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兒童追求美好心靈的閱讀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兢
今年夏天,我有機會訪問丹麥的大學,期間專程去拜訪安徒生童話中美人魚的塑像。在那個看上去非常普通的塑像前,我遇到了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遊客。為什麼那些小小的童話可以跨越國界、跨越文化、跨越語言的差異,得到全世界人們經久不衰的敬意,成為這個世界上閱讀時間最為持久、最受歡迎的經典作品?我覺得一個根本的原因,是安徒生童話蘊含了一個不懈追求美好的人類共同精神。我認為,好的童話應當具有這樣的特質,在兒童閱讀過程中埋下引導他們嚮往美好、追求美好的種子。
閱讀日本圖畫書作者福沢由美子的《大熊和小睡鼠》系列圖畫書,我深深地被它們所吸引。這也是一套充滿了溫馨的圖畫書,故事和圖畫書設計的畫裡字間,包含著濃鬱的讓兒童經歷和享受美好的概念。
故事中的大熊和小睡鼠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居住在同一座森林裡。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差異極大的大熊和小睡鼠,不僅互相欣賞、互相關愛,而且熱心於朋友的各種事務。他們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有了好東西要分享,出了問題立刻傾力幫忙。
相信閱讀了這套圖畫書的幼兒,一定會喜歡上溫厚善良的大熊和小睡鼠,以及他們的夥伴們,並不斷感受到同伴友誼帶來的溫暖和愉悅。
我們還應當看到,《大熊和小睡鼠》系列圖畫書在帶給孩子溫馨美好的同時,也含載了許多知識概念,如有關季節和氣候變化;有關動物冬眠的知識;有關大和小與多和少的數量關係;有關不同植物的果實的知識……。如果我們有一雙幼兒教育的眼睛,我們就會發現這套圖畫書的畫面和文字中,不僅有引發我們嚮往美好、追求美好的觸動,更蘊含著諸多教育契機。我相信喜歡閱讀這套圖畫書的不僅是幼兒,還有許多幼兒教育工作者,因為這套書很具幼兒教育現場感,可以由此出發設計和組織一系列的活動。美的圖畫書不應當是空洞的,美的圖畫書需要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塑造美好心靈的閱讀應當幫助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各種各樣的人生經驗。
還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套圖畫書的圖畫與其內容相輔相成,用樸實而精美的畫風塑造了一系列可愛的動物形象,勾勒出一幅幅清新美好的畫面,從而展演了故事。用中國閱讀者的眼光來看,我們既可以感受到亞洲文化藝術的共性,同時又可以通過畫面欣賞日本文化藝術的特點。在指導幼兒閱讀《大熊和小睡鼠》系列圖畫書時,我希望幼兒教育工作者可以指點幼兒仔細閱讀畫家用細緻筆觸塑造的那些憨厚可愛的動物形象,那些森林變幻的奇妙色彩,那些電閃雷鳴的天空景象,那些樹葉上凝聚的碧翠雨滴——要知道,美好的感覺一定是許多感受交加的通感。不僅是對文字,也不僅是對故事,也包括畫面及形式。我希望通過成人的指點,孩子可以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美好的感受。
我相信,閱讀是塑造兒童追求美好心靈的一種途徑和方式。只要我們為孩子提供好的閱讀材料,只要我們關注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孩子嚮往美好、享受美好,我們就是在不斷引導他們追求美好,進而幫助他們成為未來創造美好的人。這就是早期閱讀的根本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