事周全。這樣的付出和奉獻,對於自己和婚姻來說,都不是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
於個人而言,適當地示弱與放手,讓伴侶學會獨立和成長,才是完美。
於婚姻而言,夫妻共同協作、彼此扶持、相互付出,才是完美。
完美的應該是關係,而不該是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