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姚雯
籤約一群涉世未深的少女寫手創作「耽美」小說(「耽美」一詞最早出現在日本近代文學中,本義為「唯美、浪漫」之意,後成為男同性戀漫畫和小說的代稱。「耽美」小說及漫畫通過網絡流入中國),上傳到網上賺取訪問量,吸引廣告商投放廣告,從中牟利。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王朝舉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日前在該區法院開庭審理,但未當庭宣判。
淫穢色情信息藉助小說等文學形式出現,面對這種「軟色情」,法律上該如何定罪量刑?這些正值花季的少女,為何會迷戀色情小說寫作?
妙齡少女熱衷創作「耽美」小說
今年初,鄭州市公安局網監支隊民警監測眾多網站過程中,發現一家以傳奇、都市、言情類題材小說為主的「耽美」小說網站。該網站短時間內訪問量猛增,最多時一個月的訪問量近百萬次。經過進一步偵查,民警發現在該網站付費的VIP版塊內,刊載著眾多描寫非常露骨的男男同性戀情內容。經過鑑定,這部分內容為淫穢色情信息。
掌握大量證據後,鄭州警方迅速出擊,將「潛伏」在一高校家屬樓裡的網站創辦人王朝舉抓獲,當場收繳電腦、移動硬碟等作案工具,以及網絡授權協議書30份。經鑑定,從王朝舉電腦中提取的1200餘篇色情小說均屬於淫穢作品。更讓民警意外的是,與該網站籤約的作者竟然是一群20歲左右的少女,她們分布在廣州、上海、十堰、寶雞等多個地市,有的開始創作時只有17歲。
為什麼這些女孩熱衷於創作「耽美」小說?隨著多名籤約作者的陸續到案,謎底逐漸揭開。"耽美』小說在網上很流行,開始覺得新奇,就開始關注這類小說,後來萌生了創作的衝動,寫多了就有網站找上門要求籤約,描寫的情節越露骨點擊率越高。」籤約寫手萌萌(化名)說。
也有籤約寫手坦言,創作「耽美」小說並不單單為了報酬,更多的是為了追求個性、實現價值,圓自己的寫作夢。女孩明慧(化名)就是懷揣著這樣的夢想,開始創作生涯的。她對小說中描寫的男男戀情並不感興趣,只不過這類小說目前網上關注度很高,她喜歡小說寫作,夢想當作家,才選擇這類題材練筆。看著自己的作品上傳到網上後被眾多網友閱讀、傳播,又得到了網站方面「幫忙出書」的口頭承諾,明慧覺得很有成就感。
寫作素材從哪裡來?「從網上找。」一位寫手說,網上有很多同類題材的小說,論壇裡也有很多網友的議論,把別處看到的小說情節和網友們七嘴八舌的評論結合起來,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起來,作品就是這樣創作出來的。
據辦案民警說,這些花季寫手在家長、鄰居眼中都是「乖乖女」,也都喜歡寫作,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盲目追趕流行,彰顯自我,不知不覺中觸犯了法律。
淫穢色情信息改頭換面出現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網際網路、移動通訊終端、聲訊臺製作、複製、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以牟利為目的,利用網際網路傳播淫穢電子刊物、圖片200件以上,或者註冊會員達200人以上,以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定罪處罰。
據鄭州市二七區檢察院辦案檢察官劉沛介紹,儘管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關於打擊網絡色情犯罪的若干規定,也組織了若干專項行動,但網絡色情犯罪形勢依然嚴峻。主要原因是,相比印刷製品和音像製品,網絡淫穢色情信息隱蔽性更強,傳播更為迅捷,只需一臺電腦即可上傳、複製、傳播,監管難度很大。
刑法對「淫穢物品」的界定是:具體描繪性行為或者露骨宣揚色情的誨淫性書刊、影片、錄像帶、錄音帶、圖片及其他淫穢物品。但有關人體生理、醫學知識的科學著作不是淫穢物品。包含有色情內容的有藝術價值的文學、藝術作品不視為淫穢物品。「如何認定『具體描繪、露骨宣揚』?如何區分是文學作品、藝術作品還是淫穢物品?實踐中難把握,這增加了打擊色情犯罪的難度。」劉沛分析。
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不少不法犯罪分子越來越注重包裝淫穢色情信息,使其改頭換面,以「軟色情」的形式出現。「比如王朝舉案中,被認定的淫穢色情信息就是藉助小說這種文學表現形式出現,而不是通篇都是色情內容。」劉沛認為,相比那些赤裸裸的非法色情網站或者虛擬色情服務,由合法網站尤其是大型網站提供的「軟色情」內容,是在打法律擦邊球,隱蔽性更強,危害性更大。他建議打擊網絡色情要實行傳播過程中多環節把控,建立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完善細化法律法規,堅持打擊網絡「硬色情」和「軟色情」並重,同時加強預防。
「耽美」小說追求個性忽視法律底線
伴隨著「耽美」小說一起流入國內的,還有一個特定的群體稱謂腐女。在日本,腐女專指對於男男愛情作品情有獨鐘的女性。就職於鄭州一單位的國家一級心理諮詢師彭熠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舶來品,「耽美」小說給人的直觀感受是比較新潮、時尚,再加上創作筆法細膩、唯美,恰恰迎合了涉世未深的女孩追逐自我、彰顯個性的心理,因而備受青睞,以至於個別人在寫作過程中一味追求個性而忽視了法律底線。
在百度腐女吧裡關於腐女年齡段的調查中,參與投票的有2768人,其中年齡在13歲至16歲的腐女多達1221人,佔總人數的44.1%,居首位;17歲至20歲的846人,佔30.6%,居第二位。雖然這種自發性調查不一定科學,但至少說明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越來越多的少女正在悄悄成為腐女,或有腐女化傾向。
「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耽美』小說和腐女的產生、發展有著特定的背景和原因。」彭熠指出,腐女一族喜歡閱讀、寫作「耽美」小說的心理動機非常複雜,有些可能是趕時髦,有些可能是出於對同性戀的好奇,而有些可能是本身情感取向的問題。「但凡事都有限度,一味地沉迷於『耽美』小說,可能導致情感取向偏離,社會交往產生障礙,甚至觸犯法律。」
彭熠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崇尚個性,離經叛道,對性產生好奇,又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取性知識,就會通過網絡、小說等渠道了解,這時家長、社會、學校如不及時加以引導,很容易出問題。因此彭熠呼籲:「相關方面一定要在青少年中加強性教育、普及法律知識。」
正如承辦該案的檢察官所說,作為觸及道德、法律、網絡等多個層面的事件,王朝舉案已不單單是一起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犯罪的普通案件,其背後折射出來的社會問題,更加令人深思。