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筆致謝二字的一瞬間,我突然覺得,不僅是這2年,在陝師大的6年時光都仿佛被時空壓縮了。我總感覺,昨天我還是18歲,還在軍訓,在操場上打靶子,站軍姿,今天就畢業了。本科與碩士這6年仿佛是一場夢,但是實際上,將那些被壓縮的時空一一細數、擺在眼前時,才發現,原來我真的在這裡經歷了很多事,得到了收穫與成長,而重要的是,這一路上都不是我一個人在走,有太多感謝,要對陪伴我的人說。
我要對我尊敬的老師們說一聲謝謝。我的導師宋曉蕾老師,在我本科時,就教會了我至關重要的兩門心理學專業必備技術:心理統計和SPSS,那時只是覺得,宋老師講課很厲害,後來研究生期間有緣進了宋老師的課題組,才發現老師更多的「秘密」:在學術上一絲不苟,對我們要求很嚴格,但是平時生活中對我們很溫柔,經常講一些生活中的故事和道理給我們聽,把我們組的每一個學生都不當外人。在畢業研究的全程,無論是從最初的研究設計、中間的數據收集與統計處理以及最後的論文撰寫,導師都認真耐心地層層把關,給我提出意見,希望我的研究做得更好。我猶記得導師說:我們是互相成長的,有時候,老師也能從你們這裡學到東西。就是這句話讓我一直堅信,以後進入了工作的學校,我也要成為對於學生來說亦師亦友的人。
除了導師,我還要感謝學院所有為我帶過課、指點過我的老師們:李彩娜老師專門為我們心理健康教育專業開了一門「模擬課堂」課,培養了我們的授課技能;陳旭海老師、張寶山老師、羅揚眉老師、王雨晴老師在我開題時提供了寶貴的意見,讓我的研究思路更加清晰;陳旭海老師後來還專門在論文寫作課時針對我們畢設中期的問題提出了建議;朱蕾老師的諮詢課讓我鞏固了諮詢的知識;王勇慧老師上課時為我們帶糖果,讓我們感到很暖心;何寧老師、馬國傑老師、張春雨老師和楊劍峰老師,從我本科到研究生就一直在課堂遇見你們,為我答疑解惑;張麗錦老師、王小娟老師、晏碧華老師、莊想靈老師、姬鳴老師、梁三才老師、陳青萍老師、宋國萍老師、常明老師和張媛老師,雖然研究生期間,由於心健專業沒有你們的課,我很少見到你們,但是,我仍舊記得你們在我本科時,帶領我走進心理學神奇殿堂時的情景,本來誤打誤撞進入心理類專業的我,因為你們,開始想要對心理學一探究竟。還有院辦、學工組的老師,操心我的日常生活,做我們生活學習的「後盾」,還有學院裡所有我未曾謀面的老師,雖然沒有見過面,但是我在心理學院裡獲得的一切,都源自你們一直的奉獻與建設。感謝!
我還要感謝我的實習導師,高新一中的李嵐老師和魏娜老師,是你們教會我擺脫學生氣,在職業中怎麼做好自己。我會永遠記著她們的指導: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也感謝高新一中聰明可愛的孩子們,讓我明白了做老師的快樂所在。
感謝我的舍友,我還記得考研的時候,王亞菁與我一起複習,我們的目標都是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別人都說考研是孤獨的,但因為有舍友的陪伴,我對考研是充滿信心和期盼的。當我們一起拿到師大心理健康教育碩士的錄取通知書時,我們為又能夠互相陪伴,一起進步而感到開心。到了研究生期間,我又遇見了優雅知心的許夢傑,少女心的荔蕊,以及外國語學院來的小可愛張琪。我們一起在大唐不夜城跨年,一起為荔蕊挑生日蛋糕,一起在宿舍這片我們的寶地裡創造屬於我們的歡樂與浪漫。和你們在一起,我從來沒有感到難過,有時我在想像自己的老年生活,不會想到和我還未出現的愛人終老,卻總能在腦海浮現出和你們一起在養老院追劇做手工閒聊的場景。
感謝我的同學們,雖然和有的同學還不是很熟就要分別了,但仍舊感謝你們能夠和我一起度過這段兩年的時光。感謝班長付馬亞皓為我們班集體操心,籌劃各種活動;感謝焦雅堃在禮物交換日送我禮物;感謝邱於芯、馮曉宵,我們在高新實習的時光亦做同事亦做同學,在高壓力的實習中,你們總給我提供莫大的幫助。感謝郭英英,你幫我聯繫被試,提供收數據期間的吃住,與王亞菁一起幫我收數據,其間遇見的各種困難,只有我一個人真的扛不下來。感謝師姐和同門,在畢業論文上給我幫助良多。
感謝我的家人,在完成畢設期間,出現各種焦慮、懷疑的時候,給我莫大的支持。今年年初發生了一件舉國關注的大事——新冠肺炎疫情,因此我滯留在家裡完成畢業論文,父母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我提供一個學習的環境:媽媽總在我堅持不下去時鼓勵我,為我每天做不重樣的美食;爸爸很少說鼓勵的話,卻總是能夠捕捉到我心裡的想法,我無意間提到想吃什么喝什麼,需要什麼,他都儘量滿足我。這些年來,我一直在上學,好像從沒有像這個春天一樣留在家裡這麼久過,因而我也從沒有注意到,他們的付出都是無言的。今天,我也即將畢業,走入社會,雖然我知道,未來我有任何麻煩與迷茫,總有家這個港灣給我停靠,但我更希望,以後我能夠給父母依靠。
我有太多感謝,聊聊數頁根本無法書盡。時至今日,我能夠確定的是,選擇陝師大一定是我做的最正確的事之一,我在這裡遇見的每一個人,映在腦海裡的每一個我和師大的故事都彌足珍貴,都值得我老來談資。
合上回憶的書頁,我該向未來出發啦!
心理學院 程杜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