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正視和克服自身的弱點,需要十倍的勇氣加上百倍的堅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不同的是每個人對待它的態度,有人逃避,有人積極面對,兩種態度兩種不同的人生。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勵志電影《弱點》。電影以《The blind side》為題卻不只是在記述賽事。在我理解看來,電影更想表達的是:有些追捕正在發生,有人正拼命奔逃,可生活中總是存在這樣一種可怕的無可避免的盲區,在那裡有匱乏,有衝撞,有危險,卻沒辦法看見它。
該片根據麥可·劉易斯的原著《弱點:比賽進程》改編而來,影片講述了2009年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首批被選球員麥可·奧赫的不凡經歷,他是一個孤兒,在領養家庭長大,在從事體育職業之前,他度過了一段從理想到現實的艱難過程。
麥可•傑羅姆•奧赫,原名小麥可•傑羅姆•威廉士,出生于田納西州孟菲斯,美國橄欖球運動員,目前為國家橄欖球聯盟巴爾的摩烏鴉的進攻截鋒。他於2009年被烏鴉隊於第一輪選中。
在此之前,他曾為密西西比州大學的叛逆者隊效力。他的早年生活被寫進了麥可•劉易斯,2006年所著的書《弱點:比賽進程》之中,之後又被改編為2009年的電影《弱點》。
影片主角麥可這樣的孩子——笨拙、木訥、自卑、封閉、看不到任何優點,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一定沒有遇到。麥可出身於黑人貧民區,沒見過父親,母親染上了毒癮沒能力監護,成了父母健在的孤兒。
從小就被不同的家庭收養,按照世俗的眼光,他是一個不被人喜歡和歡迎的孩子,他經常主動逃離,或者被遺棄。輾轉在數個家庭之間,卻從來不配擁有一張屬於自己的床。但在麥可的身上保留著一個最大的優點——善良。他不但善良,還能拼盡全力保護自己最愛的人。
十幾年的生命中,從來沒有人在乎或者關注過他,他不能認清自己,對未來也迷茫,不信任別人,就像一隻龐大的卻沒有攻擊力的野獸,遊走在這個世界中。
其實,集合麥可全部特點的孩子我們很難遇到,但具備其中之一或之幾的孩子我們一定遇到過。人總是這樣,喜歡漂亮而美好的人或事物,反之則會自動隔離。麥可就是這樣被隔離在所有人的圈子之外,他沒有歸屬感,沒有家人和朋友。
前十分鐘看到他,我甚至懷疑他內心是否渴望像普通人一樣,或者根本就不在乎。這樣的一個人,只要不成為禍害,很少能得到關注,被愛護更是奢望。
都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潛力,而且早期就會有苗頭顯現,家長若仔細觀察並發掘孩子潛能,將能培養孩子的特長。麥可的第一任伯樂應該就是他當修理工的寄主託尼。
因為能力有限,託尼將極具運動天賦的麥可推薦給了柯頓教練,繼而才讓柯頓教練以及同意麥可入學的校方領導們認可麥可並給予了珍貴的學習機會。是託尼為麥可爭取了一個機會,讓自己的潛力有機會得以最大限度發揮。
麥可所待過的學校都給他極差的評價,好讓他轉學離開。就連這所好不容易進的基督學校,一開始老師們也是認為,在會議室裡,老師都在談論著麥可的「遲鈍」,認為他跟不上學習的進度,又或是說他根本聽不懂我們說的話。
這位女老師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她說在垃圾簍裡翻出了麥可名為《白牆》的紙條,這個紙條足以推翻那些老師對麥可上述的否定。
「在垃圾簍裡撿出麥可的紙條」,這個細節描寫將女教師的善,女教師對麥可的耐心,細心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也正因為這一細節的發現,才讓眾多教師對麥可的印象改觀。
是的,雖然出生是無法選擇的,但人只要通過自我的努力,人生軌跡是可以被改變的。麥可很幸運,他遇到了善良的陶西一家。
初識,陶西丈夫在觀看大女兒柯林斯排球比賽結束後,看到麥可默默的打掃著體育場裡的垃圾,不由對麥可生出好感:再遇,下著小雨寒冷的天氣裡,身著單薄的麥可走在空曠的馬路上被陶西發現,得知麥可居無定所,在內心善良的驅使下,陶西決定讓麥可在自己家裡留宿。
當第二天早上陶西懷著忐忑的心情去一樓時,瞬間忐忑轉為了震驚與欣慰,沙發上擺著整整齊齊的床單與被子,這一瞬間,陶西心中湧現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收養麥可。在當時的社會現狀,這是一件令人吃驚的事情,然而,陶西這個想法還是實施了。
大女兒柯林斯不顧同學們對麥可不良的評論,依舊與麥可友好相處,在別人無視麥可的目光中,徑直走向麥可同坐,一起學習;小兒子小肖更是將麥可當作自己的好哥們來對待。
麥可在這個家庭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愛與感動,當他作為這個家的一份子而參與到全家福的合照中,整個心裡被甜蜜所填滿。這一切暖意的善,讓麥可那沉寂已久的心慢慢悸動,善意的光芒愈發閃耀。
為了使麥可將橄欖球打得更好,大家都在努力的為麥可出謀劃策。安妮和小肖陪伴他訓練,小肖是資深的橄欖球迷,他幫助麥可進行體能和技巧訓練,而安妮鼓勵麥可把隊友看做自己的家人,用自己所有的能力去保護他們。
在安妮一家人的幫助下,麥可迅速成為了主力隊員。在一場聯賽中,最初的麥可被貝對方強大的氣勢一時間壓倒,但看到比分大大落後,隊友們不斷被進攻,教練為了保護他不惜和裁判發生爭執時,他意識到必須發揮自己的能力去保護自己的球隊,剩下的比賽中,他激發了自己最大的潛能,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成功是取得成功最好的經驗,接下來的比賽中,麥可猶如一匹橫空出世的黑馬,總是賽場上最耀眼的明星,很多高校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在私教的積極引導下,逐漸突破自己的學習障礙,勤奮刻苦、從不懷疑讓麥可最終贏得了申請美國橄欖球專項獎學金的資格。多少普通人都無法做到,麥可卻是從智商低下者成為了美國大學獎學金獲得者,這中間付出的汗水定是比常人多得多。麥可的成功,離不開個人的勤奮刻苦和堅定意志。
平凡人歷盡艱苦,輝煌必定來之不易,估計這時候有人會搬出幸運言論,覺得麥可遇上陶西一家畢竟是個例。但我從麥可身上看到了他的堅定,這才是他終獲成功的基石。麥可後來的所有成就都源於他自身的選擇。
生在平民窟的他學壞很容易,但從小到大一直沒有和混混一起,沒有和大衛一樣,麥可寧願選擇流浪睡大街,也不願和混混同流合汙,這是他自己的選擇,正是他的選擇成就了他。
整部電影看完,並沒有發現啥淚點,也沒有太多讓人熱血澎湃的情節。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反派人物,沒有生死離別。有的只是單純的讓人能真實感受到的溫暖。
喜歡這種題材的電影,能夠暖化人心,讓自己不斷思索,不斷反思。整部電影,讓我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感受到了世界給予的溫暖。關於奮鬥、自律、感恩、親子教育、家庭關係、機遇,我相信你看完也會跟我一樣,得到新的感悟。
注:部分內容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