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書社小說精選#
中世紀的女巫
米什萊的經典之作;「世間沒有哪種強大力量,不會被人們加以濫用」
【 編輯推薦 】
「法國史學之父」米什萊的經典之作;
重回女巫審判現場,看審判者的「大義凜然」,聽受審者的「強詞奪理」,感受其他人的「冷眼旁觀」。
【 內容簡介 】
在中世紀的帷幔下,任何自然災禍和人為反抗都會被視為有魔鬼作祟,對強大力量的畏懼之情將邪惡的「始作俑者」——女巫推上了審判席。教會帶著一種陰沉的狂怒,寧枉勿縱地將她們綁縛在火刑柱上付之一炬,直到18世紀,歐洲各地仍舊在實行火刑,僅在西班牙就燒死了一千六百人……但真正作祟的其實是惡意,在重重迷霧的遮掩下,任何女性在任何時間與任何地點都有可能被任何目擊者指認為女巫,所以,令人畏懼的強大力量並不是邪惡的「始作俑者」,而是罪名的百口莫辯。
【 作者簡介 】
儒勒·米什萊(1798—1874)
法國歷史學家,在近代歷史研究領域成績卓越,被學術界譽為「法國最早和最偉大的民族主義和浪漫主義歷史學家」,還被譽為「法國史學之父」。代表作有《法國史》《法國大革命史》《論人民》等。
目 錄
出版說明
英譯者序
引言
上卷
第一章 諸神之死
第二章 中世紀為何陷入絕望
第三章 爐邊的小惡魔
第四章 誘惑
第五章 魔鬼附身
第六章 契約
第七章 逝者之王
第八章 自然王子
·····
前 言
出版說明
「女巫」是一個充滿了神秘的詞彙,在童話故事、神話傳說中,女巫往往是能呼風喚雨的人物,既令人心生畏懼,又讓人頂禮膜拜。但在中世紀,這種暗含著臆想成分的斷言卻是誤讀,因為這時的「女巫」不再只是一種人物身份,或者一個隱秘標記,在社會環境的潛移默化下,「女巫」已經成了一種禁忌,成了能將任何一位女性從其所生活的世界隔離出去的病原。
在尚缺乏理性的時代,自然災禍與人為反抗都會被視為有魔鬼作祟,任何參與其中的人都會被定性為「異端」,為了扼制這種「邪惡力量」,宗教裁判所便應運而生。在狂熱的宗教審判中,「女巫」成了站在被告席上的主角,也許只是因為她在吵架中說了一句咒罵的話,馬上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審判甚至不需要任何確鑿的證據,而且這些「女巫」往往會被施以極重的刑罰,甚至直接被處以火刑。
享書社丨讓時間變得優雅
免責說明:以上圖片及部分內容來自網絡,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轉載或引用僅為傳播更多信息,部分素材來源於網際網路,無法核實其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