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九零後說起青春,你想到的是什麼呢?是那個像「流川楓」一樣的男孩還是那個像「沈佳宜」一樣的女孩呢?你的青春中是否出現過「這個人」呢?說起這些總會想起那些陪伴我們青春的電影或者電視劇,那時候的我們好像還沒有錢去電影院甚至都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看這些電視劇或者電影。那現在我們有時間了,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我們的青春。
首先要說的就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影片中的沈佳宜長甜美成績優秀,是不是符合你青春對女孩所有的幻想呢?
然而大多數學習不好的人一方面,瞧不起用功讀書的女生,另一方面為她的美好氣質傾倒。柯景騰因為學習差被老師安排坐在沈佳宜前面。因為他的一次英雄救美,她開始用強制的方式幫他補習功課。兩個人慢慢產生情愫,然而經歷了種種兩個人最終沒有走到一起,到現在都還記得柯景騰在沈佳宜婚禮上最後的一句獨白:原來,當你真的很喜歡很喜歡一個女孩時,當你看到她有人疼有人愛的時候,你真的會真心的祝福她幸福快樂。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匆匆那年》,說起《匆匆那年》你首先想到的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呢?「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是否還能紅著臉,就像那年匆匆刻下永遠一起那樣美麗的謠言……」
說實話,小編感覺還是電視劇好看一些,可能是因為電視劇描寫的比較細膩。而電影由於時長問題,有些東西無法描述出來。故事的男女主角在高中相遇相知相愛維持了一年多的感情,最終因青春期男孩的不成熟和經營不善兩人選擇在大學分道揚鑣無疾而終。裡面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男主陳尋對方茴說:「我和沈曉棠上床是因為我愛她,那你呢,你愛他嗎?」然而方茴回答:「我愛你」真的是讓人淚奔。
最後要說的是《致青春》這個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林靜和陳孝正都是深愛鄭微之人,同樣都給鄭微帶來很重的傷害。林靜的離開是家庭變故的無奈同時承擔起了鄭微的一些傷害保護了她。而陳孝正的放棄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家庭的困境自己的自卑,就像他自己說的,「我的人生是一棟不允許有一釐米誤差的大樓」,而鄭微就成了她人生計劃裡那一釐米的誤差。他說是不想讓鄭微和他一起吃苦,然而就像鄭微說的:「如果她願意陪他一起吃苦呢」?
大結局的時候,陳孝正回憶和鄭微在水族館看海豚,當鄭微微笑著和海豚親吻時,他卻哭了……我當時真的看哭了。終於我確信陳孝正是很愛鄭微的,而不是在乎所謂的名利。只是他輸給了身世和時間——愛一個人首先要有能力,不能讓愛的人受傷害。陳孝正其實比林靜更成熟。在愛情面前誰都沒有對錯。
聽到這部電視劇的片尾曲《相愛恨早》真的很有感觸。不知道你的青春中有哪幾部電影或者呢電視劇?青春真的是用來懷念的,青春也是永恆不變的話題,你的青春中又有誰的故事呢?你又是哪一個人的青春呢?歡迎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