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瑪麗蓮.夢露,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哦,那個性感尤物。 那個總是開懷大笑,眼神迷濛,身段婀娜的好萊塢女星。展現在世人面前的瑪麗蓮.夢露總是自信活潑美豔不可方物。而撇開那個性感符號下的瑪麗蓮.夢露又是怎樣呢?或許只是一個從來沒有安全感,一直希望得到認可,敏感神經質,深受家族遺傳的精神疾病困擾的女人。
瑪麗蓮·夢露的本名是諾瑪·珍·貝克。她的母親格拉迪斯是一個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夢露從來都不知道她的生父是誰。由於母親經常犯病入院治療,夢露從小不是被寄養在母親朋友家,就是寄養在遠方親戚家,或者乾脆就送去了孤兒院。與母親在一起的時間非常短。
孩童時期的夢露和母親的合影
夢露從來都不知道她的生父是誰,小時候媽媽總是迴避夢露關於爸爸的各種提問。有一天母親破天荒的給她看了一張照片,指著照片裡的男人說:「這是你的父親。」照片裡的男人留著小鬍子,漫不經心的笑著,很像克拉克.蓋博。從此蓋博當就成為夢露想像中的父親。她渴望知道更多父親的事情,而母親卻守口如瓶,再也沒有提起此事。許多年以後跟克拉克.蓋博拍《不合時宜的人》算是實現了夢露兒時的夢想。
瑪麗蓮.夢露與克拉克.蓋博
瑪麗蓮.夢露:「我只想忘記發生在我和母親身上所有的不幸。我忘不掉,可我願意嘗試去做。當我變成瑪麗蓮.夢露,而不去想諾瑪.簡的時候,我似乎做到了。
夢露一直照顧母親,負責她在療養院的一切費用。
「很久以來,我都害怕承認和我母親有相似之處,害怕像她一樣死在瘋人院裡。當我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就會問自己,會不會像她一樣發瘋。但我希望自己更堅強一些」
莉拉.菲爾德,夢露的精神科醫生:「她是個漂亮的女人,是我所見過的女人中最漂亮的。她心地善良,是個很好的朋友。她對疾病總是抱著樂觀的態度。」
瑪麗蓮.夢露:「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從來沒有人說我漂亮。人們應當告訴小女孩他們有多美漂亮,儘管有時並非事實。」
「那個早熟的小女孩從未離開我的心,無論我取得多麼大的成功,那個小女孩憂傷的眼神總是深深地埋藏在我心底。」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這個世界對我來說就像個災難。我喜歡在遊戲和偽造中逃避。當我成為演員後,我可以無時無刻不在演戲。」
「後來我就整天坐在電影院裡,有時坐到深夜,坐在巨幅銀幕之前的第一排座位上。我還是一個小孩子,孤零零的,這真有些不可思議。在我眼前演出的一切都沒有逃過我的注意。」那時候一頭金髮的簡.哈羅是夢露最喜愛的女演員。
無家可歸的諾瑪.簡於1935年9月被送到好萊塢的孤兒之家,編號為3463.諾瑪被送走的時候很傷心:「我開始哭起來。求求你們,不要讓我到那兒去,我不是孤兒,我母親還沒有死,她只是得病了,住在醫院裡,她不能親自照顧我。求你們不要讓我住在孤兒院裡。」「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時的情景。我周圍的世界一下坍塌了。」那時夢露只有9歲。
「當我放眼窗外,看著好萊塢迷人的夜景時,心想,一定有成千上萬名女孩子像我一樣做著美夢,幻想有朝一日能夠成為萬眾矚目的電影明星,但我一點也不擔心她們會比我捷足先登,我有信心,我一定會成功的。」
「與其和某個人一起痛苦,不如一個人痛苦。」
「一個女人不能一個人待著,她需要一個男人。男人和女人互相支持,互相鼓勵。我一個人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夢露最怕被拋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越來越覺得孤單,1962年買了自己的房子後,夢露說過:「我原來根本沒打算過買房自己一個人住,既然我總是一個人,那麼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在夢露死前幾個星期,電視臺主持人湯姆.克雷曾問及她是否孤獨,夢露回答說:「你在一所有4間臥室的房子裡生活過嗎?我現在的孤獨感超出一起40倍。」
「只要你想到什麼特別性感的東西,你的聲音就會自然而然的聽起來性感。」
「從14歲開始,我就總能激怒別的女人。有時候,我去參加招待會,整個晚上都沒有人主動來和我說話。男人們由於害怕他們的妻子或者情人總是和我保持著一定距離。而女人們則聚在一起對我說三道四。」
「我從來沒有刻意的注意自己的走路姿勢。人們都說我走路時搖晃和擺動,但是我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意思。我只是走路而已。我一生中從來沒有蓄意要搖擺,可是整個一生我都在跟那些說我故意這麼做的人做鬥爭。」「我走路時因為我和別人一樣,不能總是站在原地不動。」
曾經有位導演評價夢露:「瑪麗蓮簡單的邁幾步就能夠比大多數演員說6頁的臺詞蘊含更多的意義。」
第一次婚姻:1942年6月19日,為了避免無家可歸,再次送進孤兒院,夢露在親友的安排下與詹姆斯・愛澤爾・多爾蒂結婚。1946年9月13日,夢露結束了她的第一段婚姻
瑪麗蓮.夢露:「我的第一次婚姻既算不上幸福也算不上不幸。我們之間沒有什麼共同語言。這不僅因為我們當時一貧如洗,而且因為我和他根本不知道該和對方說些什麼」
1942 夢露和她第一任丈夫。
詹姆斯.多爾蒂:「她是個多情的女人,從各方面看都是個完美的妻子,不過她對做飯不太內行。」「我們的婚姻很美滿……我問自己,她難道忘記了我們曾多麼幸福。」
第二次婚姻:1954年1月14日,夢露與棒球明星喬・狄馬喬在舊金山的旅館舉行婚禮。婚後大男子主義的喬・狄馬喬因為受不了瑪麗蓮.夢露在電影裡的性感演出,常常按捺不住怒火,對夢露大打出手。夢露無法忍受,提出離婚。喬・狄馬喬並不想與夢露離婚,在信中請夢露再考慮,還說這封信「讓他心碎」。他與瑪麗蓮夢露的婚姻僅維持9個月,且終其一生未再結婚,孤單的度過他的下半輩子。夢露去世以後,他每周送花到夢露的墓前,堅持了20年。
夢露:「我本不該嫁給喬,我根本不可能成為義大利人理想的妻子。我嫁給他是因為可憐他,他看起來那麼可靠,那麼害羞。」
喬・狄馬喬:「與明星生活在一起並無幸福可言。」
第三次婚姻:1956年6月29日,夢露與劇作家阿瑟・米勒秘密結婚。期間夢露曾兩次流產。1960年8月28日,瑪麗蓮・夢露住院接受精神治療。1961年1月20日,兩人在墨西哥正式離婚。
夢露「經管我們已經結婚了,但我在他眼中還是那麼美麗,單純。我努力使自己成為他認為的樣子。在生活和文學上,我就像他的學生。我知道他了解我,愛我的全部。但我卻忍不住會發脾氣。也許我要求的太多,也許世界上根本就沒有能夠忍受我的男人。」
亨利.米勒:「瑪麗蓮.夢露是我至今所認識的最可憐的姑娘。」「她夢寐以求的是在被她視為無足輕重的時間上獲得至高無上的自尊。」
作為電影業的產物,好萊塢締造的神話,瑪麗蓮.夢露永遠都是生氣勃勃的。她完美的體型、自然彎曲的睫毛、潔白無暇的牙齒、偶爾挑逗的動作、天真無邪的笑容、別具一格的步態…..將會永遠記載在好萊塢電影史卷宗裡。
那天看完瑪麗蓮.夢露的傳記,又聽到了艾爾頓·約翰(Elton John)在1973年為紀念瑪麗蓮夢露寫下了《風中之燭》(Candle in the Wind)這首歌,竟然聽到淚流滿面。之前一直聽得是改編後,紀念黛安娜版本的,因為聽得次數太多,膩味的很。這次看到原版的歌詞,才發現寫的是如此情真意切,他一定是真的愛瑪麗蓮.夢露。
這個從小缺乏關愛的小女孩兒,至死也沒有得到她畢生追求的安全感和穩妥的愛情,而她不可替代的美,是留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風中之燭的歌詞節選
Hollywood created a superstar, 好萊塢創造了一個超級巨星,
And the pain was the price you paid. 痛苦卻是你必須付出的代價。
Even when you died, 即使到你去世之日,
All the press still hounded you, 媒體依舊對你毫不留情,
All the papers had to say was 所有的報紙刊登竟都只是
That Marilyn was found in the nude. 夢露被發現的時候一絲不掛。
And it seems to me you lived your life, 我總認為你的一生
Like a candle in the wind. 就像是風中之燭。
Never knowing who to cling to, 不知道有誰能夠讓你倚靠,
When the rain set in. 好避風遮雨。
And I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known you, 而我好希望當時能夠認識你,
But I was just a kid, 但是那時我只是個孩子。
Your candle burned out long before, 你的燭火雖已燒盡,
The legend ever did. 但傳奇將流傳下去。
相關圖文源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