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就過日子是一種無奈,是對生活的勉強適應,它的幸福指數很低。這種將就是犧牲自我,成全別人、幸福別人的舉措。
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將就很多。他們都是為了孩子、為了老人、為了家庭。
將就的原因雖然很多,但是歸納起來只有兩類。
一類是根據實際情況在勉強諒解的基礎上,做出的勉強原諒。像特殊情況下的一方出軌。特殊情況下的家庭矛盾,比如你的日子緊急需要錢了,公公和婆婆手裡有,但是他們武斷的認為讓你用了會影響給老二娶妻。在關鍵時刻就是不讓你用讓你遭難。
再一類就是基於各種情況,做出的無奈選擇。如牽腸掛肚的孩子們的影響,老人的執拗觀點,法律或社會道德的影響,以及自己性格的使然,等等。
將就過日子在過去應該很普遍,現在應該有所減少。將就過日子過下去的結果自然是好壞兩種:一種是雙方越來越理解對方,自覺改變自己,向好的方向發展,日子越來越增添情趣、越來越幸福。人們都希望這個好結果。一種是對方不思悔改,變本加厲,給自己造成更大的傷害。
因此選擇將就過日子的時候,一定要看清對方的實際面目。對方如果是個得寸進尺、變本加厲、貪得無厭的小人,一定不要心存幻想,長痛不如短痛。如果事出有因也不是原則性的問題,那就選擇將就,這種將就最後可能就是一個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