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也是追過綜藝、追過劇的。
上半年,追過黃渤的新綜藝《忘不了餐廳》;下半年,追過作天作地蘇大強的《都挺好》。
更加值得人們關注的一點,是這些電視節目都或多或少的提及到一個特殊的群體——阿爾茲海默症患者。
《忘不了餐廳》首先吸引我的,當然是演員黃渤了。
最開始發現這個節目,也是好奇於黃渤居然缺席了另一檔多年參與的老綜藝,只為加入這個新綜藝。
後來才知道,原來他自己的父親就是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而且病情已經比較嚴重了,不僅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有時候連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不認識了、忘記了……
而《忘不了餐廳》所聚焦的也正是這樣的特殊人群—— 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人,也就是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症患者。
節目通過老人們參與社交,與明星互動、與餐廳中的食客互動,從而達到向大眾宣傳這個疾病相關常識的目的,同時幫助參與節目的老人收穫積極樂觀的心態,獲得社會交際的經驗,並能起到延緩病情的作用。
而下半年因為作天作地而大火的蘇大強,最後居然忘記回家,忘記成年的女兒,卻始終記著要給自己的小女兒買練習冊。
這一結局,據說是讓很多觀眾在大罵編劇,劇情太過狗血,簡直就是為了大團圓而胡編亂造。
我倒是覺得,從醫學角度來分析,該劇在蘇大強的結局處理上還是有據可循的。
劇中蘇大強在家庭中本是唯唯諾諾、毫無主見的老好人,對妻子的決定百依百順、從不反駁。
為什麼妻子去世後就開始各種作妖、各種鬧騰?原則性、常識性的錯誤也一樣照犯不誤,簡直換了個靈魂似的?
難道真的就只是想折騰子女、刷存在感嗎?
是不是當時已經處於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期而不為人知呢?
畢竟,這個病本就是悄無聲息的來,而認知障礙、人格改變也是其主要臨床表現之一。
那麼究竟什麼是阿爾茲海默症呢?就是老年痴呆嗎?有的治嗎?可以預防嗎?
讓我們一起走近它,了解它,才能更好的預防它、治療它。
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症?
阿爾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也被俗稱為老年痴呆;但是這個俗稱其實不準確,也並不為醫學界所認可。
因為阿爾茨海默症本身並非痴呆,而且「痴呆」二字帶有歧視,會給患者及家人增加心理負擔,進而影響一部分患者不願意就醫治療。
同時,阿爾茲海默症也並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會得的「專利」。韓國電影《腦海中的橡皮擦》中,年輕的女主角也是患有這種病。只是相對而言,老年人更常見罷了。
阿爾茲海默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起病隱襲,呈慢性進行性發展,是最常見的導致中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的疾病之一。
世界上每3秒鐘就會新增一個阿爾茲海默症病例,而我國已有1000多萬阿爾茲海默症患者,是世界上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
它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並因此嚴重影響患者的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
簡單一點來說,可能就是記憶力越來越差,尤其是容易出現近事遺忘,正找東西呢,突然就不記得自己要找的是什麼了;
或者是簡單基礎的文字不認識了,不能解釋文字的具體含義了;
又或者是性格越來越孤僻、古怪了,甚至不願意與家人進行交流了;
還可能是說著話呢,半路說不下去了,無法準確表達自己想說的意思了......
這些種種表現,都指向同一個病——阿爾茲海默症。
阿爾茲海默症很嚴重嗎?預後怎麼樣?
阿爾茨海默症並不僅僅只是記憶力減退而已,它其實是一個致死性的疾病。
雖然總體上來說,這個病進展較緩慢,但大部分患者會在確診發病後的 8 到 10 年內死亡,常見的死因包括營養不良、肺部感染等。
醫學上將阿爾茲海默症分為7個階段:
Ⅰ期: 無明顯受損症狀,醫生很可能檢查不出來異常。
Ⅱ期:短期記憶力的輕度喪失。出現明顯的小事遺忘,表現得與年齡增長相關的失憶症狀相類似(如暫時性忘記把車停在哪了);可能出現語言技能輕度喪失,如措辭不當、記不起熟悉的詞或地名。
Ⅲ期:語言能力受損加重,往往難以選擇正確的詞、記不住人名;難以完成先前非常簡單的日常社交或工作相關任務;健忘,近事遺忘,經常性丟失物品,忘記重要約會和日期;計劃和組織障礙;可能迷失方向。
Ⅳ期:健忘加重,很難想起最近發生的事件;喪失心算的能力;算帳、日常社交、計劃、組織活動等方面出現障礙;開始忘記個人經歷和過去的事情;並出現情緒改變,可能出現反社會行為、抑鬱、焦慮、或輕度易怒等。
Ⅴ期:記憶和人體機能出現明顯衰退;遺忘重要的個人信息如電話號碼、地址等;日常生活開始犯迷糊,如忘記在哪裡、忘記具體日期等;難以進行簡單計算。
Ⅵ期:喪失對周圍環境和體驗的認知;睡眠習慣改變,晝夜顛倒;喪失自己穿衣或選擇適合自己衣著的能力; 難以記住親屬或看護人的姓名;忘記自己的經歷;性格和行為發生重大變化;開始出現幻覺和錯覺;出現迷路的傾向。
Ⅶ期:喪失語言技能;喪失運動技能和控制運動的能力;無法獨立穿衣、洗澡或吃飯;坐不住或在沒有外部支撐的情況下頭部難以自己支撐;肌肉僵化;難以吞咽。
其中,第三階段是整個阿爾茲海默症發病過程中,唯一一個治療的黃金時間窗口。
阿爾茲海默症該怎樣治療?
就目前而言,阿爾茲海默症的具體致病機制尚不明確,醫學界其實並沒有確切有效的藥物可以對該病進行治療。
近日頻頻報導的國產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主要針對的只是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致力於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
而世界上已經上市的幾個阿爾茨海默症藥物也並不是什麼特效藥,而且這些藥物的平均藥效一般不超過半年。
也就是說,現在的醫學是無法逆轉疾病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對患者的儘早幹預——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尤其是在第三階段。
如果我們能及早發現這些患者,對其進行正確的治療,可以有效延緩疾病的發展,明顯改善患者未來幾十年的生存質量,並大大降低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因此,如果你本人或家人,開始出現第三階段相關的一些症狀時,一定要引起重視,積極的到相關醫療機構尋求專業的醫療救治,並調整生活方式,採取相應的措施來輔助藥物治療,以期得到更大的獲益。
既然沒有真正有效的藥物治療,我們又能拿阿爾茲海默症怎麼辦呢?
我們能做的、最有效的就是預防疾病的發生,延緩疾病的進展。
醫學雜誌《柳葉刀》上,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其核心就是如何預防阿爾茲海默症。
文中指出,如果能儘早關注與該病發生有關的一些關鍵因素,我們將有望延遲甚至預防全球1/3的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生。
這些因素就包括:確保良好的兒童教育;避免高血壓、肥胖和吸菸;控制糖尿病;避免抑鬱;避免與年齡相關的聽力損失;堅持運動;在老年階段保持社交活動等。
同時,也相關文章提到,該病預防的六大核心支柱就是:運動、社交、飲食、動腦、睡眠和減壓。
有研究表明,從這六個方面來調整生活方式,是可以有效預防和延緩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生、發展的。
首先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如慢跑、騎自行車、跳廣場舞等,可以大大刺激大腦的記憶中心,使其保持活力。
第二社交,尤其是老年人,退休以後不要悶在家裡,而應該走出家庭,積極參與社交關係,如參加老年大學、參與小區業委會等,都可以幫助預防記憶的喪失,有益身心健康。
第三飲食,保持低碳飲食,同時適當多吃肉類。
低碳飲食可以預防「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已被證實與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生密不可分;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還可以減少身體炎症,從而有利於預防阿爾茲海默症;
適當食肉則可以保證酮體的供應,有助於提供大腦足夠的能源;肉類中的脂肪可以很好的保護腦細胞,這些都是有利於預防阿爾茲海默症的。
第四動腦,老年人更應該堅持思維訓練,如主動去學習一門課程,或者玩玩棋牌遊戲,通過思維訓練,保持大腦的健康與活力。
第五睡眠,保證充足且優質的睡眠,可以清除腦內的有害蛋白沉積,預防腦萎縮,從而預防阿爾茲海默症。
第六減壓,高壓力會導致某些阿爾茲海默症高風險行為的增加,如拒絕運動、暴飲暴食等;同時會導致大腦中處理情緒、思維和記憶的海馬體和前額皮質發生變化,而海馬體是阿爾茲海默症最先發作的部位之一。
我們可以通過聽音樂、做運動、進行冥想等來緩解精神壓力;同時應該告誡自己,減少欲望、控制欲望,方有利於減少精神壓力。
阿爾茲海默症,腦海中的橡皮擦,雖然目前並無有效藥物治療,但是預防重於治療,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便是關鍵。
忘記不忘記,如何自己來做主?
先從我們自己做起,從關愛我們身邊的老人做起。
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愛自己、愛家人、遠離阿爾茲海默症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