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阿哥胤禵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何會被雍正囚禁?

2021-01-18 騰訊網

在清朝的歷史上,一直有這樣一個野史傳聞,廣為流傳。

傳說康熙在去世之前,立下遺詔,想要讓十四阿哥胤禵接班。但是,康熙去世之後,遺詔卻被四阿哥胤禛的親信隆科多加了一筆。將原本的『傳位十四阿哥』改成了『傳位於四阿哥』。這樣一來,原本應該成為皇帝的胤禵,自然也就無望皇位。而四阿哥胤禵,自此順利即位,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了。

這個傳聞,顯然只是一個歷史謠言而已。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十四阿哥胤禵,在當時是非常受康熙寵愛的,至少有望繼承皇位。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十四阿哥胤禵,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雍正即位後,又是什麼結局呢?

胤禵出生於公元1688年,母親是德妃烏雅氏。德妃烏雅氏十分受康熙皇帝的寵愛,一生為康熙皇帝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但是最後只有兩個兒子活到了成年。一個是四阿哥胤禛,一個是十四阿哥胤禵。是的,沒錯!十四阿哥胤禵,和後來的雍正皇帝,是真正的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德妃烏雅氏所生的這兩個兒子,在父親康熙皇帝面前頗受重用,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德妃烏雅氏康熙皇帝受寵愛的原因。

胤禵從小聰明過人,才德雙全,十分受父親康熙皇帝的寵愛,父親康熙皇帝每次出行塞外時,都要帶他隨行,在日常生活中,父親康熙皇帝總是給胤禵特殊的對待,胤禵這個人除了才德雙全外,性格也是特別的爽快和直接,對於認定的兄弟,也是十分重情重義,因為胤禵的這樣爽快直接的性格使得他與為人謙和的八哥胤禩頗為投脾氣,從此兩人之間,便在一起共事,感情也越來越好。

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在第一次廢太子後,讓大臣推舉新太子的人選,康熙皇帝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試探朝中的大臣,朝臣中多數人推舉了八阿哥胤禩為太子人選,康熙皇帝後才看到此情況後,十分生氣,認為是胤禩在朝中大肆拉攏朝臣,威脅自己的統治地位,於是康熙皇帝對八阿哥胤禩進行了嚴加申斥,主要斥責八阿哥胤禩有奪嫡之心,康熙皇帝說到八阿哥胤禩有奪嫡之心時,十四阿哥胤禵為八阿哥胤禩挺身而出,並跪著向父親康熙皇帝說道:

「八阿哥無此心,臣等願保之」

胤禵這個舉動,使得康熙皇帝大怒,康熙皇帝在激動之餘還將身邊的佩刀拿出來想要刺死胤禵,不過最終因為五阿哥胤祺跪著抱住父親康熙皇帝的大腿,同時口中還說著勸著父親康熙皇帝的話。加上康熙皇帝本來就沒有真的想殺死胤禵,使得胤禵最終逃過一劫,只是被打了二十大板。雖然打完二十大板後,有一段時間,行動較為不便。但是由於胤禵身體素質較高,傷口很快就痊癒了,走路也恢復了正常。

康熙皇帝在這件事情發生後,雖然剛開始十分生氣,不過在後來氣消後,覺得胤禵這個兒子對兄弟有情有義,而且敢於直言不諱,對胤禵是頗為欣賞。自此之後,康熙皇帝便更加的寵愛胤禵。

公元1718年,準噶爾汗國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西藏,西藏的拉藏汗向朝廷請求援助。於是胤禵就被父親康熙皇帝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率領大軍前往青海,同時還將胤禵封為大將軍王。出徵時的規格也是按照天子親徵的規格準備的。胤禵率領大軍起程時,父親康熙皇帝還為胤禵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在胤禵到達青海後,康熙皇帝還親自下旨給大軍中的蒙古王公們,要他們像聽從聖旨一樣的態度,去聽從胤禵的指示,可見康熙皇帝對胤禵的重視。

歷經一年多的時間,胤禵最終成功擊敗準噶爾汗國的軍隊,因此戰而名聲大震。後來胤禵又去往甘州,想要乘機去搗毀噶爾汗國大汗策妄阿拉布坦的老巢。沒過多久,便回京與父親康熙皇帝商議,並在後來再次奔赴前線。不過最終因為軍需運輸困難,康熙皇帝決定採取和平解決的方式。而胤禵一直在此處幫忙料理此事,因此連父親康熙皇帝的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在暢春園病逝,終年六十九歲,康熙皇帝去世後,隆科多宣讀遺詔由四阿哥胤禛繼位,史稱雍正皇帝,並下令封鎖北門,嚴禁康熙皇帝去世的消息外洩。這些反常的舉動,都似乎是在為四阿哥胤禛得位不正增添了有利的證據,甚至傳說雍正皇帝當初是改了遺詔才得到皇位的,康熙皇帝原本心中的人選是十四阿哥胤禵,雍正皇帝將傳位於十四子改為傳位四子。

這個說法顯然是無稽之談,當時的詔書用的都是繁體字,怎麼改都是有破綻的。雍正皇帝與不可能會那麼傻,之所以有這種說法傳說,就是因為雍正皇帝對於兄弟的殘酷和無情加上政治上的鐵腕手段,得罪的人較多,於是這些人就用一些不好的事情來抹黑雍正皇帝。

因為之前的奪嫡事件,胤禵在雍正皇帝執政期間,受到了不少的打壓,被雍正皇帝軟禁於康熙皇帝的景陵,同時還將胤禵的王爵革去,將胤禵降為固山貝子。直到乾隆皇帝執政後,才將胤禵放出,並在後來將胤禵封為多羅恂郡王。

公元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胤禵去世,諡號『勤』。

胤禵的一生雖說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囚禁之中度過,至少還是要比他的八哥胤禩和九哥胤禟的結局要好。胤禵之所以會被囚禁,其主要原因還是雍正皇帝比較嫉妒胤禵,因為胤禵十分得父親康熙皇帝的寵愛,同時還有站在政敵八弟胤禩陣營的一邊。加上胤禵這個人能力和人品十分出眾,這才使得雍正皇帝對於親弟弟胤禵使用較為殘酷的手段。

相關焦點

  • 乾隆為何釋放胤禵?被雍正囚禁了13年,十四阿哥胤禵早就沒了志氣
    在當時的人看來,晚年的康熙,如此喜愛十四阿哥胤禵,甚至封他為大將軍王,帶著二十萬雄兵遠徵西北,顯然是有傳位的意思了。那麼十四阿哥胤禵此後的境遇又是怎樣呢?胤禵回來奔喪,被雍正解除了一切職務和兵權。很多人不解,胤禵手握二十萬大軍,為什麼不反戈一擊,進入中原和雍正爭奪江山呢?
  • 雍正王朝:十四阿哥胤禵,為何會愛上喬引娣?她只用了一句話
    生在皇家,貴為皇子,皇十四子胤禵什麼樣的女人沒見過,為何獨獨對一個從路邊撿來的漢家女子如此傾心?我們先來看下初次見面時,這位普通姑娘帶給皇十四子胤禵的震撼於破廟暫歇時,被雍正皇帝解除了兵權,趕回京城奔喪的皇十四子胤禵遇見了已經餓得奄奄一息的喬引娣。
  • 九子奪嫡中,十四阿哥為何支持八阿哥,而不是一母同胞的雍正?
    在康熙的兒子中,共有9位參與了皇帝之位的爭奪,這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愛新覺羅·胤礽、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祉、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十阿哥愛新覺羅·胤 、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十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禵。
  • 為何《雍正王朝》十四阿哥不支持老四而支持八爺?這一點很關鍵
    在《雍正王朝》這部經典電視劇中,雍正最後奪嫡成功,可以說一路走來極為不易,畢竟其走的幾乎是孤臣路線,身邊只有老十四少數幾人支持。反觀八阿哥身邊支持的大臣眾多,哪怕是皇子也有幾個。其中十四阿哥就特別明顯,畢竟其是雍正的親兄弟,卻也支持八阿哥,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 雍正皇帝登基後,為何第一個處置十四阿哥胤禵?其中原因不簡單!
    在當時極其惡劣的皇位爭奪戰中,雍正皇帝脫穎而出,繼承了他的皇位。而在雍正皇帝繼位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對十四弟胤禵進行了殘酷打擊。那麼,雍正皇帝為什麼先針對胤禵進行開刀呢?時代背景其實,這一切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雍正皇帝這樣做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 揭開康熙九子奪嫡的歷史真相——十四阿哥胤禵爭位敗北之謎
    因此一直以來認為四阿哥篡奪了十四阿哥皇位的改詔書依據其實根本經不起嚴謹的歷史考證,但民間一直以來的這種傳播,也確實從客觀上說明了十四阿哥的優秀與卓越,他也確實具備相當的資本來爭一爭皇位,那麼他為什麼最後以失敗而告終?他在歷史上的真實形象又是怎樣的呢?
  • 康熙之子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本是一母同胞,為何兩人之間始終不和
    在康熙的眾多皇子之中,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皆為德妃烏雅氏所生,然而不論是歷史上,還是影視劇當中,這兄弟二人的關係非但並不親近,反而猶如仇人一般,雍正繼位之後更是將胤禵囚禁十餘載,直到乾隆繼位後才放出來,這又是為什麼呢?
  •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要讓十四阿哥做大將軍王?
    之後四阿哥胤禵在母親烏雅氏和十四阿哥胤禵的面前,提出舉薦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胤禛的話,使得母親烏雅氏和十四阿哥胤禵十分高興,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因為此事,關係也變得較為融洽,四阿哥胤禛在十四阿哥胤禵面前不漏痕跡說到了年羹堯的事情,十四阿哥胤禵在四阿哥胤禛面前提到了要舉薦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的事情,雖然二人的心裡的想法有所不同,但是也因此機會促成了年羹堯最終出任陝甘總督的事情
  • 《雍正王朝》康熙皇帝駕崩,胤禵大鬧靈堂,雍正為何冊封烏雅氏
    十四阿哥胤禵和雍正皇帝胤禛是親兄弟,但是他愣是和胤禛搞不攏,這其實和清朝培養皇室子弟的方式有關,雍正皇帝畢竟才登基,不管胤禵怎麼鬧,總不能先拿自己的親弟弟開刀吧,封烏雅氏為皇太后,就是為了止住當時混亂的局面,間接的逼胤禵承認自己是皇位繼承人的事實。
  • 康熙傳位詔書上,是「傳位十四阿哥」,還是「傳位於四阿哥」?
    九子奪嫡八阿哥早已與雍正交惡,所以退而求其次,支持雍正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十四阿哥胤禵。眼瞅著雍正勝出,八阿哥一黨自然不甘心,便想垂死掙扎,散播出了雍正得位不正的謠言。雍正剛剛登基,位置還不穩固,搞不好真讓這些人翻盤。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把喬引娣從胤禵身邊奪過來?喬引娣結局如何
    再後來胤禛派人四處打探小福的下落一直沒有消息。喬引娣是十四阿哥胤禵在回京奔喪途中所救,之後一直跟著十四阿哥,二人漸漸產生感情,十四阿哥胤禵提出要納喬引娣為側福晉,雍正以違反祖制為由強烈反對,而十四阿哥因為八阿哥胤禩等人挑唆,一直認定自己才是康熙遺詔上指定的繼位人,所以處處給雍正找彆扭,對著幹,雍正心說你跟我對著幹是吧,那我也不讓你如意,你不是要娶喬引娣嗎?我偏偏要從你身邊奪過來。
  • 雍正登基後,老八胤禩下場很慘,為何老十四胤禵能躲過一劫?
    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可以算是雍正登基前最大的兩個政敵。按理說,胤禵曾經作為大將軍王代康熙出徵,對雍正的威脅更大,可事實上,雍正即位後,胤禩慘死,胤禵卻活到了雍正駕崩,被釋放後封為郡王,得了個善終。
  • 康熙皇帝駕崩,十四阿哥胤禵手握重兵,如果起兵造反可能成功嗎?
    康熙皇帝駕崩後,十四阿哥胤禵的確是手握重兵,很多人也在議論,胤禵如果當時不回京,而是選擇起兵造反,成功的概率有多大,類似的情況在歷史上也發生過多次,條件比胤禵好的人也有不少,但大多都已失敗告終,胤禵如果起兵,勝利的概率也幾乎為零。
  • 雍正王朝:為什麼說十四阿哥是九子奪嫡中最為陰險的皇子?
    在「九子奪嫡」塵埃落定之後,十四阿哥胤禵卻依然可以「眾望所歸」,和勝利者雍正一較高下,他的能力絕對靠譜。那麼,這位曾經萬人矚目的大將軍王、康熙晚年最為倚重的一位皇子胤禵,到底是怎麼的一個人?為什麼有人說他是九子奪嫡中最為陰險的皇子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一看。
  • 老十也屬於「八爺黨」,為何雍正沒有動他,看看他的背景就明白了
    康熙皇帝一共生育了35個皇子,這當中有24個皇子長大成人了,康熙皇帝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們失和,早早就已經定下了太子胤礽,但是這一切的局面並沒有像康熙所期望的那樣發展。在康熙晚年的時候,太子胤礽感受到了強大的危機。在文治方面自己不如三阿哥,武功比不上十四阿哥,八阿哥賢明在外,更是讓他憂慮萬分。種種因素,讓胤礽做出了很多錯事,最終他的太子之位被廢除。
  • 為何有人說雍正逼死了他的生母烏雅氏?是因為十四阿哥的原因嗎?
    對於雍正當時的表現,胤禩、胤禟等八爺黨的人都對雍正頗有好感,認為雍正是個沒有政治野心的哥哥,而且他們本來就想保胤禵繼位,胤禵也是雍正的親弟弟,所以八爺黨在雍正繼位之前都一直沒拿他當政敵看待。
  • 雍正繼位後,為何會造成母子離心離德,生母之死跟雍正有關嗎?
    雍正生母烏雅氏,德妃深得康熙皇帝的喜愛,十幾年間為康熙皇帝生了6個孩子,三男三女,湊成了三個「好」字。其中,德妃的順利長大成人的兒子有兩個,那就是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而雍正生母烏雅氏之死歷來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與雍正和其弟胤禵的矛盾有極大關係,即使不是德妃尋短見,也是因思子心切的舔犢之情,使其心結未開,心力交瘁,抑鬱而終!
  • 十三阿哥胤祥為何從沒被雍正猜忌過?懂分寸,唯一追隨雍正的阿哥
    雍正八年(1730年),康熙的十三阿哥,後來的怡親王胤祥病逝,他的去世讓雍正帝為之悲痛不已,雍正帝下詔「吾弟之子弘曉,著襲封怡親王,世世相承,永遠弗替
  • 康熙九龍奪嫡,十四阿哥為何放棄四阿哥,轉而而支持八阿哥?
    常言道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這句話在康熙的兒子中明顯不適用,其中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胤禛和胤禵就立場鮮明不同陣營交鋒,十四阿哥堅決站隊八阿哥。八阿哥胤禩年紀尚輕,還在上書房當中,宛如孩子王一般,同一眾小兄弟都玩得非常好,許是興趣相投的緣故,性格直爽的胤禵對八阿哥的十分親厚。相比之下,四爺胤禛因為被批評喜怒不定,從此成為見誰都板著臉的「冷麵王」,喜怒不形於色,性格內向的人同性格外向的人素來很難交朋友。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保舉老十四做大將軍王,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那麼,雍正為什麼要舉薦身處「八爺黨」的胤禵擔任「大將軍王」,他又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利益」,在這裡我就來為大家細細道來。這個時候的康熙皇帝已經是對局勢洞若觀火,他非常清楚,十四阿哥胤禵幾乎就是「大將軍王」的唯一人選。當然,胤禵本身就與十三阿哥胤祥一樣文武雙全,並且常年掌管兵部,由他出任「大將軍王」,率領大軍前往平叛本就無可厚非。但在康熙看來,讓冊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的過程,可以讓其實現「一石三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