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 各不成龍

2021-03-01 歲月靜好溪水潺流

傳說中「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龍的這九個兒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出現的還是比較多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囚牛,龍生九子之一,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喜音樂,蹲立於琴頭。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睚眥(拼音:Yázì),龍生九子之一,龍身豺首,性剛烈,最是好殺嗜殺好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相貌似豺,好腥殺。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所謂「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報則不免腥殺,這樣,這位模樣像豺一樣的龍子出現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嘲風,龍生九子之一,平生好險,如今殿角走獸是其形象。

蒲牢,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鐘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狻猊(拼音:Suānní),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又稱金猊、靈猊。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所以形狀像獅,好煙火,又好坐。廟中佛座及香爐上能見其風採。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贔屓(拼音:Bìxì),又名龜趺、霸下、填下,龍生九子之長,貌似龜,有齒,力大,好負重。其背亦負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龜為其形象。在拆除北京舊城牆時,在東便門和西便門的城牆下各發現半個贔屓,因此有贔屓馱著北京城之說。

狴犴(拼音:Bì'àn),龍生九子之一,形象老虎,傳說其好訴訟,故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立其形象。又叫憲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獄訟之事,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虎是威猛之獸,可見狴犴的用處在於增強監獄的威嚴,讓罪犯們望而生畏。

負屓(拼音:Fùxì),龍生九子之一,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邊的文龍是其遺像。

螭吻,又叫鴟尾、鴟吻(拼音,Chīwěn、Chīwěi、Chīwěn),龍生九子之一,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鴟尾到底是一種鳥還是傳說中海上的鯨魚沒有確定的說法。也叫好望。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虯尾似鴟鳥,也就是鷂鷹,能噴浪降雨,可以用來厭闢火災,於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龍生九子,各不成龍」?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條稱龍: 「 各有雌雄。」《淮南子》雲: 龍「 其雄鳴上風, 其雌鳴下風。」可見,龍有雌雄,那麼龍是可以是有孩子的。生出來的也應該是龍,而不是其他的什麼奇珍異獸才對。螭:《漢書·司馬相如傳》中就有「赤螭,雌龍也」那麼龍之子也應是虺,長大則成龍。「龍生九子」的說法從何起源?「龍生九子」在明代以前並沒有記載,直到明弘治年間,才開始出現。傳說明孝宗因弄不清九子的名字,就令中管去問內閣。
  • 饕餮貔貅,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威風凜凜,響入雲霄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句話多用來比喻同胞兄弟的各有所長,這些民間神話中的龍子,在外形上幾乎與龍完全不一樣,那麼龍生九子究竟是哪九子?為什麼中國古代傳說會出現不同的版本?
  • 龍生九子各不成龍,你知道現在在哪能見到它們嗎?
    古時民間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傳說。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
  • 龍生九子,各有所好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
  • 為什麼「龍生九子,各不成龍」?
    傳說中「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龍的這九個兒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出現的還是比較多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囚牛,龍生九子之一,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喜音樂,蹲立於琴頭。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你了解多少?
    關於「龍生九子」的傳說在民間流傳很久了,但具體是哪九子一直沒有得到確切記載。有一次,明孝宗朱祜樘忽然心血來潮,問以飽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都說龍有九個兒子,那它們都是誰?怎麼來的?」在李東陽看來,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其九子從大到小分別為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贔屓、蚩吻。
  • 龍生九子的故事
    龍生九子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傳說龍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常用此比喻同胞兄弟品質、愛好各不相同。九子是個虛數,暗指龍的兒子眾多,所以不同的說法可能這九子略有不同。龍生九子•囚牛囚牛,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
  • 龍生九子,為何都不成龍?看到他們的媽媽明白了
    在古代流傳著一句話「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不同。」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龍生了九個孩子,結果都沒有變成龍,並且各不相同。那麼為何龍的九個孩子都不能成龍呢?看看這九子的母親大家就明白了。長子——囚牛囚牛的母親是一頭牛,雖然說囚牛是一頭牛,但是他非常的喜愛音樂。他經常幻化為人的模樣,到人間去看一個名叫瑪雅的姑娘彈琴,久而久之,囚牛竟愛上了這個少女。
  • 龍生九子 | 龍之長子、痴情囚牛
    龍生九子各不同,千載傳於世人口。九為陽數本虛指,天性有別皆異獸。龍生九子是指龍生的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 為什麼龍生九子,不是成龍?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長。——明代徐應秋《玉芝堂談薈·龍生九子》1、哪九個兒子是龍生九子明代內閣中李東陽的《懷麓堂集》中有一個典故在弘治年,明孝宗朱友珍在處理了一天的政治事務之後,對「龍」後代的問題感到好奇。
  • 圖志 | 龍生九子
    李東陽《懷麓堂集》云:「昔在弘治間,泰陵嘗令中官問龍生九子名目,因憶少時往往於雜書中見之,倉促不能悉具」,皇上忽然問及龍生九子的名目,李東陽只好拼湊交差,《懷麓堂集》中又云:「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 龍生九子,各霸一方,龍子們的能力不可小覷
    其中「龍生九子」就是其中之一。「龍生九子」是一個成語,出自明代。比喻雖是一脈相承,但本質、形象、性格各不相同。在古代,「九」是個虛數,也是高貴之數,並不是說龍只有九個孩子。用九來形容龍子,也有其特定含義,與「九五之尊」中的「九」大同小異。
  • 「龍生九子」為什麼沒有一個是龍?看到龍子的母親就懂了
    大家都知道龍生九子的故事,那麼為什麼龍生了九個兒子沒有一條是龍呢?看到龍子的媽媽後就明白了。大家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吧!龍生九子是說龍有九個兒子,但是這九個兒子沒有一個是龍,各不相同。其實龍生九子並不是龍正好有九個兒子,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九代表多的意思,九是虛數,而且是一個貴數,用來表示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古代人用九來描述龍子。
  • 龍生九子是哪九子 (附龍生九子圖片)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
  • 龍生九子全是私生子?龍的老婆到底是誰?
    《玉芝堂談薈》提到: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然龍有九子,為何各有不同?        到了明朝,龍生九子之說被提出,狻猊的文化形象則被照搬過來,因此其母也對應為獅子。        明楊慎《升庵外集》:龍生九子……金猊,形似獅,性好煙火,故立於香爐。
  • 龍生九子,你知道它們各自在哪裡嗎!詳細圖解還不收藏!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定論,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解釋。
  • 龍生九子,各有所好——來看看你所不了解的「龍子」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這句經典名句出自於徐應秋的《玉芝堂雜薈.龍生九子》,在如今這句話是這麼解釋的:一條龍所生的九個孩子,往往形狀愛好迥異。但是如果是從神話角度來看這句話呢?OK,來提取關鍵字,這句話中的關鍵字有這麼幾個「龍」、「九」、「子」,我想「龍」這個形象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在這裡就不多做闡述,那麼首先是「九」。
  • "龍生九子,其母是誰?"
    我們都知道龍生九子,九子也是各不相同,為何差異如此巨大,原本因要歸結於龍生性放蕩,與九個不同的物種交合才產下這九子,而這九種動物究竟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
  • 科普|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之一·囚牛囚牛,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這個裝飾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龍生九子之二·睚眥睚眥,平生好鬥喜殺,刀環、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遺像。
  • 龍生九子——中國龍
    傳說龍生有九個孩子,名字分別是贔屓(音bì xì)鴟吻(音chī wěn)饕餮(音tāo tiè)睚眥(音yá zì)狴犴(音bì àn)狻猊(音suān ní)趴蝮(音bà xià)椒圖(音jiāo tú)蒲牢(音pú láo),傳說有著各種性情,各司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