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在閒的無聊耍手機,突然被一張劇照雷得外焦裡嫩。
劇照中的人穿著藍色的旗袍扎著雙馬尾,看樣子是要演比較年輕的女子。
可整個感覺就是怎麼看怎麼違和,不信你們自己看:
是的,你沒看錯!這是劉嘉玲,演這個角色時已經52歲了,在她的新劇《情深緣起》裡,扮演二十出頭的上海交際花......
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丫頭教」又要擴招了。
註:網友將高齡仍扮演十幾二十歲姑娘的女星,統稱為「丫頭教」。
「丫頭教」中最出名的當屬「西門大娘」楊鈞鈞。
實話說,她年輕的時候確實長得很好看,但她拍攝《桃花傳奇與西門無恨》時,仗著自己是製片人,愣是不顧自己六十多歲高齡,依然在劇裡飾演俏皮可愛的少女,導致網友一邊倒地在心疼焦恩俊。
一聲「傻丫頭」叫碎了多少真正少女的心......
另一個代表便是我們的曉慶阿姨。
當年65歲的劉曉慶在《隋唐英雄傳》中,打著超強的柔光濾鏡出演16歲的少女,逼得比她小21歲的鄭國霖叫她傻丫頭,引起全體網友的強烈不適。
不曉得早已淡泊演藝圈的劉嘉玲為啥想不開,要出來蹚這渾水。
不僅扮相違和,而且表演也是......呃,怎麼說呢?演的太劉嘉玲了。
眾所周知,劉嘉玲是個與影后爭男友的勝利者,她平時也是一副大女人的做派,走到哪都一副「老娘最厲害」的強大氣場。
她把這種氣場也帶到了劇裡:
皮草旗袍大鑽石,這來勢洶洶的氣勢,如果不看劇情,誰都會認為她一定是道上大哥的女人。
但她在劇裡的身份是因為父親早逝,不得不淪落風塵得看人臉色的舞女......
一個動不動就上演全武行,引得眾人對她聞風喪膽的交際花:
一言不合可以給親妹妹一個耳光:
面對渣男也根本不在怕的:
這怎麼看也像是一部大女主的戲啊,哪裡有一點為生計迫不得已淪落風塵的樣子......
如果原著中顧曼璐有一點倔強和狠勁的話,她直接給顧曼璐升級為了一噸!
很難想像這麼強大氣場的女人,會為了挽留住一個小男人而委曲求全,甚至把妹妹雙手奉上。
感覺如果要是按劉嘉玲這麼演的話,更有可能是祝鴻才會悄無聲息的死去,然後顧曼璐一手霸佔家產,全劇終......
哎,還有被吐槽壯得「一屏裝不下」蔣欣......
蔣欣的華妃是美的,她的美貌毋庸置疑,小臉比較上鏡。
但壞就壞在她除卻不顯身材的古裝後,稍有點壯碩的身材就一覽無餘,而且她要飾演的還是楚楚可憐的妹妹顧曼楨。
從這部劇定角色起,蔣欣就一直被吐槽太壯,不符合角色。
不過蔣欣壓根就沒往心裡去,也沒刻意減肥,還傻呵呵的說跟她搭戲的鄭元暢很高,會讓她顯得小鳥依人。
但事實證明,她真的是太傻太天真啊:你還有很多跟別人搭的戲啊,那時候怎麼辦?
試想下,這部劇裡的名場面就是姐夫祝鴻才強迫小姨子顧曼楨啊,但現在就蔣欣這身板,感覺這個劇情無法推進啊......
被網友們無情地吐槽:祝鴻才要敢動曼楨一個手指頭,還不被蔣欣一門板給拍暈過去?
還有說:哪裡是姐姐不能生育,分明是姐妹倆把姐夫吊打致殘無法生育……
哈哈哈,華妃娘娘,對不起,雖然他們說的很損,但我真的好想笑啊~~
總得來說,從外形看上去,這姐妹倆真是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啊,說是「上海灘霸王花」真是名副其實~~
心疼演祝鴻才的郭曉東10秒鐘,明明長著一張老實好男人臉,卻要演這個又狠又壞有點猥瑣的奸商,最主要的是,還要被這姐妹倆虐。
這一副外強中乾、故作堅強的樣子,怎麼能幹得過那姐妹倆,哎,替他心累。
再說回這部劇本身,它改編自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是張愛玲寫的第一步長篇小說,最初的名字叫《十八春》,1951年結稿。
不過她對小說的結尾一直不滿意,放了十年之後重新改寫,並最終改名《半生緣》。
不曉得這部劇的主創咋想的,明明人家原著的兩個名字都很好聽,為啥要選一個俗不可耐的《情深緣起》,愣是把一部張愛玲的作品,改出了一股濃濃的「瓊瑤風」。
然後就去看了下主創,這一看:哦~怪不得,原來它的製片人是何琇瓊。
何琇瓊是誰?瓊瑤阿姨的兒媳婦,瓊瑤劇的堅定踐行者。
2002年林心如版的《半生緣》,也是她操刀製作,同樣把張愛玲劇拍出了「瓊瑤感」。
當時林心如演妹妹曼楨也被吐槽與角色不符,但當時瓊瑤劇和林心如的餘熱未消,所以大家後來還是接受了這一版本。
唯一選對角色的是蔣勤勤,豔麗強勢中還帶著些不安,她的演技讓人更加信服這部劇和故事。
但現在都2020年了,瓊瑤劇無論從三觀上還是形式上,都已經被大家拋棄了,無數舊的劇被人拿出來群嘲,怎麼看不見呢,還用那一套來糊弄觀眾,對不起,這次不管用了。
而且明明有1997年電影版的珠玉在前,怎麼就不稍微參考下呢?
那部電影版的《半生緣》是許鞍華導演,梅豔芳、吳倩蓮、黎明主演的。電影中每個角色都似到骨子裡,讓人一刻也挪不開視線。
吳倩蓮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美人,但她的眉目間卻擁有著一種清冷與倔強。
這特有的氣質很引人注目,也更貼近張愛玲筆下那個:
戴紅藍格子小圍巾,罩深藍布袍,「像一種線裝書的暗藍色封面」的女子。
而梅豔芳則很好的演出了姐姐曼璐,被迫做舞女供養整個家庭,自己卻不能得到情愛的不甘和算計。
也為她後面為了固寵,不惜將自己妹妹也送進自己丈夫懷裡的複雜心情詮釋得淋漓盡致,憑藉這部《半生緣》她獲得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
可見大家對這版的認可程度。
整個故事的氛圍都營造出灰茫茫的飄零感,這樣的質感,才是張愛玲筆下的舊上海灘。
《半生緣》的整個基調是頹廢的,故事裡的每個人無論是否富有,都身不由己地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戰爭、愛情、人性、掙扎,每個關鍵詞都無比沉重。
原著結局中,歷經滄桑的曼楨對曾經摯愛的世鈞說:
「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何嘗不是輾轉多年的張愛玲自己,分不清她是在說曼楨的不幸,還是她情感的不順和生活的困頓。
總之,這部被一拍再拍的經典作品,不應該是只有瓊瑤劇的愛情內核,不要丟了它對女性在時代中掙扎的同情。
這不是僅靠氣場和顏值就能體現出來的,一部劇好不好,觀眾最能看清楚。
我的@卦嬸,歡迎關注~~
#情深緣起劉嘉玲雙馬尾扮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