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林俊傑被網友噴「鍵盤俠」上熱搜了。
起因是林俊傑在鄧紫棋的高音挑戰視頻下面回了一句「easy」。
結果有網友二話不說就在下面懟了一句:
「有鍵盤就行?」
大概林俊傑也想不到,少有負面新聞的自己也會受到「正義的制裁」。
很明顯,這位網友一看到「easy」幾個字母,就立馬自動腦補了「鍵盤俠口出狂言」的劇情,隨即「指下生花」懟了一波。
其實無論這個說「easy」的人是誰,在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就衝上去亂噴一氣是極不明智的。
畢竟有誰知道林俊傑的意思是誇鄧紫棋唱的很輕鬆,還是對自己來說挑戰這個項目也很輕鬆?
作為「行走的唱片」,林俊傑的唱功與音域那是沒得黑。
尤其是好友之間,這樣的調侃,根本談不上有什麼毛病。
很快,這位出言不遜的鍵盤俠就成為了評論區裡的「活寶」,被一眾網友拉出來嘲諷。
粉絲們也紛紛回應「有手就行」,玩梗玩得不亦樂乎。
02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慘遭現場打臉」的典型,一場「關公面前耍大刀」的烏龍。
儘管結局充滿了娛樂性與戲劇性,但我卻一點也笑不出來。
試想一下,如果說這句話的人不是林俊傑,而是某個普通網友:
他的意思會不會遭到人們的曲解呢?
會不會又有一大群人跳出來嘲諷呢?
換一個主角,結局就可能朝著完全不同的方向發展。
虛擬世界裡,又會增加一場毫無意義的網絡暴力。
不要覺得這種傾向是個例。
今年5月30日,一位微博大V連發兩篇文章,爆料稱:
自己的女兒「被班主任體罰」、「毆打家長且收受巨額禮金」。
極其嚴重的情節,再加上配圖中校服與女孩在醫院打點滴的「慘狀」,立即點燃了輿情。
尤其是一眾孩子的家長,在看到這樣的消息後更是義憤填膺、怒不可遏。
這些控訴班主任「暴行」的文章被迅速轉發擴散,一度登上熱搜。
大家紛紛對班主任惡語相向,詛咒謾罵,全然不顧這位大V的爆料與照片漏洞百出。
此時,也有部分網友與專業人士對血跡、「持續高燒41度」的病情表示懷疑,但他們無一例外被淹沒在大眾的怒火中,甚至一同成為被網暴的對象。
輿論的爆發引起了廣州警方的高度重視,經過調查,警方最終確認:
該微博大V此前發表的內容均為故意編造,其目的在於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事件迅速反轉,大家又紛紛痛罵「大V為流量不擇手段」,轉而同情被網暴的教師——哪怕自己曾經對她惡語相向。
而這場慌亂真正的受害人,卻早已在網絡暴力中遍體鱗傷。
有人盤點了「重大輿論反轉事件」,光2020年就有不下四五起。
我認為,比起罪惡本身更讓人驚恐的,是在那一起起「反轉」的事件中,網友們從頭到尾都站在「正義」的一方。
當某個熱點事件發生時,人們往往不想解讀事件的來龍去脈,而是只關心其中那些能刺激到情緒的、能與大眾產生共鳴的點。
網友們熱衷於給每個事件貼標籤,熱衷於揮舞道德的大棒。
任何不同的意見都會被視為「異端」,任何理性的分析都被高漲的情緒所掩蓋。
而偏見則在一聲聲附和中得到了「群體認同」,變得越來越強大。
然而不幸的是,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我們所接收的絕大多數信息都是碎片化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誰能保證此時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一句話、一張圖片、一段視頻,就能真切還原事件的原委?
所以說:
「鍵盤俠」們並不關心真相,他們所需要的不過是一個情感宣洩的窗口,一個證明自己「高尚」的機會。
至於誰會因此受傷,誰又從中渾水摸魚。
「與我何幹?」
韓劇《匹諾曹》中有一句經典臺詞:
「當一隻狗叫的時候,村裡的其他狗也跟著叫,即使它們不知道那隻狗因為什麼而叫。」
我不知道用它來形容大眾的從眾心理是否恰當,但在當下的網絡環境中,理性與獨立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奢侈品。
太多人在如雪片一般的信息中選擇了隨波逐流,大眾內心原本樸素的「正義」,也在一次次反轉與重塑後成為了空中樓閣。
這不是一個人的錯,亦不是整個社會群體的錯,只可謂「人性使然」而已。
悲乎?悲也!
但即便如此,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少一點情緒,多一點思考。
為了無辜者不受傷害,也為了罪惡者能得到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