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本文首發於公號無敵大薇薇,主張通識教育,從語言到全學科,從三觀到批判性思維,幫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為積極的終身學習者。
最近,一則易烊千璽的弟弟易烊昱華盲擰魔方創世界記錄的消息登上熱搜。
即使是不太關注娛樂圈,對魔方也一竅不通的爸媽們,都一定會知道四字弟弟易烊千璽。
這個小小的少年從13歲以TF boys組合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以來,就開始光環加身:唱跳俱佳,年少成名,品學兼優,勤奮努力等等,這些標籤讓他成為了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別人家的娃」。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孩子不但沒有「長殘」,也沒有「叛逆」。
他在外形越發清俊堅毅的同時,完美實現了從歌手歌手到實力演員的轉型。
憑藉《長安十二時辰》和《少年的你》刷新了觀眾對他的認知,還獲得了金像獎、百花獎等專業獎項的最佳新人獎。
不少媒體也報導過易烊千璽的媽媽,是如何帶出這樣一個全能且高情商的娃的。我記得有媒體的觀點是:
媽媽很努力也有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易烊千璽這樣的孩子,是難得的耐雞娃。簡言之就是,每個孩子都各有所長,這樣的方法,用在別的孩子身上不一定奏效。
當時我也覺得頗有道理,直到最近,看到這則關於四字弟弟的弟弟的新聞(艾瑪好拗口哈哈哈)。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易烊千璽有個弟弟。而且還是這樣一個感覺分分鐘要超越哥哥成為新一代國民弟弟的神仙娃!
我也終於知道,不是易烊千璽耐雞,而是人家媽媽確實能做到絕大部分家長做不到的。帶出一個娃不算什麼,兩個都優秀,你還能說這只是娃天生資質嗎?
來,我們一起看看。
首先,原生家庭非常普通,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底層的打工家庭。非但不是什麼手握頂級資源的富貴人家,甚至也不是所謂的生活優渥的中產階級。
千璽媽媽高中就輟學南下深圳去打工,有娃後,夫妻二人繼續著平淡而辛苦的打工生活。而不久後,這個平凡的媽媽下定決心:不管多難,都要把孩子接到自己身邊一起生活。
其次,為了更好的教育資源,她果斷的帶娃從湖南到了北京,成了一名「北漂」的全職媽媽。租住在郊外昌平,一家人省吃儉用給易烊千璽報名了各種才藝培訓班。而繼續在外打工的父親則成了全家唯一的經濟來源。
雖然千璽媽媽的文化程度並不高,可是她的意志堅定到讓無數媽媽都不得不嘆服的地步:易烊千璽從2歲起,就開始在各種藝術培訓班學習,媽媽從娃娃起開始培養他的興趣和基本功。到了5歲的時候,易烊千璽學習的東西就已經多到讓人難以置信,生活也變得高度緊張。
他學過的課程包括民族舞、中國舞、拉丁舞、現代舞、街舞、書法、葫蘆絲、聲樂......甚至還有變臉、魔術和雕塑。
後來在節目中,主持人這樣疑惑地問易烊千璽:「你學這麼多東西不累嗎?」易烊千璽平靜地說:「也不是很開心,就是習慣了」。
好吧,看到這樣的回答,很多爸媽就會說:我做不到讓孩子這樣,太累了,我想讓孩子愛上某個才藝,能享受其中,而不是這樣辛苦的反覆機械練習。
沒錯,絕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想法。所以,當你把目標定在玩玩就好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最後連玩玩都算不上。更不用說,和人家是把目標定在專業度和出類拔萃之上的差距有多大。
這讓我想到去年,先先參加全國英語演講比賽,是幼兒組的十強,我這人一向是重過程不重結果,覺得差不多就好的那種。
比賽前我自認為準備的還行。比如決賽前一天,我給他突擊了半天(因為是命題演講和抽題演講兩塊),淘寶上買了些小道具(買晚了,還有倆比完了都沒快遞到……)。
但是比賽當天我才發現,幾乎所有家長都給孩子做了PPT,準備了特別豐富的道具!聊天的時候才知道,有不少家長是特意請了一星期假,帶著孩子來反覆訓練的,從文字內容,到演講動作設計,全都精心準備!
而我在被組委會提醒過好幾次後:媽媽沒有給孩子準備PPT嗎?
還很納悶,為啥要PPT?小娃的演講不是直接上去講就好了嗎?反正都是同樣的故事啊……
在那樣的場合,我真正看到了其他家長的準備和努力,才知道自己一直以來「差不多就得了」的想法,其實會有很多問題。有的事情,如果你期待結果,就請全力以赴。當然,這也勢必面臨著取捨。
(關於這次比賽的更心得,可以戳這篇文章:娃晉級全國英語演講總決賽,我和數十位家長聊後發現,牛娃背後必有牛媽!)
半吊子學習的,沒有計劃去準備的,和人家全力以赴的,就一定是會有差距的,而且非常明顯!
我們先接著來看易烊千璽,報名如此多的才藝培訓班,學費成了這個普通家庭中最大的負擔。父親一個人辛苦賺的錢,幾乎全都拿來投入在易烊千璽的培養上。
試問,我們有幾個人可以做到?你做的到,你的家庭成員又能做到嗎?
其實這就是一個取捨的過程。沒有哪種方式是絕對正確的,每一個方式,都取決於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性格,經濟條件,對生活的要求和追求等等,都最終影響著我們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如何取捨。
李詠曾經問易烊千璽的媽媽:「周圍人是不是覺得你很風光?因為你有一個風光的兒子。」
她說:「應該沒有幾個人經歷過我和千璽之間的東西,真的很辛苦。」
我們現在每個家庭,都會或多或少的給孩子安排各種興趣班課後班,無論是為了學業精進,還是才藝學習,亦或者僅僅只是出於愛好。
可能很多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也來自於此,比如爸爸會覺得媽媽給孩子安排的培訓班太滿,沒有時間練習,哪項都不突出;或者是孩子太累,都沒有玩的時間;要不乾脆就是接送孩子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都太高……
這些都會成為我們停下來的理由,畢竟,誰不累呢?
而在易烊千璽學舞的時候,媽媽和他一樣早出晚歸,同樣,易烊千璽的學習壓力,也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付出了比同齡人千倍萬倍的努力。
無論天氣,每周有三天,母子二人都會坐2個小時的公交車再換乘數次地鐵去舞蹈室上課。
到了周末,媽媽會6點起床,帶著易烊千璽去昌平少年宮上課。
中午下課以後,就馬不停蹄坐著三輪車到車站附近,然後飛速奔向919公交車去舞蹈室。
在公交車上,易烊千璽要在最後一排吃飯換舞蹈服,每天練完舞蹈都晚上十點後了,母子倆再坐公交車回家。
從一開始的彆扭到後來的習以為常,母子倆就這樣,每一天都像「趕考」一般,生活上完全沒了任何喘息的空間。
除了學習藝術課,易烊千璽每次回到家還要完成文化課的作業,但其實大多數都是在公交車上完成的。
「媽媽會拿出一塊切菜板,讓我在公交車上完成作業。」
不僅如此,為了能夠更好地輔導易烊千璽,媽媽還特意花錢報了同樣的舞蹈班。
成了「大齡學員」的她,跟著兒子一同學習跳舞,鼓勵他前進。
每次學習完新的動作,媽媽都會認真的記下筆記,然後回到家後再重複教給易烊千璽,熟練舞蹈。
易烊千璽每一次犯錯誤時,媽媽也都不會手下留情。她會罰他練習劈叉,最狠的一次是練了一個多小時。
易烊千璽練習書法時,練習用的方格紙是媽媽自製的,然後拿去列印店複印,因為這樣能省下不少錢。
後來易烊千璽回憶說:「紙能堆到我腰那個地方」。
就問一句:你能做到嗎?
娃晚上10點鐘回來在公交車上用菜板寫作業,換你試試看?就算你同意,孩子爸孩子姥姥奶奶能同意嗎?
我們有一萬個理由說這種「雞娃」方式沒了自己的人生,給全家人都太大壓力,也讓孩子過的太辛苦。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絕大多數人的天賦都差不多,最終是否能夠有好成績和亮眼表現,甚至成功,就源自堅持。
正是因為有媽媽的堅定意志和堅持,才會有今天的易烊千璽。而他也沒有像很多社會新聞裡的孩子那樣,叛逆,親子關係緊張,相反,他和媽媽的關係很好。
他少年老成,即使有厭倦,有疲憊,可是這麼小的孩子卻這樣堅持了下來。而媽媽面對令人驕傲的兒子,感慨道:
「看似簡單但真正難以堅持下去的事情,幸好幸虧我們堅持過來了!」
而千璽媽媽真的是雞娃中的戰鬥機!在易烊千璽在12歲時,媽媽生下了弟弟楠楠,也就是易烊昱華。
按理說,以易洋千璽的名氣和實力,他們的家境已經無需弟弟再像哥哥一樣拼搏了。就像「寵弟狂魔」千璽自己說過的:「我走的路,楠楠不需要再經歷一次了。」
可是,媽媽並沒有放鬆對弟弟的培養。
魔方訓練的時候,楠楠需要每天練習指法6個小時。6個小時啊!且不說孩子吧,能做到堅持這麼久的成年人都是少數!
這簡直就和郎朗小時候每天要練習6個小時鋼琴一樣。一般人能做到嗎?
我認識的學鋼琴的小朋友沒有20個也有10幾個了,大部分能每天彈半小時就算是能堅持下來的,就這樣,陪著練琴的家長半個小時下來都瀕臨崩潰邊緣。幾乎隔三差五就聽說又有誰誰誰家孩子放棄鋼琴了。
這也是我一直沒有下定決心讓娃練琴的原因,因為我真的做不到每天堅持督促,也心疼娃時間安排得太滿,沒有喘息。
但是我身邊也還是有一名非常厲害的小朋友,每天放學後真的要練習6個小時,還要完成學校的作業,不光是孩子,就連父母的業餘生活,也是剩下了鋼琴鋼琴鋼琴。但是,也只有他,已經開始在國際大賽中頻頻拿獎了。
即便是有天才,也沒有能夠輕易獲得成功的天才。
所以,這樣的勵志雞娃故事,讓我收穫滿滿感動,但從某些方面來說,參考價值確實有限。
原因很簡單: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我總是在雞娃的同時還想奢求享受一下自己的人生;不斷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過娃也放過自己;我也不想用學業和才藝班來壓娃,讓娃產生厭倦和抵抗;
這樣雞娃的結果,我很清醒地告訴自己:隨緣!而如何找界限,變成一件最困難的事。
那麼,當我們對別人家的孩子羨慕非常時,先捫心自問:我能做到像別人的家長那麼狠嗎?我能擁有千璽媽媽那種鋼鐵般的超人毅力嗎?「
如果想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那就別去妄想讓孩子取得超乎平常人的成就。
當家長一邊給孩子報班,一邊自我催眠:「我不需要孩子成為專家,只需要培養一個愛好就好」時,請牢記這一點,當看到別的孩子的優異成績時,不要對自己家的娃怒目相視,不要數落ta:「你看看別人!」
畢竟,你也不是別人家的魔鬼家長,自然也培養不出別人家的神仙娃。
而從千璽和昱華兄弟二人的成長方式來看,我們也可以反思自己一直以來帶娃的「佛系」心態和方式。
其實哪有什麼真佛系?無非是給自己的懈怠或是虎頭蛇尾找藉口。
雖然無論是從自己,或者全家的狀態,我們大部分人都遠無法達到易烊千璽媽媽這般。但至少,我們應該正視關於「堅持」這個問題。
無論我們是否要求孩子出人頭地或者優秀卓越,堅持是一種每個人都應當具備的品質。唯有堅持,才可能產生真正持久的熱愛。而有些事情,唯有全力以赴,才無愧於自我內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