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來了,兒童節也來了。
聽說今天,成年人會集體消失哦。
附上米老師2018年在上海迪士尼的回憶與大家分享。
對卡通人物無力抵抗的,請舉手。
Every story has an end, but in life, every end is a new beginning.
每一個故事都會結束,但是生活中,每一個故事的結束同時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熱搜引起了米老師的注意----迪士尼收購Hulu。
這個葫蘆是啥呢?
然後在看《美式主婦》的時候,女主給孩子們的福利之一就是可以看葫蘆。米老師想這應該是個視頻網站吧。不查不知道,一查之下,《名姝》等都是這個網站製作的。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期待值,米老師入坑2019Hulu新劇,《惡行》。
以上為背景知識。
《惡行》剛剛出完第一季。共8集。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是編劇都不敢這麼編的劇情。卻在每一集的開頭結尾都分明的標註著based on real events。
G是體弱多病的女兒,不是有什麼病,而是不知道有什麼病是她沒得過的那種體弱多病。不能進食,靠肚子上的飼食管獲取營養。不能走路,靠輪椅代步。對糖過敏,一顆糖就會要了她的命。
D是甘於奉獻的媽媽,是那種完全失去自我,眼睛永遠盯在女兒身上,同時也讓女兒失去自我,她整體替代了女兒自身的那種甘於奉獻。
女兒14歲了,光頭戴巨型眼鏡的造型沒有讓她失去一分可愛。她發自內心的萌萌狀,渾然天成的少女音都讓人我見猶憐。她和媽媽是最好的朋友,洗澡的時候會一起唱歌,沒有秘密,親密無間。但是媽媽不讓她與外界接觸,沒有手機,沒有電腦,跟鄰居女孩一起交流後,也會被媽媽批評。化妝打扮都不可以。
然而,一切沒有如此簡單。女主在一次媽媽睡著後,試著下地,發現自己完全可以走路。她戰戰兢兢的吃了一口奶油,也並沒有出現媽媽說的窒息。她喝可樂,吃糖,安然無恙。媽媽發現了她的秘密,並沒有批評,也沒有幹涉。女主開始放肆的吃喝,當然僅限於在家裡。事情發展到這裡,有點詭異了。女主的牙齒開始疼痛,甚至掉了一顆牙,媽媽帶她去醫院拔掉了所有的牙。整個嘴巴都腫起來。愛美的女主絕望的看著鏡子裡的自己,也主動放棄了與外界的溝通。
女主配了假牙,跟媽媽一起領了年度兒童大獎。對外,他們是感動美國的母女。在家,他們的關係愈加微妙。女主開始偷偷上網,學化妝,甚至偷偷註冊了臉書,並有了一個網友N。
女主媽媽總把女主打扮成灰姑娘,女主心裡卻最愛長髮公主。在媽媽心裡,她的小公主卑微弱小,卻值得擁有一切美好。在女主的心裡,她渴望公主的長髮,更擁有公主同款把自己困住的媽媽。
女主智慧的設計了與男主的不期而遇。兩個少年火花四射,狗糧甚至灑出了屏幕外。女主的媽媽得知此事後又將女主捆綁起來。媽媽瘋狂的砸碎電腦。女主淡淡的說,沒事,我再買一個。這一刻,媽媽的權威被踩在腳下,女主的反抗於無聲處像一把匕首閃著寒光。
女主一直以為自己是1993年出生,但是媽媽突然改口說她是1995年出生的。在女主的調查下,她的真實出生年居然是1991年。她已經年滿19卻依然被當作15歲的未成年人,並且每天都在享受12歲以下才有效的兒童收費標準。
女主的媽媽逐漸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差,有一天,她暈倒了。門被風吹開。女主只要向外走一步就獲得了自由。但是女主最終關上了門。
女主越來越沒辦法忍受媽媽對她的控制。她提出讓男主來家裡幫她把媽媽殺掉。男主和女主殺完人,好像獲得了自由的王子和公主。他們終於有可能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了。
當然,法網恢恢。事情敗露,男女主鋃鐺入獄。整個美國震驚了。讓他們一直感動的母女,居然有如此不堪真相。在監獄裡,女主被醫生取下飼食管。同時被告知,她沒有任何疾病,那些都是她媽媽自己編造的。她說我可以保留這個管子麼,這是我和媽媽唯一的聯繫了。女主要求跟自己的生父見面。女主說,Mother loved me, and you left。很難去說,爸爸和媽媽到底誰錯的更多。
最近,米老師看了一段紀錄片,講述三個單親爸爸和孩子的故事。每個家庭情況不同,但是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我都永遠給不放棄孩子的那一方點讚。婚姻失敗,不是人生失敗。結婚離婚都是自由。但是你放棄孩子的那一刻,你就只配一個呵呵。
如開篇提到的,這是真實事件改變。真實的女主在被警察問詢的時候說,在我知道自己沒有病之前,我的媽媽都是完美的媽媽。
想起《黑鏡》裡朱迪福斯特導演的那集《方舟》,過度擔心孩子受到傷害的母親在女兒的腦袋裡植入晶片,隨時監督定位,幫孩子過濾掉任何她看來可能會讓孩子身心受到汙染的人和事。面對已經成人了的女兒,也依舊不放手,自己的生活可以全然不顧,也要以關愛之名將孩子控制住。最後的悲劇結局勢不可擋。
劇中的演員,每一個都演技炸裂。讓人時常會覺得看得不是劇集而且紀錄片。還原度很高。
編造孩子生病,不讓孩子正常飲食,控制孩子的社交,聽起來就覺得瘋狂。這件事一定是特例,一定不正常,但是這種媽媽真的離我們很遠麼。
你身邊有沒有不讓孩子喝飲料的媽媽,不讓孩子吃特定食物的媽媽,不讓孩子參加一些體驗的媽媽,不允許孩子看電視接觸電子設備的媽媽,不讓孩子自由選擇興趣的媽媽,替代孩子做一切決定甚至包攬婚姻和職業的媽媽。想一想。這些離我們很遠麼?
最後一集,視角回到了1991年女主出生的那天。鎮痛和血中,女主出生了,她那麼小,那麼可愛。她的媽媽如此愛她,想保護她,想把一切都獻給她的決心,讓我覺得熟悉而又不寒而慄。
孩子是一把借來的琴弦。
TA因著父母而來,卻不屬於父母。
以愛之名做著傷害他人和自己的事。
可笑,可怕,可悲。
迪士尼的公主裡,米老師最愛《冰雪奇緣》裡的愛莎和《怪物史萊克》裡的菲奧娜。愛莎是唯一沒有男朋友的公主,當然也沒有真愛之吻。米老師並非女權主義更不是獨身主義。我只是覺得我完全不會等誰來拯救我。我就是自己的主宰。有王子和沒有王子,故事不會有太大的差異。菲奧娜的王子很特別,不像《美女與野獸裡》的公主因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而愛上野獸,菲奧娜是自己的主人,無論是對愛情,愛人,還是對自己的外貌,她全然接受。
最後分享米老師刷過n遍的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裡的一句話。
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達到的最低目標。
某件事有悖於我的心胸,我就認為它不值得一做;
某個人有悖於我的心胸,我就覺得他不值得一交;
某種生活有悖於我的心胸,我就會以為它不值得一過。
兒童節到了。
祝你和你心中的孩子早日和解。
去擁抱TA。告訴TA,你值得擁有最好的,而你不必完美或者優秀。
六一快樂撒。
就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