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四川省稅務學校畢業的「科班生」,從事稅收工作28年。去年4月,大規模的小微企業普惠減免退稅(費)大幕揭開,這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範圍廣、難度大,他卻習慣性主動站出來說:「這個任務交給我,保證100%完成!」
他叫陳太軍,現任國家稅務總局巫山縣稅務局高唐稅務所副所長、支部委員。近日,陳太軍入選9、10月「重慶好人」榜,他堅守稅收一線28年的故事,也隨之揭曉。
90年代初期的稅收人
仍在不停學習
陳太軍今年51歲,上世界九十年代初期,他便已經開始在稅收一線工作。回憶當年工作場景,陳太軍感慨萬千。
「那時巫山縣很多地方自然環境惡劣,山高坡陡,交通極為不便。為了工作,只能長途跋涉,渴了喝山泉,餓了吃乾糧,累了就在山間草地上躺一躺。」陳太軍表示,多年的一線工作經歷,讓他摸索出了一套「國貧縣鄉村稅務工作經驗」。
即「點要跑到位,話要說到位,責要盡到位,廉要守到位」的四位工作法,該經驗對指導開展稅務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時光飛逝,作為老一輩稅收人,陳太軍從未止步不前,而是積極的與時俱進,學習新方法,積累新經驗,並幫助新一代稅收人儘快熟悉業務。
2018年初,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拉開大幕,機構合併後,為了讓原國稅地稅人員儘快熟悉相關稅收政策和業務操作,陳太軍主動自費購買稅收政策書籍,免費贈送給所內同事學習。
而他自己,則堅持一邊「傳幫帶」,一邊「學悟改」,迅速吃透相關政策文件精神,及時開展所內全員政策培訓,手把手指導稅管員作業系統流程,加速業務互學,加快隊伍融合。
面對任務重、難度大的工作
他習慣性身先士卒
2019年4月,大規模的小微企業普惠減免退稅(費)大幕揭開。
由於政策溯及以往,退稅(費)需要在短時間內100%完成,這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範圍廣、難度大,特別是還涉及到廣大自然人代開發票形成的多繳稅費金額小、筆數多、處理難度大的問題。
這些個例要麼沒有聯繫方式,要麼沒有銀行帳戶信息,更有甚者納稅人誤認為退稅(費)電話是詐騙不願接聽。
面對重重問題和困難,陳太軍習慣性地主動站了出來,他說:「我在這兒呆的時間長,很多納稅人都能叫上名來,幹這個工作我比年輕人合適多了,這個任務就交給我來牽頭負責,保證100%完成任務。」
而當時,他所在的高唐稅務所共有應退稅(費)917筆105戶,涉及金額177616.20元。
為了及時將稅費退到戶退到人,陳太軍和同事們一起想辦法,遇到納稅人身份信息不準的就跑派出所,遇到電話號碼不對的就跑電信公司,遇到銀行帳號不符的就跑金融部門,千方百計核准納稅人的退稅(費)信息。幾天後,他們稅務所的退稅(費)率就達到了100%,確保了全部納稅人第一時間享受到了減稅(費)紅利。
耐心為納稅人解答政策問題
辦公室抽屜裡全是工作筆記
「陳所長對待工作非常耐心細緻,納稅人向他諮詢稅收政策時,他總是態度和藹、不厭其煩地解答。對自己不太清楚的政策,還會查閱相關政策文件,及時諮詢權威科室,自行消化後及時給予準確回復。「陳太軍的同事表示,有時候明明不是工作時間,他接到相關電話,也會把自己的事情放一邊,先解答納稅人的問題。
作為四川省稅務學校畢業的「科班生」,從事稅收工作28年,陳太軍的工作態度和方式,也尤其讓同事們敬佩。
他堅持在學中幹、幹中學,始終秉持著「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態度,發明了「抄寫+精華提煉法」。他把工作中學習中所思所想所學的重點記錄在小本子上,形成「口袋書」,平時裝在口袋裡,只要有空閒時就拿出來翻一番、看一看,努力加深記憶。而這個方法,很多同事都在效仿。
「我每天工作結束,都會將一天的工作情況,及時進行梳理總結記錄,如有遺漏,就及時補充。「陳太軍告訴記者,如今他的辦公室抽屜裡,早已裝滿了厚厚的工作筆記本。
憑著多年的兢兢業業、勤奮好學,陳太軍先後榮獲了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巫山縣「行政執法先進個人」、巫山縣「執法模範」等多個榮譽稱號。
「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這是他時常說的一句話,他也在用實際行動踐行這句話。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範聖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