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報記者 陶令
步入本月第三周,各項數據顯示,跨年旅行已經進入了預訂高峰期。
基於3億國內用戶搜索行為,攜程預測,「南北大穿越」成跨年旅行趨勢。旅客動輒飛越3000公裡,北京飛三亞的航線票量排名靠前;張家口、長白山等滑雪勝地跨年酒店房量緊俏,冰雪遊正當時;受惠於機票降價、冬季景區減免政策的影響,2021元旦「跨年跟團遊」報價低於去年同期。
無獨有偶,去哪兒網也在本月初公布了一組數據,934萬用戶使用該軟體購買了機票,在民航市場幾乎被腰斬的低迷中,可以預見新的旅遊高峰正在醞釀。
儘管今年的旅遊市場受到重創,但這個年末用戶的數量猛增了數千萬,其中三線城市用戶比例佔46%,95後年輕群體更是佔據了四成份額。此次用戶激增被歸結於或許是當下機票價格比同期降低了17%使然,正是看到機票價格低廉,紛紛激發了人們新年出行的興趣。更有機構對明年民航出行人數的數據預測,有望達到6.29億人次,直接超過今年半壁江山。
2020,再見!在旅途中,共同迎接2021年。
2021,從「跨年旅行」開始
揮別2020年,很多人選擇用「儀式感」為跨年旅行做備註。從重慶解放碑鐘聲倒計時跨年、珠海長隆煙花跨年、乘西沙郵輪海上跨年甚至是在海拔3000米的西藏徒步跨年、在「中國東極」 撫遠打卡「2021第一縷晨光」以及在零下50℃的敖魯古雅使鹿部落潑水成冰,這些都成了跨年旅行百餘種玩法中的一款,攜程數據顯示,2021年元旦,國內深度遊目的地熱度直線上漲320%。
相比迎新元旦,接踵而至的春節則成了一場更受矚目和隆重對待的「跨年旅行」。來自全球民宿短租公寓預訂平臺的預測,「冬鳥南飛」一詞可概括2021年春節遊市場的特色。接受調查的旅行者中超過七成考慮「去溫暖的地方度過冬天」,其中,過去兩年裡有過出境遊經歷的人意願更高,達到了76%。在「冬鳥南飛」遊客中意的目的地名單上,海南等擁有海洋風光,適合海灘度假的目的地成為首選,抑或是廈門等溫暖的南方城市,而選擇西南旅遊大省——雲南的麗江、大理、西雙版納為出遊目的地的也無不因為冬日裡適宜的氣候取勝。
旅遊業復甦不等同於重複
隨著2021的到來,最受期待的「國內遊」正式拉開了全旅遊行業期盼並倚重的一幕大戲。但早有專家認為,這一輪旅遊業的復甦絕不等同於以往任何一年旅遊熱潮的重複。
受疫情改變的不僅僅是旅遊目的地冷熱的更替,還有著更多的變數,如旅遊群體的年齡比重變了、旅遊需求出現了新要求,就連旅遊目的地為什麼而紅的原因也多了很多能體現年輕人喜好的點。其中尤以旅遊年輕群體的增幅最受關注,來自旅行預訂平臺的統計,其19歲以下的用戶佔據了22.8%的比例,30歲以下的用戶則高達63%。綜合分析認為,正是因為社交平臺上短視頻、直播帶貨等年輕人鍾愛的形式逐步滲透到旅遊行業,使得客群的年輕化加劇。在用戶超過4億的旅遊話題中,短視頻累計播放超過9450億,其中以年齡在18至30歲的年輕群體居多。
後疫情時代旅遊業的復甦並不是簡單地重複往年,即便是得到共識的「深耕國內」,是否有新思維、新動能和新模式來生產適應旅遊者需求變化,都將在2021年亟需有新面貌、新產品和新內容來承接這場眾望所歸的復甦。
僅以呼聲漸高的「微度假」熱詞為例,各旅遊目的地均寄予厚望。一則,「微度假」意味著旅途短耗時短,而對應的遊客群體則有著人均消費能力強、頻次高等高淨值標籤,不但適用於親子度假出遊,還是當下不少有錢有閒的「銀髮群體」的上上選。但相較以往,在未來復甦的國內遊市場中,以上兩大遊客群體對於是否能滿足其對文旅融合的度假需求,或是對旅途中是否能收穫在地生活的好體驗,都有著極高的需求,而類似的精神需求遠遠不是高星級酒店或是高消費餐飲場所能籠統涵蓋的。
顯而易見,重複遠不能滿足2021旅行市場的復甦。
住宿業,國內遊助推發展契機
儘管在住宿業的市場份額上,近年來,酒店和民宿有著此消彼長的非對等競爭關係,但對於自「國內遊」復甦並將持續執掌2021年熱門的話題,住宿業的兩大品類都表達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共識。
首先是民宿短租公寓預訂平臺愛彼迎攜手數據諮詢公司發布了2021年中國旅行洞察,其中提及「國內遊」繼續成為主題,旅行者渴望「旅居四方」,其CEO則將其釋義為—「我們說的旅居概念指的是旅行已經超越了旅行觀光本身,而是生活、工作和旅行方式的融合。」無論是「鄉野拾趣」還是「數字遊民」這些關鍵詞,民宿在這些旅行場景下,都是人們最青睞的住宿選擇之一。愛彼迎也將繼續擁抱這些新興旅居趨勢,為旅行者提供更加多樣、更高品質的住宿選擇,創造『家在四方』的歸屬感。」
其次,在華住一年一度的「華住世界大會」 收官之站——本月8日的上海站上,無論是9年來當仁不讓的主講人季琦,還是華住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金輝都強調——華住做中高端是認真的。其對中高端酒店市場勢不可擋的涉足,不可忽視的大背景則是未來首先崛起的國內遊市場激發的住宿需求。
呼應華住集團在「世界大會」上釋放的信號——未來三年內,保持每年新增至少100家高端酒店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高端品牌門店達到500家的布局。季琦則在其名為《後疫情時代的酒店投資》的主題演講末尾用以下話語做了加持——即「所以我的結論,酒店是很好的投資,品牌酒店是更好的投資。說一千道一萬,大家投酒店。我們的股東,也是我的好朋友張磊說過『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就在當下,現在就是重倉中國最好的機會』,我完全認同,這句話獻給在座的各位。」
後疫情的團隊遊仍有空間
自由行、定製遊、小團遊……經歷了疫情後,旅行社業務的比重出現了變化。以時下正熱的元旦跨年遊為例,相比往年,家人、朋友、同事等熟人出行的佔比增長了一成。其中夫妻情侶佔比最高達到了34%,同比增長6%;朋友、同事出行佔比28%;而元旦私家團選擇率佔跟團總人數比例,從2020年的10%提升到了30%。
曾經喧囂塵上的關於「團隊遊已死」的論調,不攻自破。誠如之前採訪環球旅訊CEO李超時,他坦言,團隊遊還會存在,因為中國的出遊人口基數很大,消費能級和需求仍在,但不容置疑的是,縱然是有這麼大的基數存在,團隊遊的未來一定離不開更新,從更新團隊遊的產品到種類更多元化的迭代,這也是機遇所在。
「我一直不認為團隊業務是傳統業務,團隊遊需要旅行社做的強項是怎麼把團隊業務用網際網路的模式和思維做得更加優化。」對於這個定論,錦江旅遊股份公司副董事長兼CEO包磊用數據再次論證,在中國有護照的人只有1億人,有籤證並出過國的人不過三四千萬人,還有90%多的市場等著被開拓,以團隊遊為主營業務的旅行社還遠沒有成為前浪被拍在沙灘上。
從7月國內遊恢復至今,攜程私家團同比去年增長了22%,這是非常難得的。攜程集團旅遊渠道管理中心總經理尤肅川認為,有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出現更大規模定製遊還有小包團的需求明顯增加,一部分旅遊的高端客戶,從海外轉向了國內遊市場,也在倒逼著整個行業作出相應的改變,從產品豐富度、靈活性甚至是對服務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將告別2020,這一年過得很慢又很快;我們走得不遠,未來路還長。
關於旅行,難說再見!
2021,我們旅途中再見!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