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大正藏第0444號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大菩薩眾,及大諸天、帝釋天王、大梵天王、四天大王,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無量百千大眾,前後圍繞,恭敬供養,尊重讚歎。爾時,世尊為諸大眾宣說妙法。
時,尊者舍利弗即從坐起,整理衣服,右膝著地,合十指掌,而白佛言:「唯願世尊,演說十方現在世界諸佛名號。所以者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現在諸佛名者,生大功德,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轉,亦當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為欲利益安樂諸大眾故,覆護憐愍諸眾生故,令諸眾生所求滿故,欲令一切生歡喜故,亦為未來諸菩薩等增善根故,善哉,善哉!生善覺觀,作如是問。如是問者,皆是如來威神之力。舍利弗!汝今諦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現在諸佛名號,能受持者,一切魔眾於是人所不得其便,一切惡人亦不得便,獲得無量無邊甚深功德,隨所生處具菩薩行,得宿命通,顏容端正、眾相具足,常得親近、供養諸佛,乃至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舍利弗!若有聞是諸佛名號,受持讀誦、恭敬禮拜、書寫供養、展轉教他,所得功德無量無邊。」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能持此佛名者, 此人不為刀所傷,
毒不能害、火不燒, 亦不墮於八難中;
得見大智金色光, 三十二相諸法王,
既得見於諸佛已, 無量供養彼諸佛。
其目不盲、不赤黃, 身不傴(yǔ)曲、不一眼,
得那羅延大力身, 受持佛名報如是。
常得天龍及夜叉、 乾闥婆等所供養,
怨家惡人不能害, 受持佛名報如是。
汝今諦聽,舍利弗! 如我所說微妙語,
若有聞此佛名者, 則得近於菩提道。
是故汝今至心聽, 十方世界大法王,
能拔眾生煩惱刺, 譬如藥樹除眾病,
愚痴盲瞑凡夫等, 施與菩薩智慧眼;
又如行施勝菩薩, 無量千億恆沙界,
於中悉滿閻浮金, 晝夜六時無休息,
施與大悲大導師; 又以栴檀滿百剎,
幡蓋衣服如恆沙, 無量千萬億劫中,
一心而以用布施; 復於一佛國土中,
滿中建立諸佛塔, 於十劫中而供養,
如恆河沙等諸佛; 又造高塔如須彌,
其塔悉以七寶成, 如是遍滿十千剎,
其數三十有六億, 以赤栴檀及真珠,
造作傘蓋供養具, 一一傘蓋能遍覆,
百佛世界等諸國,真珠、旒(liú)蘇(sū)齊佛剎,
其數猶如恆河沙, 於空復造金傘蓋,
其數亦如恆河沙, 色如紫磨真金像,
各各遍照三千界, 一一塔中設供養,
無量無邊無數劫。 如上所作諸功德,
不及能發菩提心。 如是能發菩提心,
住不放逸清淨戒, 不及能持此佛名。
如是能持此佛名, 又能憐愍諸眾生,
所在諸方廣流布, 教令受持佛名者,
彼於一切眾生中, 為作福田猶如來。
爾時,佛告舍利弗:「若有一心受持、讀誦、憶念不忘此佛名者,所生貪慾、瞋恚、愚痴諸怖畏等即得除滅,未生貪慾、瞋恚、愚痴諸怖畏者能令不生。」
爾時,世尊即說佛名:
「南無月光佛 南無阿閦(chù)佛 南無大莊嚴佛 南無多伽羅香佛 南無常照曜佛 南無栴檀德佛 南無最上佛 南無蓮花幢佛 南無蓮華生佛 南無寶聚佛 南無阿伽樓香佛 南無大精進佛 南無栴檀德佛 南無海佛 南無巨海佛 南無幢德佛 南無梵德佛 南無大香佛 南無大生佛 南無寶輞(wǎnɡ)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施德佛 南無大金柱佛 南無大念佛 南無言無盡佛 南無常散花佛 南無大愛佛 南無師子香勝佛 南無養德佛 南無帝釋火炎佛 南無常樂德佛 南無師子華德佛 南無寂滅幢佛 南無戒王佛 南無普德佛 南無普德像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優波羅香佛 南無大地佛 南無大龍德佛 南無清淨王佛 南無廣念佛 南無蓮花德佛 南無捨花佛 南無龍德佛 南無花聚佛 南無香象佛 南無常觀佛 南無正作佛 南無善住佛 南無尼瞿(qú)嚧(lú)陀王佛 南無無上王佛 南無月德佛 南無栴檀林佛 南無日藏佛 南無德藏佛 南無須彌力佛 南無摩尼藏佛 南無金剛王佛 南無威德佛 南無無壞佛 南無善見佛 南無精進德佛 南無大海佛 南無覆娑羅樹佛 南無跋(bá)瑳(cuō)德佛 南無佛天佛 南無師子幢佛 南無毘(pí)頭德佛 南無無邊德佛 南無德智佛 南無厚德佛 南無花幢佛 南無象德佛 南無精進德佛 南無龍德佛 南無德生佛 南無寶聚佛 南無德婆瑳(cuō)子佛 南無論義佛 南無普見佛 南無寶多羅佛 南無普捨佛 南無大供養德佛 南無大網佛 南無斷一切眾生疑王佛 南無寶德佛 南無普蓋(ɡài)佛 南無大蓋佛 南無勝德佛 南無千供養佛 南無寶蓮花奮(fèn)迅佛 南無厚德佛 南無智幢佛 南無寶月德佛 南無尼瞿嚧(lú)陀婆瑳(cuō)王佛 南無常德佛 南無普蓮花佛 南無平等德佛 南無龍護(hù)救濟佛
此諸佛名等, 能救護世間。
初夜誦一遍, 思念佛而眠,
中夜誦一遍, 後夜亦復然,
如是晝三時, 於初、中、後分,
一時誦一遍, 精勤不放逸。
誦此佛名故, 常得見好夢,
惡鬼及惡人, 不能得其便。
是故此佛名, 能救護世間,
一切天樂神、 夜叉、鳩槃茶、
羅剎諸鬼神, 不能起障礙。
於此百佛名, 常能念持者,
一切諸魔事, 不能得其便。」
爾時天帝釋, 三十三天王,
整理身衣服, 胡跪而合掌,
白佛言:「世尊!我等常衛(wèi)護(hù),
受持佛名者, 及四天大王,
亦常護於彼, 受持佛名者。
唯除必定業, 不可得救護,
一切天人中, 無能加惡者。」
爾時一切智, 出大微妙聲,
八種和雅音, 善美眾樂聞,
普告諸大眾: 「速受此佛名,
於十方世界, 所在廣流布,
而作大法施, 斷除眾生疑。」
大聖釋迦文, 演說此法時,
三百諸比丘, 悉得諸漏盡;
復有比丘尼, 其數有四十,
一切漏法盡, 逮得阿羅漢;
復有優婆塞, 其數滿五千,
住勝歡喜心, 獲果須陀洹;
復有優婆夷, 其數千一百,
皆遠離塵垢, 而得法眼淨;
復有大天王, 無量千萬眾,
於法王法中, 得清淨法眼;
如彼恆河沙, 分之為三分,
菩薩如一分, 悉獲無生忍。
三千大千剎, 是時六震動,
諸山及高峰, 大地皆震吼。
於上虛空中, 雨諸天妙花,
天、龍、非人等,喜聲悉遍滿。
爾時帝釋天、 目連、離波多、
蛇奴、劫賓(bīn)那、摩訶迦旃延,
及摩訶迦葉、 漚(ōu)樓頻迦葉,
乃至那迦葉、 富樓彌多羅、
善吉、不見空、 阿難陀、跋提、
踏(tà)婆摩羅子, 如是等大眾,
二萬五千人, 同聲白佛言:
釋師子法王, 我盡精進力,
皆悉無有餘, 以諸神通力,
於無量世界, 化作無量身,
過無量佛剎, 常說此佛名,
亦如佛所說。 爾時佛世尊,
為令眾見故, 示現大神通,
現無量億剎, 以佛神通力,
見釋師子王, 處處而遍滿,
說此修多羅, 亦如過去佛,
所說無差別。 佛告諸大眾:
我於無量劫, 久善修神通,
於無上佛法, 決定莫生疑。
安隱眾生故, 速說此佛名,
令諸眾生等, 永離生死苦。
爾時,佛告慧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佛名已,深信清淨、發菩提心,愛樂受持、晝夜精勤,讀誦書寫、廣為他說,得無量無邊廣大功德,得不退轉乃至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眾魔不能嬈(rǎo)亂(luàn)。」
佛說是經已,慧命舍利弗,釋梵四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等,一切大眾聞此法已,皆大歡喜。
——佛說百佛名經
如法修持三皈依
皈依三寶是修學佛法的入門津梁,其 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為過。因為只有佛法才能讓我們從六道輪迴中解脫出來,其餘一切外道,無論其有多麼高明,都只能讓我們在六道中上下起伏繼續輪轉,所以我們要想徹底擺脫輪迴的苦難,必須要保持高度警惕確保自己修學的真是佛法,而非誤學了外道。
而皈依三寶則是修學佛法,遠離外道的關鍵。所以,任何一個想要解脫的修行人都必須高度重視三皈依,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破三皈依。國人由於敬鬼神而遠之的民族性,往往對於超越性的追求採取漠然擱置的態度,而將注意力集中於現實美好生活的追求上。所以,常常將各種宗教一視同仁,大而化之地認定「所有宗教都是勸人行善的」,只考慮宗教勸世維穩的功能,卻無視其根本區別,熱衷於玩三教合一,N教合一的遊戲。因此,國人常常對皈依三寶的理解有嚴重的錯誤,會將佛陀等同於世間的賢哲,將佛法等同於世間的真理,將對於僧團的皈依則更是曲解為個人崇拜,這當然會造成佛法的衰敗。
之所以如此,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長期以來 因為種種原因,許多佛子很少閱讀佛經,缺乏正法聞燻,因此容易受到各種似是而非的觀點的誤導。解決之道自然就是老實讀經,依教奉行。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是我們對佛菩薩發出的誓言。我們應該謹守誓言,認真聽聞佛陀金口親宣的教法,如理作意,如法修行。
(動動手指,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受益!)
• 都將點亮一盞心燈•
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 END -
(動動手指,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受益!)
你點的每個贊,都是對我們是最好的鼓勵的支持
隨喜傳閱即是消業障,樂於分享即是積福慧,普為隨喜分享傳閱善知識者回向
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點個「在看」,並轉發給更多人看
送給朋友們! 喜歡的,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