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育種能力極強,據《漢書-景十三王》傳記載,僅被封為王的兒子就有十三個;至於女兒,劉徹有三個姐姐是確定無疑的,其他無算。
漢代公主常常也有封邑,但相對較小,本文不細述。單說,漢景帝這十三個兒子,漢武帝這十三個兄弟。
從中我們一窺當時頂級大地主們樸實無華、枯燥乏味、腐朽糜爛的幸福生活。
不過,題目是這麼個題目,龍生九種,各自不同,景帝十三個兒子裡邊也有這麼一位好人物——他被代表了,說一聲抱歉。
河間獻王劉德,是景帝和慄姬生的兒子,與廢太子臨江閔王劉榮、臨江哀王劉閼是一母同胞。
劉德愛好讀書,謙遜有禮,有古人風,實事求是。
劉德還好藏書,收集整理了大量先秦典籍。每每找到善本,必定仔細謄寫副本,還給原來的主人,自己留取真本,其中的價差用黃金彌補。
因此,四方各種人才,只要家裡有藏書的,都拿來送給劉德。
好讀書,自然學問也不差。漢武帝時,他有一次朝見,答問詔令策對三十多件事,言簡意賅,又深得治國之要。
劉德立26年薨,諡曰「獻」,按諡法:「聰明睿智曰獻」。
劉德潔身自好,是道德楷模,漢武帝劉徹除外,景帝其他兒子達不到他的境界。
但達不到道德楷模的境界,只要有正常人的道德約束,就還算個正常人。
景帝的兒子,還有這麼幾個正常人。
臨江閔王劉榮,本來立了太子,但因為慄姬失寵,在儲君之爭中敗了下來,太子位被廢,立為臨江王。
但臨江王,劉榮也沒坐安穩,很快就因為侵犯祖廟土地被捕,由酷吏郅都審訊,最後被逼自殺。
除了侵犯祖廟用地之外,我不曾看到關於劉榮其他不妥當的記錄,比如好酒、好色、濫殺,這些他都沒有。
相反,他死後,「百姓憐之」。無疑,死得挺冤的。
如果他順利繼承皇位,也許不會有漢武帝那樣的雄才大略,無法完成像漢武帝開疆拓土的豐功偉業,但他大抵會是一個不錯的守成之主,各階層的日子會好過點。
江都易王劉非,是漢景帝和程姬的兒子,與魯恭王劉餘、膠西於王劉端是一母同胞。
劉非有勇武之氣,七國之亂時,身為汝南王的他,才15歲,就上書請求參軍打劉濞。
漢景帝賜了他將軍印,隨周亞夫擊吳。平定七國之亂後,漢景帝就把劉非徙封為江都王,統治原來的吳郡。
漢武帝元光年間,匈奴大入侵,劉非還上書請求帶兵攻擊匈奴,但是漢武帝沒答應。
劉非喜好治宮室、養賓客,多少有點驕奢,但這些算是王爺標配,倒也不過分。
而在錦衣玉食、酒色錢財、宮舍美女之間,劉非還有保家衛國的雄心壯志,也算有一絲英雄氣。
此外,臨江哀王劉閼,河間哀王劉乘,都因為早死無子除國。
他們的資質好壞,無從得知。他們也沒有後代幹出荒唐事給他們抹黑。
講好壞,得論事跡,他們沒做過惡,至少不能算壞人。
膠東康王劉寄,與廣川惠王劉越、清河哀王劉乘、常山獻王劉舜,是景帝與王夫人兒姁所生。
這個王兒姁,是劉徹的姨媽,王皇后的親妹妹。
淮南王劉安謀反時,劉寄離得近,知道了,但沒有向漢武帝匯報,而是私自修戰備,防備淮南國。
淮南王案發時,因此牽連到劉寄。這也不是大過錯,漢武帝本身跟劉寄關係不錯,又因為姨媽的關係,更是親近,也就沒追究。
但劉寄覺得對不住劉徹,心情不大好,沒多久就病死了。而且,沒敢立嗣。
漢武帝後來知道了這事兒,就讓劉寄的兒子劉賢繼位膠東王,另封劉寄的小兒子劉慶為六安王。
不管是膠東王,還是六安王,後代都不惹事,無過錯,傳國頗久。
常山獻王劉舜,姬妾不少,但沒能做到紅旗飄飄+彩旗不倒。
他的王后因為他姬妾多,非常嫉妒。
後來劉舜快死的時候,王后不聞不問,太子劉勃偶爾來看看,不侍奉湯藥,也不留宿侍奉。
劉舜死後,太子仍然繼位了,但不久,不孝的事情就被他的異母長兄劉梲給捅到了漢朝廷。
太子劉勃及王太后因此被廢徙房陵。
漢武帝看在劉舜與姨媽王兒姁的面子上,又封劉舜其他兩個兒子分別為真定王和泗水王,各三萬戶封邑。
以上幾位,有缺點,不完美,但人之常情,做點出格的事,大多也沒過火。
接下來再聊,就人人暴走大事件,刷新認知下限了。
魯恭王劉餘,有個毛病,口吃。有個通病:喜好聲色犬馬、宮室樓館大公園。
這不算什麼暴走大事件。但對儒家經典有研究的,多少了解點今文、古文《尚書》之辨的,應該對這位不陌生。
劉餘好宮室,就搞擴建,強逼周圍的百姓拆遷,拆著拆著拆到孔夫子頭上去了。
結果拆出一個大新聞。
他從孔氏老宅的牆裡挖出了儒家典籍——根據班固的記載,大概有《禮記》三十餘篇、《尚書》十六篇、《春秋》三十篇;《論語》二十餘篇……
順便,三國時期的劉焉、劉表就是魯恭王的後代。
膠西於王劉端,大概因為身體虛弱,得了一種奇怪的病,每次和女人同房,之後就要病上幾個月。
偏偏這位還搞雙性戀,有一個男寵。而這個男寵跟他的後宮淫亂,他就把這個男寵連同人家的父母都殺了。
因為這些事,漢朝大臣都要求懲辦他,漢武帝不忍心,先是申斥,而後削地而已。
這之後,劉端就生無可戀了。
他把衛士、傭人都打發走,把王宮的門都關了,只留一個小門供出入。
府庫壞了,他也不安排修繕,天陰下雨,財物毀壞也不管。
陰差陽錯,他還做了一件讓利於民的事。他不讓人向屬地人民收租賦。
朝廷派了官員來督責,他就想辦法羅織這些官員的罪狀,或者乾脆毒殺,前前後後殺了好多個二千石官員。
然後,這個病殃殃,在位四十七年,死後無子,除國。
景帝與賈夫人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趙敬肅王劉彭祖,另一個是中山靖王劉勝。
這倆,一個比一個奇葩。
劉勝喜歡喝酒,喜歡女人,前前後後生了一百二十個兒子。
不過,劉勝是個明白人。
從景帝削藩到武帝推恩,諸侯王的生存空間日漸逼仄,在這種形勢下,做個豬一樣的富貴王爺最安全。
劉勝這一生,就寫了一篇賦,向漢武帝哭訴諸侯王被大臣欺負,之後就天天醇酒婦人。
劉彭祖呢,男人本色,在好色多妻多子方面,稍遜劉勝。
但這位還不甘於做一條鹹魚,喜好研究律令、搞治安,手段高明,像膠西王劉端那樣搞死了許多二千石官員——史載「彭祖立六十餘年,相二千石無能滿二歲,輒以罪去,大者死,小者刑」。
就這樣,劉彭祖在趙國做了土皇帝。
每天晚上,劉彭祖就帶著王宮衛士上街維持治安,嚇得過往旅客都不敢留宿邯鄲。
劉彭祖的太子劉丹也是個奇葩,在國中搞亂倫,和親姐親妹不清不楚。
這事兒,被江充告發了,劉丹下獄被廢。不過,最後,還是被赦免了。
還有幾個王,本身倒無大錯大惡,但子孫錦衣玉食久了,又沒有上升空間,生命變得缺少意義,到底也開始胡搞,墮入安逸陷阱。
河間獻王劉德都沒逃過這個陷阱。
河間王傳至六世,劉元為河間王。
劉元喜歡人妻。
廣陵厲王、厲王太子及中山懷王死後,劉元挑選他們的姬妾納入自己的後宮,其中廣陵厲王的姬妾算來是他奶奶輩。
冀州刺史告發他,他就又勒令這些姬妾一共七人自殺。
漢武帝下令削河間國二縣了事。
後來,河間國內史留貴得罪了劉元,劉元準備殺留貴,留貴逃跑,劉元就把留貴老母親殺了。
這一次,漢武帝把他廢了,遷到房陵流放安置。
但流放期間,劉元還搞家庭暴力。
有一次和妻子(原來的王后)乘坐朱輪車,王后不知怎麼惹他生氣了,劉元拿起鞭子就打,打完了還逼王后自己去剃頭髮(髡罪)。
漢中太守把此事匯報給漢朝廷,請朝廷治劉元的罪,但劉元很快病死了,不了了之。
江都易王劉非本身驕奢,到兒子劉建這就撐不住了。
劉建當太子時,就搶了老爹的姬妾。
事情是這樣的,有個叫梁蚡的人,有個美貌的女兒,準備獻給江都王劉非,但被劉建知道了。
劉建搶在老爹前邊,把梁蚡的女兒截胡了。——曹丕沒準就是跟這位學的。
梁蚡對人說,劉建這小子,和他爹搶女人。劉建就把梁蚡殺了。
梁蚡家告狀,劉建本來下了獄,但遇赦放還。
後來,劉非死了,劉建繼位,這個小惡魔就更沒人管得住了。
劉非還沒下葬,劉建就跟他爹的十幾個姬妾睡了個遍——備註:姬妾中,一個稱為淖姬的,後來還跟了趙王劉彭祖。
劉非一母同胞的妹妹劉徵臣,本來嫁給了蓋侯王信的兒子,這時候,回到江都奔喪,小畜生劉建把他妹妹也辦了。
劉建異母弟劉定國派一個叫荼恬的人上長安告發他,卻被劉建使了錢財,判了誣告,荼恬被棄市。
逃過一劫,劉建絲毫沒有收斂。
劉徵臣回到長安,他還多次派人去長安接劉徵臣,不過因為魯恭王太后的勸說,劉徵臣沒答應,這荒唐事才沒有繼續下去。
不久,劉建又迷上了水上運動。
遊章臺宮,他讓四個美貌女子坐小船,然後,他一腳把船蹬翻,兩人淹死,你說可恨不可恨!
遊雷波(可能是大澤名),颳大風,他又讓兩個小夥子乘小船,進入風波中。
風吹船覆,兩個小夥子倒也好身手,死死抓住船,起起伏伏,掙扎了許久。劉建哈哈大笑,但一直沒施救,兩個小夥子就在絕望中慢慢地被淹死。
劉建對後宮也無比殘暴。
宮人姬妾凡有過錯的,就讓她們裸體擊鼓,或放到樹上,時間久的三十曰才得到衣服。
有的被剃去頭髮用鐵圈束頸,派去拿鉛杵搗谷,如不符合規則,就鞭打。
或者放狼咬死,或者被關起來不給飯吃,活活餓死。
共殺無辜三十五人。
劉建想讓人與禽獸交配而生子,強使宮人裸體而四處按住,與公羊和狗交配。
凡此種種,劉建也知道自己犯罪多,遲早要完。就和王后成光幹起了祝祖之事,要詛咒漢武帝早死。
後來,在淮南王案發後,他株連其中,被問以謀反罪。
他聽聞後,立刻自殺了。
便宜了這個死變態。
廣川惠王劉越死得早,但卻留了種。
兒子劉齊繼位,在位四十餘年,亂倫、濫殺,最後被驗問,他請求以攻擊匈奴贖罪,但沒出徵,就病死了。
因為劉齊的荒唐,廣川一度除國。不久,漢武帝就續封劉齊的太子劉去為廣川王。
劉去讀書知禮,卻也是個衣冠禽獸,《易》、《論語》、《孝經》都通,日常娛樂卻是飲酒作樂看群體脫衣舞。
如果,這只是荒唐,可以以性自由、性解放詭辯之的話,他還因為寵幸一個叫昭信的女人而殺人無數。
這個昭信的手段,什麼呂雉,什麼武則天,在她面前都是妹妹。
劉去的寵姬被昭信一個個用計除掉,死後都不放過,肢解、焚燒、蒸煮,呂雉傳說中的人彘根本不算啥。
昭信最終當上王后,專寵。
她安排人把其他諸姬的院門都封起來,鑰匙拿在自己手裡,只有劉去大擺筵席時才放出來。
最後,多行不義自斃時,盤點,劉去及昭信先後殺了16個無辜的人。
劉去自殺,昭信棄市。
但事情還沒完,漢武帝續封了劉去的兒子劉文。劉文是個好孩子,但卻生了個跟他爹一樣混蛋的兒子。
劉文死後,兒子劉海陽繼位。
劉海陽好春宮圖,擺得滿大殿都是,然後請自己的堂姐堂妹們來喝酒,還強迫她們看這些。
而他的親妹妹已經嫁人,他卻安排寵幸的手下與妹妹通姦。
又與堂弟劉調謀殺了一家三口,原因不明。
而這位的結局卻僅僅是廢徙房陵。
以上,凡十二位。
劉德最賢,後代濫殺。
劉閼、劉乘早死,除國,無功無過。
劉榮太子被廢,冤死,可嘆可憐。
劉寄謹慎,株連淮南,不敢置後,武帝王其兒子。
劉餘好宮室,破孔子舊宅,得古經典。
劉非好武驕奢,二代劉建荒淫無道。
劉端缺乏性能力,人生失一大樂事,自暴自棄。
劉彭祖好吏好色,劉勝好色好酒生百二十子。
劉越後代,劉去錯寵,劉海陽隨爺爺。
劉舜,王后好妒,太子不孝,武帝王其二子。
王爺們的生活都很枯燥,極少數訴諸故紙堆,大多數聲色犬馬、醇酒婦人,稍甚,枉殺、淫亂者數人,劉建、劉去最變態。
也不奇怪,他們豐衣足食、妻妾成群,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他們的生理需求被極度滿足。
但再往上,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都沒有穩固的保障。
朝廷想辦你,一點小過錯就可以借題發揮。
搞搞社交,還要小心別碰了結黨勾連的高壓線。
尊重需求,像豬一樣被養著,大量消耗納稅人的稅賦貢獻,人民不仇富就不錯了, 還指望尊重?
至於自我實現,至漢武帝中後期,諸侯王們的政治權力被極大限制,安心做一隻被圈養的富貴豬,是最現實的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王爺們很容易陷入無限追求刺激的陷阱中,終至於變態。
是他們的錯嗎?當然!
但最根本的,就不應該有這種貴族存在。
只是很遺憾,這種貴族會一直存在。人類社會,絕對的公平不可能,相對的公平也很難。
最後,還漏了一個。
長沙定王劉發。
劉發來到這個世界,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施捨。
漢景帝劉啟一天晚上喝醉了,準備招程姬來,幹一些羞羞的事情。
但程姬可能來了例假,不方便,就派自己一個姓唐的侍女去侍候劉啟。
劉啟醉眼朦朧,也分不清誰是誰,一番雲雨,種下了劉發。
唐姓侍女因此被封為唐姬,但只是按規矩來,劉啟對他沒有什麼感情。
生母身份低微,劉發也不受待見,最後被封到了卑溼酷熱的長沙。
劉發的後代,只有一個叫劉建德的王位繼承人比較過分,縱火燒民居,殺二人,有詔削八縣,同時中尉的官職被罷。
此後一直傳到王莽時候。
平平無奇的王爺世家,為什麼單獨拿出來說呢?
那是因為,劉發開枝散葉,後代有個叫劉欽的,歷任陳留郡濟陽縣令、南頓縣令。
劉欽生了三個兒子,老大叫劉演,老二叫劉仲,至於老三,他叫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